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隐峦

[唐代]
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 隐峦的诗文(5篇)

朱完

[明代]
(1559—1617)广东南海人,字季美,号白岳山人。万历末诸生。性好游。家富饶,筑虹冈别业于城北,宾客到门,不问贵贱,无不款接。诗遒劲清雄,与欧必元、韩上桂、林枝乔、刘克浪等结诗社。善画墨竹,得苏轼法。著有《虹冈漫录》、《白岳山人集》。 朱完的诗文(5篇)

高述

[宋代]
宋润州丹阳人,字季明。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官临海令。善书画,学苏轼书及竹石,皆逼真。 高述的诗文(5篇)

吕炎

[宋代]
建昌人,字德明。与弟吕焘、吕焕等五人同游朱熹之门,学成而归,隐居不仕,道德闻望为时所重。 吕炎的诗文(5篇)

胡梅

[明代]
胡梅,明代,号东池,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善画山水,以清远自奇,与王显并为一时名手。 胡梅的诗文(5篇)

王维坤

[清朝]
王维坤,字幼舆,号鹅知,长垣人。顺治辛丑进士,官梓潼知县。有《渐细斋集》。 王维坤的诗文(5篇)

喻文鏊

[清朝]
喻文鏊,字冶存,一字石农,黄梅人。贡生,官竹溪教谕。有《红蕉山馆诗钞》。 喻文鏊的诗文(5篇)

沈兆沄

[清朝]
(1786—1877)直隶天津人,字云巢,号拙安。嘉庆二十二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浙江布政使。有《织帘书屋诗文钞》、《沈氏宗谱》、《篷窗附录》等。 沈兆沄的诗文(5篇)

黄宏

[宋代]
黄宏,字子约,号己斋,黄岩(今属浙江)人。超然从子。博学善词赋。元初,有以史才荐者,不就。落魄江湖几三十年。有《谷城集》,已佚。事见《大明一统志》卷四七、《宋季忠义录》卷一三《黄超然传》。今录诗五首。 黄宏的诗文(5篇)

赵铭

[清朝]
(1828—1889)浙江秀水人,字新又,号桐孙。同治九年举人,累官直隶补用道。精研经史,兼擅诗文,尤工骈体。有《琴鹤山房遗集》。 赵铭的诗文(5篇)

黎邦琰

[明代]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华,号岱舆。从化人。民表长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黎邦琰的诗文(5篇)

崔玄亮

[唐代]
(768—833)唐磁州昭义人,字晦叔。擢进士第,宪宗元和初为驾部员外郎,迁密、歙二州刺史。文宗大和四年改谏议大夫,以直谏著名,朝廷推为宿望,拜右散骑常侍。终虢州刺史。有《海上集验方》。 崔玄亮的诗文(5篇)

方以智

[宋代]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方以智的诗文(5篇)

徐树铭

[清朝]
徐树铭,字寿蘅,号澄园,长沙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有《澄园遗集》。 徐树铭的诗文(5篇)

谢震

[清朝]
(1765—1804)福建侯官人,原名在震,字甸男。乾隆五十四年举人。官顺昌学教谕。精《三礼》,尤笃学嗜古,史传百家,篆隶金石,无不通晓。足迹遍及河洛关陇荆益之间,周览古今用兵形势,有用世之志。有《礼案》、《四书小笺》、《四圣年谱》等。 谢震的诗文(5篇)

郭柏荫

[清朝]
(?—1884)清福建侯官人,字远堂。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会办本省团练,擢郎中。同治间历官江苏、广西、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曾镇压京山会党。旋以病乞归。 郭柏荫的诗文(5篇)

李深

[唐代]
李深,字士达,兵部郎中、衢州刺史。诗四首。 李深的诗文(5篇)

吴清鹏

[清朝]
浙江钱塘人,字程九。吴清皋弟。嘉庆二十二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顺天府丞。有《笏庵稿》。 吴清鹏的诗文(5篇)

白元鉴

[唐代]
白元鉴(?—817)西川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传为高祖功臣白君敏之孙。玄宗在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住余杭天柱观40年。事迹见《洞霄图志》卷五。《洞霄诗集》卷一收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白元鉴的诗文(5篇)

杨与立

[宋代]
建宁浦城人,字子权。师事朱熹。光宗绍熙四年进士。知遂昌县,因居兰溪,讲授道学,人称船山先生。有《朱子语录》。 杨与立的诗文(5篇)

沈如筠

[唐代]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沈如筠的诗文(5篇)

吴嵩梁

[清朝]
(1766—1834)江西东乡人,字子山,号兰雪。嘉庆五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官贵州黔西州知州。工诗,为王昶、翁方纲、法式善所推重。有《香苏山馆诗钞》。 吴嵩梁的诗文(5篇)

李良臣

[宋代]
李良臣,字尧俞,德阳(今属四川)人。流谦父。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以左承议郎提点降赐库(《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六),七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同上书卷一一一)。八年,知简州(同上卷一二二)。 李良臣的诗文(5篇)

施山

[清朝]
浙江会稽人,字寿伯,初名学宜,字子山。同光间游幕鄂中,敏悟过人,博览群书,诗文博雅。有《姜露庵诗集》、《杂记》。 施山的诗文(5篇)

觉罗四明

[清朝]
觉罗四明,字朗停,号松山,满洲正蓝旗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台湾知府,乾隆二十六年 (1761)任台湾道兼提督学政。任上总裁《台湾府志》。在台期间建树甚多:知府任内疏浚凤山县茄藤港,并明定岁修一次;增建府城城隍庙,设崇文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道任内迁建海东书院。 觉罗四明的诗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