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网
首页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作者大全
诗词
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首页
> 宋代
宋代诗人大全(6753人)
196/271页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合称:
唐宋八大家
初唐四杰
南宋四大家
建安七子
大李杜
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竹林七贤
酒中八仙
苏门四学士
吴中四士
大历十才子
张宗旦
[
宋代
]
张宗旦(?~一○八四),字公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官扬州都巡检使、左藏库副使。神宗元丰七年卒。事见《清江三孔集》卷一四《张公美偈言记》。
►
张宗旦的诗文
(1篇)
张幼谦
[
宋代
]
张幼谦,浙东人。与邻女罗惜同生于理宗端平间。稍长,两人相恋,多有诗词赠答。后因家贫,女另适富室辛氏,告官后才结为夫妇。明年幼谦登进士第,仕至通判。事见《彤管遗编续集》卷一七。
►
张幼谦的诗文
(5篇)
袁正真
[
宋代
]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宋旧宫人诗词》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
袁正真的诗文
(1篇)
郭载
[
宋代
]
(955—994)宋开封浚仪人,字咸熙,一字厚之。以荫补右班殿直,累迁供奉官、阁门祗候。太宗雍熙初,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四年,加崇仪副使。端拱二年,擢引进副使、知天雄军。入同勾当三班,出知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前此巡边者多领都府兵骑以威戎人,所至颇烦苦之,载至悉减去,戎人感悦。淳化五年改知成都,随招安使王继恩镇压李顺起义。寻卒。
►
郭载的诗文
(1篇)
刘师道
[
宋代
]
(961—1014)开封东明人,字损之,一字宗圣。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知彭州。真宗时累官枢密直学士。敏于吏事,所至有声。工诗,多与杨亿等人唱和。
►
刘师道的诗文
(8篇)
路坦
[
宋代
]
路坦,尝知馀杭县,后为大理评事,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因前作诗赠押司录事坐谪。
►
路坦的诗文
(1篇)
周彦质
[
宋代
]
周彦质诗,以宋刻《四家宫词》(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一卷。
►
周彦质的诗文
(4篇)
孙懋
[
宋代
]
孙懋,字季敏,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知崇仁县。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六之三。今录诗二首。
►
孙懋的诗文
(2篇)
马先觉
[
宋代
]
平江昆山人,字少伊,号得闲居士。孝宗乾道初进士。累官工部架阁。工诗。有《惭笔集》。
►
马先觉的诗文
(9篇)
太史章
[
宋代
]
太史章,德清(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四八)。元符二年(一○九九)知天台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今录诗五首。
►
太史章的诗文
(6篇)
袁陟
[
宋代
]
洪州南昌人,字世弼,号遁翁。袁抗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当涂县令、太常博士,官终殿中丞。卒年三十四。刻苦好学,善为诗。有《遁翁集》。
►
袁陟的诗文
(16篇)
鲍承议
[
宋代
]
鲍粹,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哲宗元祐间知潮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五。
►
鲍承议的诗文
(1篇)
毛国华
[
宋代
]
毛国华,字君实,衢州(今属浙江)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神宗熙宁间为于潜令。苏轼倅杭时曾相过从。
►
毛国华的诗文
(1篇)
释岩
[
宋代
]
释守恩,俗姓丘,住福州地藏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五首。
►
释岩的诗文
(2篇)
陆焕
[
宋代
]
陆焕,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事见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九四。
