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元朝 > 赵善庆

水仙子·渡瓜洲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注释

译文


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注释


瓜洲:在江苏邗江县南之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隔岸相对,为著名的古渡口。
蓼:植物名,生水边,开鞭穗状小花。
南徐: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
西津渡:一名金陵渡,在镇江城西蒜山下的长江边。
北固:山名,在镇江市内长江岸上,为著名的古要塞与名胜地。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水仙子·渡瓜洲

赏析

  长江素称天堑,横渡决无今日交通之便捷。所以古人渡江之时,无不心潮澎湃,产生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愁情。作者此时是从北岸的瓜洲渡往对岸,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该篇同同类作品渡江伊始即心绪联翩的通常作法不同,它选择表现的区段是“近岸”与“上岸”的部分。起首三句鼎足对,分写了洲渚、江滩、堤岸,虽也是由远及近,却已是渡行的结束,且所着笔描绘的,是举目所见的由植物所呈现的萧瑟秋景。这就使该曲有别于以表现大江江面为主的渡江之作,不以雄奇险豪为目的,而更多了一种冷落衰凉的旅愁情味。

  “堤柳绿减长条瘦”,是“渚莲”、“风蓼”萧索风景的延伸,也是此时距诗人最近的感受对象。作者遂以此为过渡,生发出离情别意的感慨。“今古悠悠”是从时间着笔,而继后的三处镇江地名则从空间入手,两相综合,便将别离之恨从秋景的细部拓展弥漫开来,有一种触目皆愁、挥之不去的意味。行程已经结束,而“别离情”却紧萦心头,这就写出了“渡瓜洲”的心绪。可见起首三句的景语,虽然局面不大,却有赋中见兴的效果。赵善庆所作散曲多为写景小令,而其笔下景语多近寒瘦,有孟郊、贾岛的风格。这在元散曲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种特色。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水仙子·渡瓜洲

赵善庆

[元朝]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赵善庆的诗文(24篇)

猜你喜欢

送子都兄赴建康粮料三首

霸业衣冠事莫论,秦淮潮汐自潺湲。
新诗必有江山助,故国应无乔木存。
宅施鸡园钟阜远,塔藏鸟爪道林尊。
登临怀古情何限,想对三茅忆弟昆。

游天庆观登众妙堂兴叹堂有玄元像奇古而苏公小大二碑及居士泉皆废盖戎卒居之

琳宫宅兜牟,亵污众妙门。试窥捣衣砧,上有眉山文。

上堂罗儿妇,下堂饲鸡豚。塑像古且奇,稽首玄元君。

端居燕穆清,谁使居人群。亦有居士泉,澄源为之昏。

那无一寸胶,可洗千丈浑。

同陈虚中洪驹父登拟岘台观水涨

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

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碧,浊浪奔蛟龙。

橹摇扁舟下,袖手閒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

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

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

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渡浔阳江

抖擞衣襟马上尘,浔阳相见若为宾。江明楼堞无兵革,山落村墟少逸沦。

晓日凉风青雀舫,郡曹小吏绿杨津。沙鸥欲下翩还起,惊怪相须似故人。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厌看冯翊风沙久,
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宫词八首 其七

排当初开喜雪筵,近臣表贺玉墀前。君王最念三边冷,赏赐全支内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