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吴机

[宋代]
吴机,字子发,天台(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间以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兼知真州。事见明隆庆《仪真县志》卷五、一四。今录诗九首。 吴机的诗文(10篇)

高遁翁

[宋代]
高遁翁,失其名。清康熙时高士奇辑高翥《菊涧集》,附其诗入集中(《菊涧集》高士奇序)。今录诗七首。 高遁翁的诗文(7篇)

宋煜

[宋代]
兴化军莆田人,字伯华。宋棐子。孝宗淳熙间,知循州,令民耕种旷土,蠲租六年,遂成沃壤。改知宾州,寻徙惠州,减重额,刷逋户,划虚籍,颇多善政。 宋煜的诗文(8篇)

王赏

[宋代]
王赏,字望之,南宋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生卒年不详,史学家王称之父,曾任实录修撰官。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二——十三年间(1142-1143),官任实录修撰,为人刚正不阿,实话实说,如实记载,绝不违心褒贬。他喜爱历史,对北宋历史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及长编草稿的工作,准备撰写北宋历史。他死后,他的儿子王称对北宋的历史也十分感兴趣,遂子继父志,致力于史学。王称搜集北宋9朝的事迹,加以整理、排比,编辑成130卷的《东都事略》。 王赏的诗文(1篇)

杨颖士

[宋代]
杨颖士,号兰坡。与俞文豹同时。 杨颖士的诗文(2篇)

李萼

[宋代]
李萼,桐江(今浙江桐庐)人。月泉吟社第三十九名,署名樵逸山人。事见《月泉吟社诗》。 李萼的诗文(1篇)

杜敏求

[宋代]
(1039—1101)宋眉州青神人,字趣翁,一字拙翁。七岁能诗,有“农夫苦相问,燮理是何人”之句。仁宗嘉祐六年进士。授简州司理参军。历知什邡县,除成都府教授、太学博士,官终潼州府路提点刑狱。有文集。 杜敏求的诗文(15篇)

释法全

[宋代]
释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号无庵,俗姓陈,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先从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说法于宜黄之台山,移白杨西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岩寺,后主湖州道场。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释法全的诗文(27篇)

厉元吉

[宋代]
绍兴馀姚人,字无咎,号半村。度宗咸淳七年进士。为乌程尉。恭帝德祐末归隐从山。元世祖时,访求前宋故臣,遂遁迹湖海。有《半村集》。 厉元吉的诗文(2篇)

赵承禧

[宋代]
赵承禧,曾官御史(影印《诗渊》册三页二○八二)。 赵承禧的诗文(1篇)

严中和

[宋代]
严中和,号月涧。约与周密同时。事见《浩然斋雅谈》卷中。今录诗四首。 严中和的诗文(10篇)

李道

[宋代]
宋相州人,字行之。初聚众归宗泽,泽死,依襄阳镇抚使桑仲。后属岳飞为选锋军统制,收复襄阳等郡。累迁御前诸军都统制,镇压瑶人杨再兴及朱持等起事。从刘锜击金兵。累官湖北副总管。卒谥忠毅。其女为光宗后。 李道的诗文(2篇)

尼法灯

[宋代]
尼法灯,号无相。住温州净居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净居尼慧温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尼法灯的诗文(1篇)

方輗

[宋代]
宋岳州平江人,字叔行。从李燔于岳阳,谢弃科举业,从事根本之学,前后数聘皆不赴。平生无疾言遽色,家庭和睦。四方慕德而来者颇众。参政魏了翁嘉其学行,名其室曰“学斋”。 方輗的诗文(3篇)

古田里人

[宋代]
古田里人,姓名不详。李侗玄孙仲通,寓古田石平村,卒后里人曾作挽诗。事见民国《古田县志》卷二九《李仲通传》。 古田里人的诗文(1篇)

龚鼎臣

[宋代]
(1010—1087)宋郓州须城人,字辅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初为平阴簿,后历知州县。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转吏、礼二部郎中。尝请汰滥官冗兵,禁奢靡,又屡上疏劝皇太后还政英宗。论大事无所顾忌,然词气平和,多被采纳。后出知应天府,徙江宁。神宗朝,累官判太常寺,留守南京。后知青州提举宫观,以正议大夫致仕。有《东原录》、《周易补注》等。 龚鼎臣的诗文(1篇)

杨之麟

[宋代]
杨之麟,曾知盐官县,与释绍嵩同时(《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 杨之麟的诗文(1篇)

单夔

[宋代]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大理评事。五年,除大理寺丞。六年,兼权度支郎官。八年,知湖州,寻除淮西总领(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户部侍郎(《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五年,出知平江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一)。光宗绍熙间知遂宁府、建宁府(《攻愧集》卷三六、四○)。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绍兴府。四年,知隆兴府。 单夔的诗文(1篇)

轩氏

[宋代]
轩氏,号觉庵居士,赵善屾(字山甫)之母。事见《攻愧集》卷一四。 轩氏的诗文(1篇)

陈轸

[宋代]
陈轸,字齐卿,号朝隐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会稽续志》卷六)。仁宗天圣十年(一○三二)官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一五)。康定元年(一○四○)知会稽。庆历二年(一○四二)移明州。皇祐二年(一○五○)以吏部郎中、直昭文馆守新定。三年得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谏议大夫。今录诗二首。 陈轸的诗文(1篇)

张道洽

[宋代]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张道洽的诗文(101篇)

熊应亨

[宋代]
熊应亨,约与王十朋同时(见本诗)。 熊应亨的诗文(1篇)

冯起

[宋代]
冯起,太宗淳化元年(九九○)官右正言、直史馆,自西川转运使召入守本官知制诰,后出知濮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一三)。四年,为诸路巡抚(同上书职官五○之一)。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祠部郎中。真宗咸平三年(一○○○),知梓州,徙襄州。景德二年(一○○五),知澶州。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以授户部侍郎致仕。 冯起的诗文(1篇)

齐谌

[宋代]
齐谌,宁子期,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明正统《和州志》卷三)。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权提举广西常平(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一九)。六年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清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八),哲宗元符间为太府少卿(《绩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今录诗三首。 齐谌的诗文(2篇)

张灏

[宋代]
张灏,字子文(《全蜀艺文志》卷九),遂宁(今四川潼南西北)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宁宗庆元中知云安军。事见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二四。今录诗二首。 张灏的诗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