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元朝 > 朱庭玉

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分类标签:秋天写景悲秋

注释

译文


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诗句。

注释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
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参考资料:

1、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第229页

赏析

  一提到“秋”,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马致远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诸多关于“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别出机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这首《天净沙·秋》。

  此小令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全篇用典构思别出机杼,结尾处用典,所表达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开头便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庭院前尽是飘落在地的梧桐叶,水边的荷花也早已凋零。“尽”“彻”二字是起首两句的关键所在,突出秋天树枝萧瑟,水面凋敝的惨淡景色,这与作者脑海中秋天来临前的荷花盛开、绿叶环绕的繁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两句对仗描写,写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发出悲秋的情感。他四处寻觅,徘徊不定,目之所及皆为一片衰败的景象,内心不由产生无可奈何的悲痛。

  “解与诗人意同”,与前两句的伤感基调不同。这一句提到景色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愿衰败。通过前后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反衬出作者此时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

  前面三句的基调都略为沉重,接下来的四、五句则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这两句与上句的“意同”一样,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霜叶以生命。在作者看来,流连在他身上的霜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飞来就我题红”化用典故,写出作者在这萧瑟秋景中所体现出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辞”一“就”,使全曲的基调为之改变,与唐代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为“同调”。

  小令结尾处不同于常人悲秋伤感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同时词句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参考资料:

1、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29页

朱庭玉

[元朝]
朱庭玉( “庭”或作“廷”) ,生平、里籍均不详。朱庭玉的诗文(11篇)

更多

念奴娇(初见海棠花)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欲语远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

剑化为龙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寓陈杂诗十首 其九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赠马鹤沙竹拄杖二首 其二

淇竹遗君五尺强,莹然员泽更贞良。古藜曾记来天禄,灵寿无誇出建章。

叩胫独昭千古训,挂钱何用一生狂。葛陂故事将无有,鬐鬣依然合慎防。

山水屏

吾家古屏来江南,白昼水墨渍烟岚。我行北方未尝见,众道巫峡仍湘潭。

山头老树长参天,水上衰公撑钓船。青蓑拥身稚子眠,得鱼不卖心悠然。

久嫌时世趣向狭,颇思种药依林泉。桃源仙家不可到,但愿屏上山水置眼前。

楚妃叹

袅袅葛盈谷,芊芊草满陂。君王与虞丘,云梦射熊罴。

樊姬共九女,深宫治绤絺。絺绤妾当服,熊罴妾不食。

男儿志四方,君王事万国。缝裳亦妾职,逐禽非君力。

仓皇草树间,恒使予心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