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林俛

[宋代]
林俛,莆田(今属福建)从事。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神宗元丰初知惠州(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一二、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又尝知连州(清同治《连州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林俛的诗文(2篇)

刘矩

[宋代]
刘矩,字仲则,莆田(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知嵊县,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通判漳州(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九)。嘉定元年(一二○八),召除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二年,迁左司谏。六年,出为江淮制置使。八年,权工部尚书兼实录院同修撰,寻致仕。卒谥文肃。有《刘尚书集》,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刘矩的诗文(1篇)

王傅

[宋代]
王傅,字岩起,蓬莱(今属山东)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四)。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福建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毗陵集》卷三《荐本路人材札子》)。历知无锡等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二十六年,通判临安府,寻迁广南路提举市舶。二十九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八三)。三十年,知建州。三十一年,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王傅的诗文(1篇)

黄葊

[宋代]
黄庵,字云夫。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曾游宝方山(清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八二《宋宝方山诗刻》)。今录诗二首。 黄葊的诗文(2篇)

王尚恭

[宋代]
王尚恭(一○○七~一○八四),字安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庆成军、袁州判官,以著作佐郎知陕州芮城、缑氏等县。官至朝议大夫。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八。事见《范忠宣公集》卷一四《王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王尚恭的诗文(2篇)

郑康佐

[宋代]
郑康佐,英德(今属广东)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三)。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以左朝奉郎权发遣惠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与唐庚友善。事见宋唐庚《眉山诗集·原序》。今录诗十一首。 郑康佐的诗文(4篇)

李清叟

[宋代]
李清叟,缙云(今属浙江)人(《剡录》卷八)。 李清叟的诗文(1篇)

黎善夫

[宋代]
黎善夫,名不详。与赵必 黎善夫的诗文(2篇)

张震龙

[宋代]
张震龙,字古翁,生平不详。有挽赵必 张震龙的诗文(1篇)

曹绛

[宋代]
池州贵池人,字元象。擢进士第。与刘焘、崔执柔、刘正夫在太学号四杰,秦观赞其诗风如杜甫。有《秋波集》。 曹绛的诗文(1篇)

王子韶

[宋代]
太原人,字圣美。未冠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为监察御史里行。三年,以疏奏与面奏事反复不一,贬知上元县,累迁提举两浙常平。元丰二年,入为集贤校理,参与修定《说文》。哲宗元祐七年,历秘书少监,迎伴辽使。以御下苛刻,为军吏刃伤,出知济州。绍圣二年,复入进秘书监。三年,知明州。时人以其善交结要人子弟,称为“衙内钻”。 王子韶的诗文(1篇)

丁仿

[宋代]
丁仿,曾官新城簿(民国《新登县志》卷七)。 丁仿的诗文(1篇)

释戒修

[宋代]
释戒修,住成都府信相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牧庵法忠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戒修的诗文(1篇)

沈作喆

[宋代]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文献通考作仲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年进士。淳熙间,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因诗忤漕帅魏道弼被劾,夺三官。不得志以卒。作喆所著有寓山集三十卷,《文献通考》寓简十卷,《四库总目》考证有特识。 沈作喆的诗文(2篇)

王洙

[宋代]
(997—1057)应天宋城人,字原叔,一说字尚汶。仁宗天圣间进士。累迁史馆检讨、知制诰、翰林学士。出知濠、襄、徐、亳等州。广览博学,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之学无所不通。曾校定《史记》、《汉书》,预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集韵》;受命撰《大飨明堂记》,参与制定礼仪、雅乐制度。有《易传》、《王氏谈录》。 王洙的诗文(5篇)

雍大椿

[宋代]
雍大椿,字千秋,阆中(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有题阆中东岩寺诗。事见《金石苑》册四。 雍大椿的诗文(1篇)

周锷

[宋代]
明州鄞县人,字廉彦。周师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调桐城县尉,辞不赴,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悉著论其本旨。游颍昌府,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皆见器重。后知南雄州,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退休于家,学者称为鄞江先生。有文集。 周锷的诗文(13篇)

欧良

[宋代]
欧良,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欧良的诗文(2篇)

方万里

[宋代]
方万里,字子万,一作鹏飞,号蕙岩(《诗苑众芳》),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家于吴。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一年,为江阴军教授(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知江阴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方万里的诗文(2篇)

范某

[宋代]
范某,失名。高宗建炎初曾避乱昆山东冈。事见《中吴纪闻》卷四。 范某的诗文(3篇)

冯浩

[宋代]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今录诗三首。 冯浩的诗文(5篇)

夏噩

[宋代]
夏噩,字公酉(《苏轼诗集》卷二四《王中甫哀辞叙》),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初为州观察推官。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登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光禄寺丞。六年,于知长洲县任时坐私贷民钱勒停。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至元丰七年(一○八四)间卒(《王中甫哀辞叙》)。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六、一九四。 夏噩的诗文(1篇)

陈邕

[宋代]
陈邕,安和父,衡山(今属湖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校书郎,添差通判江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九。今录诗三首。 陈邕的诗文(3篇)

魏嗣孙

[宋代]
魏嗣孙,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一)。 魏嗣孙的诗文(2篇)

苏为

[宋代]
苏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为都官员外郎、知湖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徙知郡武军(《八闽通志》卷三九)。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以职方郎中知宣州(《宣城右集》卷七《绮霞阁诗碑序》)。今录诗九首。 苏为的诗文(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