►
陆焕的诗文
(1篇)
方资
[
宋代
]
方资(1029—1099),宋朝词人。出生于浙东。生子方勺、方陶。方勺写作了笔记小说《泊宅编》。致仕以后,绍圣五年(1098),其子方勺将其接到杭州一起居住,第二年,方资去世。
►
方资的诗文
(1篇)
刘启之
[
宋代
]
刘启之,曾为张矩(芸窗)门客。事见《山房随笔》卷一。
►
刘启之的诗文
(1篇)
余干
[
宋代
]
余干,字樗年(《同文馆唱和诗》卷一○晁补之《次韵樗年见贻》),毗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哲宗元祐初与邓忠臣等同为考试官。今录诗十三首。
►
余干的诗文
(12篇)
周震
[
宋代
]
周震,字来叔,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惠安县(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一)。宁宗庆元间知建宁府(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开禧元年(一二○五)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二年,迁大宗正丞。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
周震的诗文
(1篇)
王庭
[
宋代
]
王庭(1079~1171)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民瞻。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为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丞。弃官隐居卢溪(今属湖南),自号卢溪真逸。绍兴十九年(1149)因诗得祸,被贬。二十五年秦桧死,不久得归。他同情农民,在《寅陂行》中,率直地把老农的话记下来,揭露朝廷兴修农田水利乃“虚名”。他久居农村,有不少清新的作品。不过也有一些诗作模仿黄庭坚格调,承袭他的诗句,缺乏创造。他的文和词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
王庭的诗文
(18篇)
释良雅
[
宋代
]
释良雅,青原下八世,洞山初禅师法嗣。住潭州(今湖南长沙)福严寺。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
►
释良雅的诗文
(1篇)
史昌卿
[
宋代
]
史昌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八○)。
►
史昌卿的诗文
(1篇)
沈佺
[
宋代
]
沈佺,与张玉娘为中表亲,曾定婚约。未婚,感寒疾卒,年二十二。事见明王诏《张玉娘传》。
►
沈佺的诗文
(1篇)
姚孝锡
[
宋代
]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
►
姚孝锡的诗文
(50篇)
杜符卿
[
宋代
]
杜符卿,英宗治平间以驾部员外郎知滁州(明万历《滁阳志》卷一○)。神宗熙宁间知抚州(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二)。
►
杜符卿的诗文
(1篇)
首页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下一页
作者
李白
陆游
刘克庄
杨万里
赵蕃
弘历
苏轼
梅尧臣
方回
白居易
王世贞
黄庭坚
陈造
范成大
张耒
屈大均
苏辙
王安石
欧大任
胡应麟
佚名
项安世
邵雍
宋祁
司马光
姚燮
陈著
方岳
曹勋
楼钥
杜甫
魏了翁
吴芾
陈维崧
佚名
白玉蟾
王之道
韩淲
洪咨夔
欧阳修
张镃
程敏政
刘崧
周紫芝
程公许
戴复古
刘基
王十朋
曾丰
韩维
王炎
佚名
文天祥
邓云霄
周必大
贺铸
喻良能
李纲
文同
宋庠
马钰
晁说之
李曾伯
李东阳
胡奎
李弥逊
释文珦
舒岳祥
强至
晁补之
高启
释印肃
陈普
辛弃疾
姜特立
杨维桢
李梦阳
王洋
齐己
陆文圭
刘禹锡
顾璘
岳珂
陈宓
杨慎
陈师道
韩元吉
刘敞
郭之奇
虞俦
朱熹
孙应时
杨士奇
袁宏道
仇远
释德洪
郭印
郭祥正
邵宝
王冕
诗词类型
哀愁
哀悼
哀歌
哀伤
哀思
哀叹
哀痛
哀怨
爱国
爱民
爱慕
爱情
爱人
安慰
懊悔
白菊
百姓
傍晚
胞弟
抱负
杯古
悲愁
悲怆
悲愤
悲歌
悲观
悲剧
悲苦
悲凉
悲切
悲秋
悲伤
悲叹
悲痛
悲惋
悲壮
碑记
碑文
奔放
比喻
避讳
边将
边疆
边塞
贬谪
变化
表演
别愁
别离
别情
不满
不舍
才女
采莲
残春
策论
策略
茶叶
禅意
禅隐
猖狂
怅然
怅惘
唱歌
唱和
嘲讽
诚信
乘船
池塘
憧憬
惆怅
酬答
酬和
酬赠
愁病
愁恨
愁苦
愁闷
愁情
愁思
愁绪
愁怨
出游
出征
初夏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文
除夕
楚辞
触景感怀
触景伤情
触景生情
传记
传说
船夫
垂钓
垂柳
春残
春愁
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