首页 > 诗词 > 唐代 >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分类标签:抒情思乡

翻译

译文


五柳先生陶渊明本来就是山村田园的隐士,偶然在世俗生活中做客,为官场所羁绊。
秋天来临的时候看见月亮就会更加思乡,倒不如成全了白鹇,打开鸟笼让它回到家乡。

注释


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
五柳先生:晋陶潜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遂自号五柳先生。
白鹇:鸟名,似山鸡而白色,产于我国南方。

参考资料:

1、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第322页 2、徐天闵.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古今诗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第484页

赏析

  前两句以著名的隐士和诗人陶渊明比拟孙明府。陶渊明住宅前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五柳先生。他曾经一度出任彭泽县令,因为不习惯于遵守官场礼节,厌倦世俗礼法,很快就辞官归隐了。这两句表面上是写五柳先生的生平境况,实际上作者却只是灵活地运用了陶渊明这个典故,暗指孙某之出任明府,也不过是偶然的事,终究还是会如陶渊明一样,弃官归隐的。

  第三句写其见月思归,月挂中天,千里可共,故对月而思异地或家乡的月下亲友,乃是人情之常。作者特地用一个“秋”字点明了创作诗篇时的时间,让人立刻就联想到了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中秋节的月亮更是代表着一股特殊的感情。古典文学中,月亮已成为一个传统的意象,象征着亲人团聚,家庭团圆,这种意向所代表的感情,在中秋节尤为突出。在前面读过的许多诗中,已经屡见,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的千古名句,比比皆是,与之相比,这一句乃是平淡无奇的常语,但接以末句,则成为点睛之妙。由于自己思乡,起而开笼放鸟,构思出人意外。这就连平淡无奇的上句也显得非如此写不可了,若不是见月思乡,怎么又能联想到白鹇了,所以说,上句为下句的巧思作下了坚实的铺垫,这一拙一巧,对比鲜明,反差之下,真情流露,更是突出了作者创作的深厚功力。白鹇关在笼中,孤单清冷,作者由自己之思乡,想到白鹇之寂寞。万物皆有归宿,生灵都有真情,既然自己与家人相隔千里,不能团聚,何不成全其他生灵回归故乡呢。这里写孙某对白鹇的同情,为它设身处地着想,事实上却是以物喻人,“放白鹇”这一件小事,却暗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便是作者对孙某的同情,这一层意思从孙某所作的《怀旧山》诗中可知,从作者创作的意图亦可知,这层意思,在此得到了升华。第二层,便是作者对自己的同情,诗人的眼泪,一半为所写的对象而流,另一半则是为自己而流,作者多年羁旅他乡,思乡之情犹盛,作者又何尝不想做一只白鹇,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呢?

雍陶

[唐代]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雍陶的诗文(124篇)

其他诗文

黎惟敬秘书新辟东林社与诸客同过

郭内名山似竺乾,苍松白石傍清泉。林间片地皆成宝,花里诸峰并是莲。

钟梵远分城北寺,袈裟初悟海南禅。何人解注逍遥论,此地招携十八贤。

训世孝弟诗十首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赋耐冻青

耐冻虽微物,严冬不敢侵。蕊嫌宫额浅,色胜羽衣深。

戏点人閒铁,閒铺地上金。腊梅甘丈行,霜菊许朋簪。

风雪窥天巧,泥沙惜陆沈。分无春借力,徒有岁寒心。

采掇香盈把,歔欷泪满襟。移栽损生理,汝勿念知音。

寄归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马过雪街天未曙,
客迷关路泪空频。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 其二

线路萦纡绕乱山,笋舆追逐棘林间。艰难那解苏疲瘵,自笑奔驰未得闲。

云雾敛·匿光辉

匿光辉,认愚卤。兀兀腾腾,闲里寻闲步。垢面蓬头衣褴褛。乞食忘惭,方称烟霞侣。绝骄矜,趣真素。不受人钦,不择贫卑处。认正丹阳师父语。了了惺惺,功满归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