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陈恭

[宋代]
陈恭,字谦光,号卑山。官至宝章阁待制(《甬上宋元诗略》卷八)。今录诗三首。 陈恭的诗文(3篇)

王说

[宋代]
(1010—1085)宋明州鄞县人,字应求,号桃源。受学从父王致。教授乡里三十余年。神宗熙宁九年以特恩补将仕郎,为州长史。无田以食,无桑麻以衣,怡然自得。卒,敕建桃源书院。子孙世其学。有《五经发源》。 王说的诗文(3篇)

许元佑

[宋代]
许元祐,生平不详。《淳祐临安志》卷二九录其《风水洞》诗,在张先、范仲淹后,或亦为仁宗时人。现暂列于此,俟考。许元祐,《淳祐临安志》作许元裕。 许元佑的诗文(1篇)

杨济

[宋代]
杨济,字济道,晋源(今四川崇州)人,一作遂宁(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除秘书郎兼日历所编类圣政检讨官。六年,进著作佐郎。嘉泰元年(一二○一),出知果州。终潼川路转运判官。有《钝斋集》,已佚。事见《鹤山集》卷五三《杨济道钝斋集序》、《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杨济的诗文(3篇)

吴浚

[宋代]
吴浚(?~一二七七),字允文,旴江(今江西南城)人。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以同都督出镇江西时,浚为其军参赞。次年于汀州降元,未几奉元军命至漳州劝降天祥,被缢杀(《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有《吴允文集》一卷。今录诗三十三首。 吴浚的诗文(17篇)

高之美

[宋代]
高之美,曾知仙溪县(《仙溪志》卷四)。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为行在杂买务杂卖场提輨官,寻致仕。 高之美的诗文(1篇)

刘子荐

[宋代]
(?—1276)宋吉州安福人,字贡伯。以父任为湘乡尉,擒盗有功,调抚州司录。历知融州,以廉静著闻。为广西经略司檄为参议官。恭帝德祐二年,元兵至,率兵拒守不支,自尽。 刘子荐的诗文(3篇)

郑蔼

[宋代]
郑蔼,字吉夫,贵溪(今属江西)人。天祐子。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官通判重庆府(清乾隆《贵溪县志》卷七)。 郑蔼的诗文(1篇)

王辅世

[宋代]
王辅世,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知乐平县。事见清道光《乐平县志》卷六。今录诗六首。 王辅世的诗文(3篇)

何承矩

[宋代]
(946—1006)宋河南人,字正则。何继筠子。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监泉州兵,以功迁闲厩使。上书陈为政害民者数十事,悉被容纳。历知河南府、潭州。淳化中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发诸州镇兵垦数百里稻田。知沧、雄、澶州,累迁正任团练使、缘边安抚使。习谙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官终齐州团练使。 何承矩的诗文(1篇)

任尽言

[宋代]
任尽言,生卒年不详,字元受,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徙居华亭。任象先子。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进士及第。二十七年,为婺州教授。居下僚,论事慷慨。三十年,由平江通判迁京西南路转运判官。孝宗隆兴元年(1163)权发遣赣州,移知镇江府。有《小丑集》已佚。事见《宋元学案》卷九九。 任尽言的诗文(1篇)

霍交

[宋代]
霍交,曾为两浙转运判官,与赵抃同时(《清献集》卷三《招运判霍交回辕》、《题运判霍交瞻岷阁》诗)。 霍交的诗文(1篇)

潜放

[宋代]
潜放,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为吉州司户参军(《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卷六)。今录诗八首。 潜放的诗文(9篇)

谢公定

[宋代]
谢公定,事迹不祥,与李廌、赵德麟、潘仲宝同时(《济南集》卷二)。 谢公定的诗文(2篇)

蔡逸

[宋代]
蔡逸,理定景定间为内江尉。事见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一、一二。今录诗二首。 蔡逸的诗文(2篇)

徐宝之

[宋代]
徐宝之,字鼎夫,号西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预解试(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十二首。 徐宝之的诗文(20篇)

杨献民

[宋代]
杨献民,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尝官太常博士。事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七。 杨献民的诗文(1篇)

陈德明

[宋代]
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今属福建)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陈德明的诗文(1篇)

周辉

[宋代]
(1126—?)名或作辉。宋泰州海陵人,侨寓钱塘,字昭礼。周邦子。嗜学工文,隐居不仕,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藏书万卷,父子自相师友。孝宗淳熙三年,曾随信使至金国。有《清波杂志》、《北辕录》。 周辉的诗文(2篇)

曹组

[宋代]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曹组的诗文(52篇)

释昙华

[宋代]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昙华的诗文(144篇)

平天祐

[宋代]
平天祐,字允吉,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士。事见清嘉庆《江宁府志》卷二九、《金陵诗徵》卷八。 平天祐的诗文(1篇)

杨万毕

[宋代]
杨万毕,字通一,淇川(今河南淇县)人。事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 杨万毕的诗文(1篇)

程嘉量

[宋代]
程嘉量,休宁(今安徽)人。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进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 程嘉量的诗文(1篇)

朱粹

[宋代]
朱粹,徽宗政和中为丰城令(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七)。 朱粹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