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元朝

元朝的诗文253/1380页

形式:

猕猴

猕猴本兽属,野性殊不常。
俄然脱秽垢,冠盖儒衣冠。
敛丑著面具,向人舞郭郎。
跳踉媚小儿,寸得梨枣尝。
假彼草木味,换此虮虱肠。
终然匪我类,教养徒自伤。
不如夺衣巾,弃置山野傍。

古从军行七首 其二

义结豪侠场,日趋燕赵风。攻城数掠地,帝赉主将功。

玉带十球马,金镝双解弓。弓马分赐谁,赤脉干绿瞳。

清昼

雀翻翠筱接飞虫,雨定游丝褪落红。渐老心情添懒慢,题诗多在绿阴中。

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朔风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杨花糁。
凭高无以辨青红,四海九州同一览。
枯肠颇怪酒力薄,劲气著人寒惨惨。
痿痹不觉手足强,争战俄惊牙齿喊。
上天下地无痕瑕,万路千岐迷坎坎。
山林随处见梅花,汀渚殊难认芦菼。
东郭先生气宇清,南征老将颜色黪。
蒙鞍谁剥猛虎皮?摘珠竞探骊龙颔。
黄河铁牛僵欲倒,取而啖之吾岂敢?且将清梦托楮生,焉用栖身重毳毯?疏狂夜起不著巾,短发正如童子髻。
开窗忽见四山入,月色烂森银菡萏。
玉台冻结花漏涩,戍鼓转更声沈沈。
此时忽想括苍翁,应是清冰生肺胆。
兴酣直上百尺楼,天上星辰必亲摹。
平女自有澄清志,要使齐民无秽埯。
杀奸除暴尽忠义,坐令豺鳄成韮醢。
夫何混杂草木中?冰团沍合衔凄潜。
不如买却金豪曹,且置蒲萄千百坎。
君歌我和纵高情,痛扫华腴归古淡。
无知笑杀楚三闾,安用离骚寄悲感?

湖上晚步

画桡归去歇笙箫,水影山光共寂寥。一叟相逢双鬓雪,向人犹自话前朝。

读陈去非集

简斋吟集是吾师,句法能参杜拾遗。
宇宙无人同叫啸,公卿自古叹流离。
穷途劫劫谁怜汝,遗恨茫茫不在诗。
莫道墨梅曾遇主,黄花一绝更堪悲。

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潮汐东来势蹴天,一堤横捍万家全。陵迁谷变人谁在?海晏河清事独贤。

晓日山川神禹迹,秋风禾黍有虞田。河渠他日书成绩,应并宣房与代传。

感怀 其三

玄圃有丹木,八干何亭亭。光同白玉润,液比碧瑶清。

不知何年代,产此至阳精。仙经所尝言,服之可千龄。

吾将具舟楫,涉海掇其英。

题梅次韵

孤根自是不凡材,却傍山村野水开。历尽岁寒冰雪苦,百花头上领春来。

静安八咏录五 其六 芦子渡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闻秋蛩有感

秋蛩集草树,凄然亦何繁。行子在远道,岂不思故园。

禾稻上邱垄,鸟雀知欣喧。田园可终老,轩冕何足言。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

天地干戈阻,门生合会丧。
谓传和相钵,有靦陆公庄。
衰钝辜陶冶,危疑去庙廊。
空怀精卫意,无奈海茫茫。

次韵赵祭酒城东宴集四首 其二

童子将车候辟雍,先生载酒出城东。丝丝细雨春云薄,却恨罗衫怯晓风。

鹊桥仙

金銮视草。蒲轮应召。客路人情殊好。岂知野鹿饰金镳。

志却在、长年丰草。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其六

晨征听晓鸿,鸿飞何处所。随阳弱水岸,违寒长沙渚。

冥冥忆霜群,邕邕叫云侣。固将联匹俦,岂惟念羁旅。

视夜已昭晰,度声尚悽楚。以之频感触,将何慰艰阻。

帛书望不来,谁知我心苦。

如梦令

满眼青山如画。说甚玉堂金马。头戴鹿皮冠,穿个布袍冬夏。

都罢。都罢。心上了无牵挂。

北村吴园雨中赏牡丹主人留饮

不谓村园见此花,娇红数朵眩晴霞。
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
略具杯盘供笋蕨,已拚杖屦污泥沙。
莫愁乳鹿衔春去,自有蓬蒿尽力遮。

【越调】天净沙_咏秃笠儿深

咏秃

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四月二十二日别江州谢送者

出城烦送客,童稚亦相随。
貌比初来老,行因共语迟。
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欲识阳关曲,唯须诵此诗。

行香子·不爱娇奢

不爱娇奢。不喜繁华。身穿着、百衲袈裟。行中乞化,坐演三车。却怕人知,怕人问,怕人夸。雪竹交加。玉树槎牙。一枝开、五叶梅花。东村檀越,西市恩家。但去时斋,闲时讲,坐时茶。

龟毛庐

倦游去朝市,委怀在田园。
既悟执戟疲,益知荷筿贤。
夙晨饭牛出,夕曛负耒还。
春作固云力,秋敛未盈廛。
求赢岂其愿,拙业乃所安。
不见龟上毛,成毡亦良难。

宿吕梁寄子素府教

舟泊吕梁下,心驰天地间。澹烟新店舍,斜月旧河山。

苦债无终极,衰年度险艰。梦中孙与子,相戒制斑斓。

春草池绿波亭

风漪结兰汜,澄绿汎沄沄。似将杨柳丝,织成縠纱纹。

浮影动疏箔,新晴霭微云。春草夜来长,萋萋绵夕曛。

谢公久不作,寄怀良以勤。孰知后来者,亦足与斯文。

寄宋纪善三首 其二

幽兰在空谷,无人知其芳。天风一披拂,置之君子堂。

擢颖萧艾间,锐叶何辉光。盈盈汉皋女,拾翠江之傍。

所思隔远道,欲寄双明珰。明珰不可寄,展转郁中肠。

送石仁卿南康知事

嗟我与君相会少,半生识面不知心。如今握手俱头白,避暑携书共竹阴。

长为人材论弃置,肯从幕府坐侵寻。重闻台省须佳士,且寄匡山大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