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元朝 > 刘因

白沟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分类标签:兴衰历史感慨

翻译

译文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注释


白沟:指今河北容城东面的白沟河。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
宝符藏山:“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攻:研究,借鉴。
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
空歌海内风: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空:徒然。
赵普:北宋大臣,官至宰相。
元:同“原”,根本。
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
宣和: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

参考资料:

1、张国动主编;张国动,闫立君,开芳,张圣洁选注;张圣洁统稿,.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第320-321页 2、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766-767页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并未见诸行动,而予孙又不能继承伐燕的遗志,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颔联沉痛指出严重后果,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空有统一之名,而无统一之实。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又订出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所谓澶渊和约就遗笑百年。

  尾联议论作结。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由自沟推至江淮。产生这一局面,仅责怪徽宗,有欠公允。造成北宋覆灭之祸,未能实现统一,其直接原因是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

  诗人激于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政策。

  全诗“以议论入诗”,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运用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不说北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蜕“幽燕不照中天月”。不说界河南移,而说“白沟移向江淮去”。诗中运用两个典故,自然贴切;而且由虚转实,引史论今。对北宋之亡不单是进行客观的剖析,而且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诗人对北宋的屈辱求和,给予严正的批判,其中饱含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参考资料:

1、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766-767页

刘因

[元朝]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刘因的诗文(160篇)

其他诗文

送僧之灵夏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
蕃近风多勃,河浑碛半淹。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吴傅朋郎中书来尝得李伯时所画震旦第一祖西

其来何求,其去无得。
寂漠度岭兮万里独行,清白传家兮九年一默。
针芥投而妙不可名,毫厘差而敝不可塞。
知过而改,知难而退。
谁去谁来,自买自卖。
当面讳却兮满眼乌华,望涯赞之兮隔身鲸海。

赠画师春山

人在春山紫翠间,旅途今日忽相看。潮生远浦孤帆小,雨过苍崖古木寒。

笔底云烟长满屋,壶中风物共凭栏。江湖何日重相会,惆怅樽前别更难。

自县圃行梅化因成五绝

春风欲转非容易,选取一枝作先使。
试看欲发未发时,似与东君早转车。

西胶山下雪晴

一夜雪深二尺强,石人堕指冰蚕僵。犹喜金乌两翅冻不折,天明飞出海上之扶桑。

老夫晨起胶山下,风景看来浑似画。连山万顷玉为田,隔水数家银作舍。

田中筑城团义兵,日高未饭饥肠鸣。黄泥冻地硬如铁,白柄短锄铿有声。

不辞受寒饿,但恐亏工程。将军踏雪来点名,万夫鹄立颤且惊。

马前壮士五色□,棒头性命鹅毛轻。余生悔不习兵法,雪夜擒吴书奏捷。

客阎抱膝漫悲歌,奈尔义兵寒若何。

中秋对月

露洗风吹未遽央,登山临水总心降。
明年此夕知何处,自古中秋不可双。
尚倚人琴温似玉,更能诗酒浩如江。
披襟拄颊浑无寐,斗转参移莫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