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张正元

[清朝]
张正元(1801--1856),字乃起,号贞甫,清代屏南县漈头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联捷中式文进士,为屏南分治后第一位中式文进士,与叔张方车(中举后改名张方矩)被时人誉为“一门两进士”、“叔侄同进士”, 漈头村成为屏南四大书乡之首。著有“万青堂”时文行世,晚年尤好吟咏,其为诗专主性灵,惜失燹之后,遗稿散失,今其所存者仅什之二三焉。 张正元的诗文(2篇)

林拱中

[宋代]
林拱中,古田(今福建古田东北)人(《虎丘山志》卷八)。今录诗二首。 林拱中的诗文(2篇)

陈侯周

[明代]
陈侯周,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官处州府推官。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陈侯周的诗文(2篇)

郑绍武

[明代]
郑绍武,字子纬。归善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举人,为晋江安溪县令,调粤西临桂令。后谢病归,归筑猗园。年八十三卒。有《清溪撮要》、《猗园续录》等书。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 郑绍武的诗文(2篇)

林冕

[明代]
林冕,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进士。官员外郎,擢知府。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有传。 林冕的诗文(2篇)

朱孟翁

[宋代]
朱孟翁,东阳(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二十九名,事见《月泉吟社诗》。 朱孟翁的诗文(2篇)

崔澹

[唐代]
崔澹,字知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官吏、诗人。父崔玙,兄弟八人并显贵,时谓崔氏八龙。大中十三年登第,终吏部侍郎。 崔澹的诗文(2篇)

潘遵祁

[清朝]
潘遵祁,字顺之,号西圃,吴县人。道光乙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西圃集》。 潘遵祁的诗文(2篇)

周维德

[清朝]
周维德,字湘湄,浙江山阴人。张师济室。有《千里楼诗》。 周维德的诗文(2篇)

陆典

[清朝]
陆典,一名芳,字敕先,号觌庵,常熟人。诸生。有《觌庵诗钞》。 陆典的诗文(2篇)

汪洪度

[清朝]
字于鼎,江南歙县人。诸生。著有《馀事集》。○于鼎诗,渔洋定其全集,歌行中赏其《建文钟》篇,云中有史笔,非苟作者,今集中不见此诗,可惜也。 汪洪度的诗文(2篇)

金厚载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化光(一作光化,误)。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时主司王起有诗酬周墀之贺,厚载与诸同年皆和诗。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全唐诗》存诗2首。 金厚载的诗文(2篇)

董将

[宋代]
董将,嘉禾(今浙江嘉兴)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元《嘉禾志》卷一五)。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以都官员外郎充参议官。后知真州。十一年由福建路转运判官放罢。三十年,由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迁淮南转运副使,兼提点刑狱。 董将的诗文(2篇)

陈庸

[宋代]
陈庸(一○一五~一○七七),字景回,眉州青衣(今四川乐山)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历澧州推官、潭州观察判官、雅州推官、永兴军节度掌书记。嘉祐中,知虞乡县丁父忧,终丧,数年不赴铨集。久之,调歙州判官,改知光州光山县。五十三岁时罢光山任,后家居十年,神宗熙宁十年卒。 陈庸的诗文(2篇)

崔公远

[唐代]
崔公远,唐朝人,一作崔公达。 崔公远的诗文(2篇)

吴旸

[清朝]
字寅谷,顺治康熙间人,通文义,能诗词。 吴旸的诗文(2篇)

魏兴祖

[宋代]
魏兴祖,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为迪功郎、温州司法参军(《浪语集》附录)。今录诗二首。 魏兴祖的诗文(2篇)

李爱山

[唐代]
李爱山,约元仁宗延祐一三一四 —— 一三二O中前后在世。散曲作品《厌纷》中有:“离京邑,出凤城,山林中隐名埋姓,乱纷纷世事不欲听”之句,知作者可能曾因仕途不得意而离京都隐居山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李爱山的诗文(2篇)

卢岳

[宋代]
卢岳,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官太子中舍。事见《金石续编》卷一三。 卢岳的诗文(2篇)

颖贽

[宋代]
颖贽,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召试称旨,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曾知洛阳县(《金石萃编》卷一二六)。事见《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 颖贽的诗文(2篇)

申涵昐

[清朝]
直隶永年人,字随叔,号定舫,又号鸥盟,申涵光弟。顺治十八年进士,官检讨。少从涵光学诗,能与并驱。年四十五卒。有《忠裕堂文集》、《诗集》、《史籍》等。 申涵昐的诗文(2篇)

刘名世

[宋代]
刘名世,宜黄(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浮梁县。事见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 刘名世的诗文(2篇)

严玉森

[清朝]
严玉森,字鹿溪,一字六希,号虚阁,仪徵人。同治癸酉举人,官户部主事。有《虚阁遗稿》。 严玉森的诗文(2篇)

徐彦若

[唐代]
徐彦若(?-901年),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徐彦若的诗文(2篇)

赵载

[宋代]
赵载,字子厚,梓潼(今属四川)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为怀安军教授。事见民国《金堂县续志》卷九。 赵载的诗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