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元朝 > 倪瓒

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分类标签:抒情爱国忧国

注释

译文


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只有所南忠心仍不改,用泪泉磨墨抒发爱国情操。

注释


郑所南:南宋遗民,画家,他的诗画多表现对故国怀念之情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兰蕙:兰草、蕙草。 茅:茅草。
南国: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气已消:万物生气已经消失。这里比喻遗民的复国之志已经消失。
所南心不改:郑所南的复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泪泉:泪水。
离骚: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篇。

参考资料:

1、蒋学浚.历代爱国诗词鉴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186 2、万明华.爱国古诗百首译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4

赏析

  诗一开始就对郑所南所画的兰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郑所南所画的兰加以改造后而抒发的。郑所南画的是不着土地的兰花。而作者想象这画中的兰花,在肃杀的秋风里已变成了茅草。这里作者用了屈原《离骚》中“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诗意,以此手法,表明宋亡之后,不仅国土惨遭蒙古族统治者的蹂躏,而且许多人有的受到摧残,有的变节,有的抗元复国的意志消磨殆尽。而且是整个“南国”一片凄凉,毫无复国的生气了。这两句写出南宋灭亡之后,在蒙古族残酷统治下,抗元复国的斗争已逐渐消沉的情状。

  后面两句转而赞扬郑所南。说只有郑所南忠于南宋之心依然坚定不移,他用自己的泪水和着墨水画兰,以绘画的方式写出又一部《离骚》。从而表现了郑所南坚贞的民族节操和坚定的爱国信念。作者赞扬郑所南,实际也表达了自己绝不屈服于任何暴力的民族气节。

  全诗用反衬手法。前两句用比的手法表现在蒙元残酷统治下人们抗元复国斗争日益消沉的景象,后两句写郑所南坚贞之节依然不变,以前面两句反衬后面两句,见出所南坚贞之志和爱国精神的可贵。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

1、潘人和.儒道释诗汇赏 儒诗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223-224

倪瓒

[元朝]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倪瓒的诗文(204篇)

猜你喜欢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十八

瓯脱宵寒忽异常,行辕门外橐它僵。堂期纵过天中节,明日仍冠骨种羊。

红毛毡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渔家傲•春夜

窈窕红云明昼阁。绣帘不动金铃索。欲雨春檠花自落。

东风恶。峭寒今夕谁先觉。

午睡觉回文一首

明窗一枕午涛舂,适意閒来睡眼慵。清瀹茗芽春焙细,便床筠簟夏敷重。

城高过雨闻疏点,野阔垂云接远峰。行径绕池秋向晓,鸣蝉几树绿阴浓。

浣溪沙 其四 闺意

簧暖笙寒调不成。绣鸳鸯底锦衾明。一番花信百愁生。

命邹一桂为设色古干梅辄叠前韵

绘事设色久不为,祗以节末非根底。结习其如未尽忘,时复淡墨写生蕊。

盆中古干识春工,不作寻常百珠累。暗香疏朵五六丁,叫绝梅花赖有此。

常见南极老人图,鲐背睟面如童子。我会其意不能工,北门学士其咨尔。

粉本略具试设色,发墨更喜宣德纸。西清渲染不多时,已为华光传妙理。

富丽何须百首诗,诡奇似阅千年史。桃夭杏艳诚彼哉,汉柏唐槐视此矣。

歌成大笑谓小山,无乃尔为太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