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网
首页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作者大全
诗词
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首页
> 宋代
宋代诗人大全(6753人)
25/271页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合称:
唐宋八大家
初唐四杰
南宋四大家
建安七子
大李杜
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竹林七贤
酒中八仙
苏门四学士
吴中四士
大历十才子
王悦
[
宋代
]
(?—1168)兴化军莆田人,字习之。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探究诸经疑义,为时名儒。任吏部郎,出知衢州,岁旱,开仓赈济,竭诚祷雨,有“愿减十年之算,化为三日之霖”句。才得雨而卒。民为立祠塑像。
►
王悦的诗文
(3篇)
师显行
[
宋代
]
眉州眉山人,字内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宝祐间知泰宁县,累迁知惠州。为政简静,暇时手不释卷,著书自娱。有《文鉴集注》。
►
师显行的诗文
(1篇)
袁点
[
宋代
]
常州无锡人,字思与。袁默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与默齐名,时号二袁。熙宁初尝为太学直讲,学者推为领袖。累官通判杭州、知淮阳军,致仕卒。
►
袁点的诗文
(1篇)
张毣
[
宋代
]
张毣,字文叔,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徽宗崇宁进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三)。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通判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一○)。高宗建炎初知邵武军,金人遣使胁降,毣斩其使,人皆壮之(《明一统志》卷七八)。今录诗二首。
►
张毣的诗文
(2篇)
龚大明
[
宋代
]
龚大明(一一六八~一二三八),字若晦,号山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弱冠入山中修炼。宁宗召至禁中,赐号冲妙大师。理宗嘉熙二年卒,年七十一。今录诗八首。
►
龚大明的诗文
(14篇)
陈邦固
[
宋代
]
陈邦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尝有诗送楼炤归田(永康《楼氏宗谱》卷三○)。
►
陈邦固的诗文
(1篇)
释慧日
[
宋代
]
释慧日,曾为天宁寺主持。高宗建炎初避地麻溪山二十馀年(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一二)。
►
释慧日的诗文
(3篇)
陈诂
[
宋代
]
陈诂,字天经,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乾兴元年(一○二二)由秘书丞为秘阁校理。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同知太常礼院(同上书卷一○三)。七年(一○二九)以祠部员外郎知祥符县(同上书卷一○七)。累迁三司户部副使、兵部员外郎,卒。
►
陈诂的诗文
(1篇)
郑采
[
宋代
]
郑采(一一八八~一二四九),字载伯,一字伯亮,福安(今属福建)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官校书郎,累迁左谏议大夫。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九年卒,年六十二。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九《枢密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二○有传。
►
郑采的诗文
(2篇)
戴东老
[
宋代
]
戴东老,月泉吟社第五十二名。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三首。
►
戴东老的诗文
(5篇)
梁竑
[
宋代
]
梁竑,孝宗乾道时人(《宋诗纪事》卷五四引《夷坚志》)。今录诗二首。
►
梁竑的诗文
(2篇)
郑兰
[
宋代
]
郑兰,字直夫,贵溪(今属江西)人。天祐子。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清乾隆《贵溪县志》卷七)。
►
郑兰的诗文
(1篇)
周端常
[
宋代
]
周端常,理宗绍定间为仙游尉(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三)。
►
周端常的诗文
(1篇)
李申之
[
宋代
]
宋潭州湘阴人。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知灌阳县,任未满乞致仕,转承仕郎归里,杜门读书,自号永退居士。郡守辟之,不应。
►
李申之的诗文
(3篇)
郑道
[
宋代
]
郑道,一名事道,莆田(今属福建)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历知邵武、连江县,迁知邵武军。事见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
郑道的诗文
(1篇)
朱昱
[
宋代
]
