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先秦 > 佚名

国风·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分类标签:诗经怀人

翻译

译文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注释


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
翦:同“剪”,伐,砍伐。
召(shào邵)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茇(bá拔):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败:伐,毁坏。
憩:休息。
拜:拔也,一说屈、折。
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参考资料:

1、方玉润.《诗经原始》:清同治十年刻本,清同治十年:23

赏析

  召公在治西方的时候,治理得当,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了这首诗来纪念他。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体现了人民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对比每章第二句针对甘棠发出的动作:首章曰“勿伐”,伐是齐根砍断;次章曰“勿败”,败是坏其枝叶;末章曰“勿拜”,拜,攀援使弯。《诗经》的重章叠句往往表现为情感上的由浅入深、由轻至重,行为动作上的由简至繁、由小到大,体现的是对主题的逐层深化。但这首《甘棠》一反故常,表现为动作上和行为上的先重后轻。由断到折再到使弯曲,动作愈来愈轻 。它说明了人们对甘棠的珍重态度,伐倒是不行的,折断枝叶也不可,既使是攀援弄弯也是不准的。于是这组动词的妙处和这组叠句的妙处所在即为: 它是用先重后轻的方式传达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基于敬仰、怀念召伯衍生出的对甘棠的情感。

  再看每章末句由召伯做出的行动:首章曰“所茇”,茇是居住的意思,居住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次章曰“所憩”,憩是休息,休息是较短时间内的状态;末章曰“所说”,“说”读为税,税即税驾,停下车子叫税驾,停下车子的时间比休息片刻的时间还要短。由居住到休息再到停车,行为愈来愈简。一位可敬的人居住时间长的地方,那地方就成了他的故居,人们视其为圣地,在那里人们睹物思人,想见其为人,有历史感和真实感。如果这可敬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别说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 ,就是他曾经立足、流连的地方也会神圣起来,同样,这组表示召伯行为的动词也像上组动词一样 ,表现了人们对召伯的无上景仰之情,其实这正是重章叠句的好处。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3-34页

更多

凤翀峰

早起联镳上翠微,瞰虚历级步嵚崎。
昔闻华顶莲生藕,今见南山菊满篱。
纵眼横看天地阔,壮怀唯有鬼神知。
安期引我丹霄路,十里云烟特地披。

杂诗五首 其一

夭夭园中桃,郁郁松上枝。春阳发新荣,贞脆谁能知。

一朝繁霜堕,百卉各已萎。青青乃自保,不为时所移。

向非厄岁寒,何以别奇姿。

春日绝句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巾。
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渠自是行人。

蒋溥进所作塞外杂咏依韵和之 其四 风竿

雨朝风夕自飘摇,谁剪襄云落绛霄。有意恰知马足倦,无言应解客心招。

低翩高飐皆成画,圆碧方红各取标。最是幕中鼾睡遍,一竿月露漾清宵。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
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
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商於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