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资料

白敏中墓葬纪念

  白敏中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  其墓志高93厘米、宽93厘米,刻有正书碑文52行,每行51字,1959年出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魏征生平

魏徵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

卢肇著述

  卢肇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

姚燧人物轶事

  姚燧先生任御史台监察御史时,有一天,御史大夫忽然问他:“ 我们皇上因为你贤能,所以提拔你为高官、充当皇上的耳目。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还没有听你说过一句兴利除害的话,只是忙着荐举人才,这为什么?”先

岳飞书法

岳飞虽出身军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

赵居贞家庭成员

兄赵冬曦,第进士,开元时官考功员外郎直学士,迁中书舍人内供奉,终国子祭酒。兄赵和壁,擢进士。弟赵颐贞,擢进士,官安西都护。

崔安潜家族成员

  崔安潜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乌水房,祖父崔异任渠州刺史,父亲崔从任检校左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封清河伯。崔安潜至少有三个哥哥,分别为崔彦方、崔慎由(后为

邓廷桢纪念地

邓廷桢墓在东郊仙鹤门外红旗农牧场邓家山麓,墓背依灵山,正对钟山,周围松竹环抱,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省里拨专款,南京市文保部门和栖霞区文化局精心组织设计、施工,维修后的邓廷桢墓,墓冢为水泥质,

叶法善护国天师

  《唐鸿胪卿越置公灵虚见素真人传》记载:叶法善,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元真护国天师。《正统道藏》中多处有记载,叶法善为道教天师。

叶法善叶天师古迹

  在松阳卯山存有叶法善修道多处古迹,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目前仅有一口井和石墙依稀可见当年景象。遂昌云峰镇天师殿历史悠久,主要供奉叶法善天师,清光绪《遂昌县志》卷二记载:“牛

周敦颐墓址

  周敦颐墓又称濂溪墓,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周家湾之栗树岭,墓区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十年动乱期间,濂溪墓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地下墓仍保存完好。1999年,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完成了濂溪墓

长孙无忌主要成就

  长孙无忌曾主持修定《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  《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它贯彻“

孙棨生平

  [唐](约公元八八九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信都(今河北冀州市)武强(今河北武强县)人。僖宗时,棨随计吏数入京,屡试不第,时游北里狭邪。广明后,身经世乱,感慨良多,遂于中和四年(884)追忆往事,撰成《北里

王仁裕轶事典故

[公元八八o年至九五六年]字德辇,甘肃礼县人。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卒于周世宗显德三年,年七十七岁。少孤,不知书,以狗马弹射为荣。年二十五,始就学。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唐末,为秦川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

王仁裕生平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其先祖太原人,祖父王义甫任成州军事判官时,迁居秦州长道县碑楼川(今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事歧王李茂贞、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户部尚书、兵

骆宾王介绍

  骆宾王: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

韦孟主要成就

  楚元王好《诗》,与某臣僚申公在汉初始传鲁《诗》(《汉书·楚元王传》)。韦孟傅楚王三代,亦通《诗》,传为家学。韦孟诗仅存《讽谏诗》、《在邹诗》两首四言长诗。《讽谏诗》108句,先叙韦氏家族历史,次述楚元王

卢挚作品

卢挚有《疏斋集》、《疏斋后集》,今皆佚。诗、文散见于《元诗选》、《天下同文集》等集中。其散曲作品见录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等集中。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20首左右。

魏收轶事典故

  吾为魏公藏拙  魏收的文学在北朝颇为出众,魏收便把自己的文集托南朝使臣徐陵带往南朝,期望能够在江东得以流传。结果徐陵渡过长江时,把魏收的文集扔进江水里。随从问起原因,徐陵回答道:“我这是在为魏公藏

陈慥人物生平

眉州青神(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字季常。生卒年不详。陈希亮第四子,少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北宋时,常从两骑挟二矢与苏轼游,并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折节读书,终不遇。家钜富,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

李建家庭成员

三子:李讷、李恪、李朴。李讷最知名,官至华州刺史、检校尚书右仆射。

李适陵墓

  崇陵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陵周围约20公里,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长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块凿出凹槽,卡有铁拴板,浇灌铁汁,极为坚固。陵园有四门,均有石

陈琳轶事典故

  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后来,

王湾成就

王湾的诗,现存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已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倍受读者喜爱,《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字句颇有不同。此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

戴叔伦轶闻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幼年才思敏捷。一次,老师带他到郊外游玩,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见一只白色的公鸡站在高处啼叫。老师即兴拟出上联:  白店白鸡啼白昼;  小叔伦边走边寻思,一直到了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