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资料

胡炳文易学世家

  胡炳文的祖父胡师夔,曾求学于朱熹门下,精通五经,尤其对《易经》颇有造诣,撰有《易传史纂》等专著。父亲胡斗元,14岁拜朱熹从孙朱洪范为师,学习《易》学。他日玩一爻,七日通玩一卦,周而复始,反复练习,持

毛泽东主要作品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的主要著作集。  《毛泽东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起陆续出版,编入了《毛泽东选集》以外的毛泽东重要文稿。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

毛泽东人物生平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

孟简野史逸闻

  刑部尚书李逊曾经担任浙东观察使,他的性格仁慈,保护百姓利益,抑制官僚势力。原诸暨县尉包君的任期满了以后,居住在诸暨县边境附近。他与一个土豪有来往,这个土豪家里非常富有,每当有好吃的或新鲜水果,都送

孟简生平

少年得志  孟简自幼聪明,贞元七年(791年)前后,考中进士,再参加博学宏词科(此科唐玄宗首创,以博学宏词科为首要,登科者地位崇高)考试,榜上有名。  贞元九年,担任浙东观察使皇甫政的助手。贞元十三年,随

关盼盼轶事典故

  关盼盼的死讯传到白居易耳中,他先是震惊,明白了关盼盼确实是一位痴情重义的贞烈女子;继而,他想到了关盼盼的死与自己写的诗有着直接的关系,心情由敬佩转成了深深的内疚。于是,他托多方相助,使关盼盼的遗体

关盼盼生平

能文善舞  关盼盼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

吴兰修人物生平

  吴兰修(1789~1839)清藏书家、学者。字石华,原名诗捷,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信宜县训导,出任粤秀书院监课、学海堂山长。笃好文史,喜治经学,自称经学博士。建书楼于粤秀书院

陈尧咨人物生平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景德三年(1006年),陈尧咨当了考进士的考官。陈尧咨因帮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而获罪贬官。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皇上又派陈尧咨参加阅进士考试的试卷

裴休野史逸闻

  曲江池所在地秦朝时叫岂州。唐朝开元年间,疏通开掘为风景名胜之地。南面是紫云楼、芙蓉苑,西面是杏园、慈恩寺。花草环绕,水色明媚,都城的人都来游玩观赏。最盛大的是中和上巳节这天。皇上要赐宴臣僚,聚会于

裴休主要成就

政治漕运改革   自唐文宗大和(827年—835年)年间以来,每年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沿途吏卒侵盗,以及沉没,运达渭仓(今陕西潼关北)的还不到二十万斛。至唐宣宗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漕吏徇私现象严重,

裴休人物生平

好学不倦   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浙东观察使裴肃的次子。他为人正直,有坚定的操守。他童年时,与兄弟一同在济源的别馆学习。裴休常年不出馆门,早上讲解经籍,晚上学习诗赋。 谏官生涯   唐穆宗长庆(8

裴休轶事典故

终不改馔   在裴休求学期间,有人将一只鹿送给他的兄长裴俦,裴俦与弟弟裴俅将鹿煮好,让裴休一起来吃。裴休说:“我们这些穷书生,平时连素菜都吃不饱,今天吃肉,明天该吃什么(意指难以下咽粗茶淡饭)?不应该

彭汝砺人物生平

  彭汝砺科举为士,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第一名。历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王安石看到他的《诗义》,补国子直讲,改任大理寺丞,提升为太子中允,不久厌恶他。  御史中丞邓绾将要提升为御史

陈楠生平

  先师事薛道光(薛式),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陈楠后得到黎姆山神人所传授的“设坛关请雷神驱妖除魔的雷神秘书”,又得自称 “辛忠义”的道人所传“五雷法”,能够“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闻

陈楠思想与著述

  陈楠的内丹承前启后,强调练功者必须采先天真铅为药,按炼精、炼气的过程循序渐进,重以气为本,所谓“气之根本凝成神,方曰无为而通灵”。他将内丹分为上中下三品:  下品:“地仙之道”者,“以闭咽搐摩为火

黎培敬人物生平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湖南己酉乡试第七名举人。  咸丰二年(1852年):恩科会试挑取实录馆誊录。  三年(1853年):实录馆誊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改镶黄旗官学教习。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会试

黎培敬人物事迹

  当时,贵州苗民起义,声势甚壮,因云贵总督劳崇光与贵州巡抚张亮基不睦,因此对苗民起义镇压不力。黎培敬上书奏明情况,认为苗民起事是由于缺少教育。他涉足苗区,到各州县进行考试,虽有危险也不缓期.在贵州西部

洪天锡轶事典故

  弹劾大臣  是年立夏之日,“天雨土”。天锡借此机会疏言“阴阳君子小人之所以辨,乞屏绝私邪,休息土木,消天灾。”并弹劾少监余作宾、外戚谢栾懋。当年四川中部地震,浙、闽闹大水,天锡又上疏:“上下穷空,

李元度轶事典故

  平江至今流传着李元度的不少趣事与传说,尤以“对字”趣话,令人拍案称奇。相传一天黄昏,李元度散步遇到一位江夏刘秀才问路。李嫌其语言唐突,以白眼待之。刘秀才只好和颜低声借问姓氏,李脱口而出:  “骑青

李元度海防思想

  光绪10年中法战争时应彭玉麟之邀出任广东防务,建议堵塞虎门阻法军海军。11年六月补贵州按察使,上疏北京有关东南海防建言:  沿岸仿外国广修炮台;为筹备海防饷,建议改江南漕运为折色;为防法国、日本犯边,

李元度学术创作

李元度转战南北,四处奔波,阅历丰富,熟悉社会民情,为治学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他热爱文史,即使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际,仍笔耕不辍。著述有《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天岳山馆诗集》、《名贤遗事

李元度人物生平

  清末,平江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子,屡试不第而投笔从戎,终成著作等身的儒将,他就是李元度。  李元度(1820-1887),字次青,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今平江县爽口乡沙塅村人。四岁丧父,靠母亲纺织换

李绛轶事典故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气焰熏天,说一不二,擅自动工,立了一个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与华岳碑相同。碑立起来了,碑文却还没有着落。碑文自然是要歌颂皇帝圣明,天下太

李绛人物生平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李绛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后,补任渭南县尉。贞元(785年—805年)末年,拜监察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以本职充任翰林学士。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