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何焯

[清朝]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长于考订而有盛名。他在考据学上很有造诣,对坊间出版书籍的错误都一一订正。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他的楷书作品《桃花园诗》简静疏朗,清雅古穆,为书迹中的上上之作。 何焯的诗文(3篇)

吴子良

[宋代]
吴子良(1198—1257?),字明辅,号荆溪,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先师从陈耆卿,后学叶适。叶适称其“文墨颖异,超越流辈”。南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国子学录、司农寺丞。淳祐二年(1242)除秘书丞,提举淮东。四年再除秘书丞。五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八年以朝散大夫除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寻为湖南转运使。以太府少卿致仕。居官有节,因忤权相史嵩之罢职。 吴子良的诗文(3篇)

井在

[清朝]
清顺天文安人,字存士。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山西兴县知县,缘事罢归。有《天文纂要》、《铁潭诗集》、《簏潭集》等。 井在的诗文(3篇)

杨维屏

[清朝]
杨维屏,字翠岩,侯官人。道光乙未举人,官中卫知县。有《云悦山房偶存稿》。 杨维屏的诗文(3篇)

杜去轻

[宋代]
杜去轻,字端甫,号紫岩,兰溪(今属浙江)人。旃(一一四四~?)子。善书,有文名。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上。 杜去轻的诗文(3篇)

梁意娘

[五代]
五代后周时人。与李生为姑表,往来甚熟。因中秋赏月,与李潜通,事露,李被逐。后意娘以歌寄李,李得歌,托人言与舅曰:“令爱才华,贤甥文藻,不如妻之,以塞非议。”遂许焉。 梁意娘的诗文(3篇)

赵彦龄

[宋代]
赵彦龄(一一二四~?),字寿卿。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与曾几有唱和(《茶山集》卷一《赠赵判官寿卿二首》)。今录诗三首。 赵彦龄的诗文(3篇)

张景修

[宋代]
张景修,[约公元1090前后在世]字敏叔,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元丰末,(公元一o八五年)为饶州浮梁令。工词,传今者甚少。终祠部郎中,年七十余卒。平生所作诗几千篇,号《张祠部集》。人物潇洒,文章雅正。登治平四年进士第,虽两为宪漕五领郡符,其家极贫穷,京市屋以居。热爱花花草草,有十二客之说,认为“以牡丹为贵客、梅花为清客、菊花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花为幽客、莲花为净客、桂花为仙客、茉莉为远客、蔷薇为野客、芍药为近客、荼蘼为雅客。” 张景修的诗文(3篇)

刘献廷

[清朝]
刘献廷(1648年9月13日-1695年8月15日),清初地理学家。字君贤,一字继庄,别号广阳子。祖籍江苏吴县,父官太医,遂家居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 刘献廷喜研究佛经,读《华严经》,参入梵语、拉丁语、蒙古语而体会到四声之变,尝作《新韵谱》,称声母为“韵母”,称韵母为“韵父”。刘献廷善于接受新思想新学说,具有强烈的民族、民主思想,有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者为“广阳学派”。 刘献廷的诗文(3篇)

沈叔埏

[清朝]
(1736—1803)浙江秀水人,字剑舟,一字埴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旋乞归。筑室锦带、室带两湖间,学者称双湖先生。主魏塘讲席尤久。有《颐采堂集》。 沈叔埏的诗文(3篇)

褚沄

[南北朝]
褚沄,字士洋,褚炫子,河南阳翟人。仕梁为曲阿令。历晋安王中录事,正员郎,乌程令。兄游亡,弃县还,为太尉属,延陵令,中书侍郎,太子率更令,御史中丞,湘东王府谘议参军。卒。 褚沄的诗文(3篇)

石君宝

[元朝]
石君宝,(1191—1276年),元代戏曲作家。姓石,名德玉,字君宝,女真族。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逝世,享年85岁。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以写家庭、爱情剧见长。著有杂剧10种,现仅存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另7种皆佚。《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罗浮梅雪”。 石君宝的诗文(3篇)

释今全

[明代]
今全,字目无。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脱白受具,继无方应公为监院。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释今全的诗文(3篇)

黄定文

[清朝]
黄定文,字仲友,号东井,鄞县人。乾隆丁酉举人,历官扬州同知。有《东井诗钞》。 黄定文的诗文(3篇)

张佖

[宋代]
(930—?)名或作佖。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为句容尉,曾上书陈治国之道。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随煜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工词。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煜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哀。有集。 张佖的诗文(3篇)

陈名夏

[清朝]
(1601—1654)明末清初江南溧阳人,字百史。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修撰。先在北京降李自成。清兵入关,又降清,复原官,历任吏部尚书、秘书院大学士。以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又有结党舞弊等事,被劾处死。有《石云居士集》。 陈名夏的诗文(3篇)

薛昭纬

[唐代]
薛昭纬,薛廷老子,河东人。乾宁中为礼部侍郎,贡举得人,文章秀丽。为崔胤所恶,出为磎州刺史,卒。 薛昭纬的诗文(3篇)

吴大澄

[清朝]
(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吴大澄的诗文(3篇)

赵虞臣

[宋代]
赵虞臣,金华(今属浙江)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尝游月岩。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三。今录诗二首。 赵虞臣的诗文(3篇)

魏扶

[唐代]
魏扶(?-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出身巨鹿魏氏,唐宣宗年间任宰相。 魏扶的诗文(3篇)

水上善

[清朝]
水上善,字秋白。吴山道士。有《高隐山楼诗钞》。 水上善的诗文(3篇)

卢氏

[宋代]
卢氏,许州(今河南许昌)人。能作墨竹,梅尧臣有《墨竹》诗题之。事见《图绘宝鉴》卷三。全宋诗 卢氏的诗文(3篇)

徐书受

[清朝]
江苏武进人,字尚之。监生,少贫,耽于著述,与同里赵翼、杨伦、黄仲则等七人号毗陵七友。官南召知县。有《教经堂集》。 徐书受的诗文(3篇)

释思聪

[宋代]
释思聪,字闻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七岁善弹琴,十二学书,十五学诗。神宗熙宁间落发为僧。徽宗大观、政和间挟琴游汴,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事见《苏轼文集》卷一○《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竹坡诗话》、《咸淳临安志》卷九三。 释思聪的诗文(3篇)

翁端恩

[清朝]
翁端恩,字璇华,常熟人。文端公女,文恭公女兄,归安国子监祭酒钱振伦继室。有《簪花阁诗钞》。 翁端恩的诗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