朱昱,胜非孙(《宋史》卷二○三)。有《懒轩集》(《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四四),已佚。今录诗六首。
►
朱昱的诗文
(6篇)
凌策
[
宋代
]
(957—1018)宋宣州泾县人,字子奇。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累官职方员外郎、知广州,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后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在剑外凡六任,所至有治绩。进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官终工部侍郎。
►
凌策的诗文
(1篇)
李吕
[
宋代
]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李吕的诗文
(254篇)
胡次焱
[
宋代
]
(1229—1306)宋徽州婺源人,字济鼎,号梅岩、余学。度宗咸淳四年进士。为湖口县主簿,改贵池县尉。恭帝德祐间,元兵及境,次焱脱身归家,以《易》教授乡里。有《梅岩文集》。
►
胡次焱的诗文
(1篇)
释师一
[
宋代
]
释师一(一一○七~一一七六),号水庵,俗姓马,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十六落发,首参雪峰慧照禅师,又谒东禅月用庵果,晚依佛智于西禅,尽得其道。出住慈云。继迁数刹。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始届临安府净慈寺。淳熙三年卒于嘉禾光孝寺,年七十。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有《水庵一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五首。
►
释师一的诗文
(42篇)
释子琦
[
宋代
]
释子琦,泉州(今属福建)人。俗姓许。依开元智衲,试经得度,精《楞严》、《圆觉》。住蕲州开元,为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七。今录诗二首。
►
释子琦的诗文
(1篇)
陈必敬
[
宋代
]
陈必敬,号乐所,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宋末应举不第,遂不复出。尝与邱葵讲明濂洛遗学。有《诗联遗文》,已佚。清嘉庆《同安县志》卷二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
陈必敬的诗文
(1篇)
释省澄
[
宋代
]
释省澄,俗姓阮,仙游(今属福建)人。太祖乾德中赐号真觉禅师。初驻泉州招庆寺,后主龙华寺。事见清乾隆《仙游县志》卷四五、《闽诗录》丙集卷一九。
►
释省澄的诗文
(1篇)
令狐勤
[
宋代
]
令狐俅(一○四一~一一一○),字端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挺子。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历郓州司户参军、濮州雷泽县尉、洺州曲周县令、监汝州洛南稻田务。废而家居,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从军灵武。后为处州松阳县令、环州录事参军。迁武胜军节度推官,未行,以疾致仕。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年七十。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端夫墓志铭》。
►
令狐勤的诗文
(1篇)
王繁
[
宋代
]
王繁,顺庆(今四川南充东北)人。孝宗乾道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一○)。官广南西路转运使(《舆地纪胜》卷一一一)。
►
王繁的诗文
(1篇)
首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作者
李白
陆游
刘克庄
杨万里
赵蕃
弘历
苏轼
梅尧臣
方回
白居易
王世贞
黄庭坚
陈造
范成大
张耒
屈大均
苏辙
王安石
欧大任
胡应麟
佚名
项安世
邵雍
宋祁
司马光
姚燮
陈著
方岳
曹勋
楼钥
杜甫
魏了翁
吴芾
陈维崧
佚名
白玉蟾
王之道
韩淲
洪咨夔
欧阳修
张镃
程敏政
刘崧
周紫芝
程公许
戴复古
刘基
王十朋
曾丰
韩维
王炎
佚名
文天祥
邓云霄
周必大
贺铸
喻良能
李纲
文同
宋庠
马钰
晁说之
李曾伯
李东阳
胡奎
李弥逊
释文珦
舒岳祥
强至
晁补之
高启
释印肃
陈普
辛弃疾
姜特立
杨维桢
李梦阳
王洋
齐己
陆文圭
刘禹锡
顾璘
岳珂
陈宓
杨慎
陈师道
韩元吉
刘敞
郭之奇
虞俦
朱熹
孙应时
杨士奇
袁宏道
仇远
释德洪
郭印
郭祥正
邵宝
王冕
诗词类型
哀愁
哀悼
哀歌
哀伤
哀思
哀叹
哀痛
哀怨
爱国
爱民
爱慕
爱情
爱人
安慰
懊悔
白菊
百姓
傍晚
胞弟
抱负
杯古
悲愁
悲怆
悲愤
悲歌
悲观
悲剧
悲苦
悲凉
悲切
悲秋
悲伤
悲叹
悲痛
悲惋
悲壮
碑记
碑文
奔放
比喻
避讳
边将
边疆
边塞
贬谪
变化
表演
别愁
别离
别情
不满
不舍
才女
采莲
残春
策论
策略
茶叶
禅意
禅隐
猖狂
怅然
怅惘
唱歌
唱和
嘲讽
诚信
乘船
池塘
憧憬
惆怅
酬答
酬和
酬赠
愁病
愁恨
愁苦
愁闷
愁情
愁思
愁绪
愁怨
出游
出征
初夏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文
除夕
楚辞
触景感怀
触景伤情
触景生情
传记
传说
船夫
垂钓
垂柳
春残
春愁
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