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周一士

[明代]
周一士,字贵谔,一字昆彦,号石林。东莞人。讷子。明神宗万历间举郡博,两中副车。恬淡自守。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有传。 周一士的诗文(5篇)

阎宽

[唐代]
生卒年不详。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玄宗天宝初任醴泉尉,后转太子正字。与李白相遇于坊州,白尝有《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国秀集》目录。阎宽有诗名于开元、天宝时,芮挺章选诗5首入《国秀集》,李白赞其诗“沉郁富才力”。《全唐诗》存诗5首。 阎宽的诗文(5篇)

石应孙

[宋代]
石应孙,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为池州贵池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由通判雷州任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一)。今录诗五首。 石应孙的诗文(5篇)

卢德仪

[清朝]
卢德仪,字俪兰,一字梅邻,黄岩人。举人埙女孙,肃炡女,同县王维龄室,同治庚午举人太常寺少卿彦威、诸生彦澄、通判彦载、彦武、彦戠母。有《焦尾阁遗稿》。 卢德仪的诗文(5篇)

李迪

[宋代]
(971—1047)宋濮州鄄城人,祖籍赵郡,字复古。真宗景德二年进士第一。历将作监丞、翰林学士。熟知陕西驻军及粮储,为真宗赏识。天禧间,历给事中、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仁宗初反对立刘氏为皇后,贬衡州团练副使。后复相。复与吕夷简交恶,贬官。卒谥文定。 李迪的诗文(5篇)

陈枋

[清朝]
陈枋,字次山,宜兴人,诸生。诗、古文词工绝一世,与陈维崧齐名。以诸生入国学,年未三十,卒于京师。著有《水榭诗稿》、《香草亭词》、《醉草堂集》。 陈枋的诗文(5篇)

祝元膺

[唐代]
祝元膺,唐诗人。句曲(今句容)人。与段成式(803—863)同时。信道教,应举不第后,不复应举。游览自放而终。与孟不疑交往甚密,每爱诵孟诗“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张为《诗人主客图》标举其《送高遂赴举》等诗三首,并将其列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日僧园仁所录书目有《祝元膺诗集》一卷。殷璠《丹阳集》、《全唐诗》收录其《梦仙湟》、《寄道农》等诗三首及断句一联。《全唐诗逸》补录其断句三联。 祝元膺的诗文(5篇)

章惇

[宋代]
(1035—1106)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湖州。 章惇的诗文(5篇)

石象之

[宋代]
石象之,生卒年不详,北宋文人。字简夫,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石待聘之子。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官太常博士、太子中允,以文学名世。 石象之的诗文(5篇)

曾爟

[明代]
(1345—1407)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日章。少为郡学生。洪武十七年,以岁贡授黄陂知县。有政声。累迁为翰林院侍读。永乐元年,与修《永乐大典》。出使安南为副使。后从张辅等攻安南,文檄皆出其手。病卒于军中。 曾爟的诗文(5篇)

李琪

[唐代]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李琪的诗文(5篇)

了元

[宋代]
(1032—1098)宋僧。饶州浮梁人。俗姓林,字觉老,号佛印。云门偃公五世法裔。博通中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神宗元丰中主镇江金山寺,与苏轼、黄庭坚等均有交游。有语录行世。 了元的诗文(5篇)

朱孝臧

[清朝]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疾辞官。民国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诗名,为京官时,与王鹏运交,弃诗而专攻词。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著有词集《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生为补刻一卷,收入《彊村遗书》。 朱孝臧的诗文(5篇)

华岩

[清朝]
华岩(1682~1756),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岩的诗文(5篇)

宇文绍奕

[宋代]
宋成都双流人,字卷臣,一作兖臣。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守临邛、广汉,有能名。后以谤黜。有《原隶》、《临邛志》、《石林燕语考异》。 宇文绍奕的诗文(5篇)

邓玉宾

[元朝]
邓玉宾,[元](约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工散曲。《全元散曲》收他小令四首。官同知,散见太平乐府及北宫词记中。元代诸多文人词家始于仕而终于道,信道慕仙,是为时尚,邓玉宾亦然。自谓"不如将万古烟霞赴一簪,俯仰无惭"。(邓玉宾〔南昌·一枝花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幽谷芳兰"。其曲格调清丽雅致,耐人咀嚼。 邓玉宾的诗文(5篇)

陈棠

[宋代]
陈棠(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德邵,号澹斋居士,常州(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知大宗正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七、崇儒一之一○)。三十二年擢国子司业(同上书选举二○之一五),同年致仕,十二月卒,年六十二(《周文忠公集》卷一六四)。有诗集,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五《澹斋居士诗序》。 陈棠的诗文(5篇)

梁孜

[明代]
明广东顺德人,字思伯,号罗浮山人,人称浮山。梁储孙。弱冠中秀才,厌举业,弃去。与梁有誉、黎民表等为诗、古文。尤好书画,画追宋元大家笔意。以荫补中书舍人,客部主事。为人雅正恭谨,海内名士多与之交游。 梁孜的诗文(5篇)

鲍恂

[元朝]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鲍恂的诗文(5篇)

孔稚圭

[南北朝]
孔稚圭(447~501),南朝齐骈文家。一作孔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刘宋时,曾任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任御史中丞。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迁太子詹事。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萧道成幕中“对掌辞笔”。豫章王萧嶷死后,他的儿子请沈约和孔稚圭写作碑文,可见他在上层社会中的地位。史称他“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但他对皇帝所不喜欢的人也从不稍假宽容,其弹章劾表,著称一时。 孔稚圭的诗文(5篇)

张楫

[清朝]
字无涉,今属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清乾隆间贡生,任浙江温州通判,迁山东高唐、云南建水知州。 张楫的诗文(5篇)

戢澍铭

[清朝]
戢澍铭(1836—1908),字朴斋,四川简阳县人。居家读书,有《松石斋诗钞》。 戢澍铭的诗文(5篇)

鲍瑞骏

[清朝]
鲍瑞骏,清时期诗人,书法家。字桐舟,号渔梁山樵.安徽歙县人。道光癸卯年(1843年)举人。力学能文,同治时以军功官山东馆陶知县,擢候补知府,历郑魏齐楚之郊,诗篇宏富,为时所称。著《桐华舸诗集》,又著《褒忠诗》、《咏史诗》,表彰明季及清季咸、同朝时忠烈,书法欧阳,极廉劲,画也很好。 鲍瑞骏的诗文(5篇)

陈绎

[宋代]
(1021—1088)宋洛阳人,一作开封人,字和叔。仁宗庆历初进士。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刊定《前汉书》。英宗时同判刑部,又为实录检讨官,与修《仁宗实录》。神宗朝至翰林学士,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撰《拜罢录》。后出知滁、广、江宁等州府,兼经略安抚使。曾坐事贬建昌军。 陈绎的诗文(5篇)

宋齐丘

[宋代]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乾道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入蜀记第三》中写道:“南唐宋子篱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 宋齐丘的诗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