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陈元通

[宋代]
陈元通,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为德化县主簿(清乾隆《德化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陈元通的诗文(2篇)

郭浚

[明代]
明浙江海宁人,字士渊。宋濂弟子,与方孝孺友善。洪武中以秀才贡入太学肆业。尝上书论时政甚切,召对忤旨,令在太学读书三十年,方许任用。因与学官不合,受诬论死。 郭浚的诗文(2篇)

金氏

[清朝]
金氏 金氏的诗文(2篇)

陈尚文

[宋代]
陈尚文,字质夫,号漫翁,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举特科(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仕止簿尉。以杜鹃诗知名,人号陈杜鹃。有《漫翁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 陈尚文的诗文(2篇)

郑琮

[清朝]
郑琮,字亮卿,龙溪人。诸生。有《樗云诗钞》。 郑琮的诗文(2篇)

赵希焄

[宋代]
赵希焄,宋宗室,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表系》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知馀杭县(清乾隆《杭州府志》卷一○四)。今录诗二首。 赵希焄的诗文(2篇)

僖同格

[清朝]
僖同格,字成之,号用拙道人,满洲旗人。拔贡。 僖同格的诗文(2篇)

张迪

[宋代]
张迪,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道光《德兴县志》卷六)。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知筠州(清光绪《江西通志》卷一○)。 张迪的诗文(2篇)

詹时雨

[明代]
詹时雨,明代戏曲家,字号里籍不详。《录鬼簿续编》载其“随父宦游福建,因而家焉”。《录鬼簿续编》在谈及其性格时,言其“为人沉静寡言,才思敏捷”。他工散曲,“乐府极多”,惜仅存一个套数,即《〔南吕〕一枝花·丽情》。另有《补西厢弈棋》一剧,仅一折,即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崔张联吟后,又增一折。晚进王生名号里籍以及生卑皆无考,故今人多以为晚进王生为詹时雨之托名,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中关于詹氏介绍,都持此疑论。 詹时雨的诗文(2篇)

吴兆麟

[清朝]
吴兆麟,字书瑞,号筠轩,钱塘人。道光壬辰举人,历官江西盐法道。有《铁花山馆诗稿》。 吴兆麟的诗文(2篇)

叶简

[宋代]
叶简,剡(今浙江嵊县)人。由吴越入宋,以卜筮著称(《能改斋漫录》卷一八)。吴越王钱镠曾辟居幕中(《十国春秋》卷八八)。今录占语三首。 叶简的诗文(2篇)

房舜卿

[宋代]
房舜卿,宋朝时期诗人,身世不详,代表作有《忆秦娥》、《玉交枝》,《全宋词》 收其词二首。 房舜卿的诗文(2篇)

李宾

[唐代]
字里不详。代宗、德宗间在世。曾登岳州开元寺,作诗赠衡岳僧方外。又曾游金陵瓦官寺。《全唐诗》存诗2首。 李宾的诗文(2篇)

曹逢时

[宋代]
曹逢时(约1113—1170),字梦良,乐清(今属浙江)人,居瑞安来暮乡许岙(今曹村)。据《瑞安县志》载,曹氏先祖从福建避乱迁居瑞安许峰,繁衍生息,家业兴旺。《瑞安市地名志》按姓氏宗族籍录,曹村,地以姓氏为名,从宋代沿用至今。曹逢时少时勤奋好学,博闻强识,知书达礼,人品端正,为南宋曹村进士第一人,对曹氏家族影响深远。 曹逢时的诗文(2篇)

马毓林

[清朝]
马毓林,字雪渔,商河人。嘉庆戊辰进士,历官云南知府。有《万里吟》。 马毓林的诗文(2篇)

释元易

[宋代]
释元易(一○五三~一一三七),俗姓税,潼川府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人。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出住招提,十更名刹,晚住襄州石门寺。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七年卒,年八十五。《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首。 释元易的诗文(2篇)

江涛

[宋代]
江涛,丽水(今浙江丽水西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宁宗庆元年间知福清县。累官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通判。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二、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六、民国《丽水县志》卷八。 江涛的诗文(2篇)

安国

[清朝]
安颢,芝庆次子,字而敬,清无锡人。授归德府通判,在任候补直隶州知州。 安国的诗文(2篇)

夏敬颜

[清朝]
夏敬颜,字咫威,一字芷隈,江阴人。有《蓬鹤轩稿》。 夏敬颜的诗文(2篇)

梁补阙

[唐代]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后出知苏州等地。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事详《宋史》本传。《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梁补阙的诗文(2篇)

李景

[唐代]
五代时人。前蜀王建时以布衣上封事数千言,切中机宜,拜眉山主簿。后不知所终。 李景的诗文(2篇)

钱镠

[唐代]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钱镠的诗文(2篇)

华长卿

[清朝]
(1805—1881)清直隶天津人,原名长懋,字枚宗。道光十一年举人。咸丰间选开原训导,在任二十六年,以病归。工诗,与任丘边浴礼、宝坻高继珩称畿南三才子。精小学,有《正字原》、《说雅》,又有《古本周易集注》、《唐宋阳秋》、《历代宰相录》、《疑年录小传》等。 华长卿的诗文(2篇)

郑馀庆

[唐代]
(746—820)唐郑州荥阳人,字居业。郑絪从子。少勤学,善属文。代宗大历进士。德宗贞元中由翰林学士累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事贬郴州司马。顺宗以尚书左丞召。宪宗立,复入相。时主书滑涣弄权,馀庆面叱之。拜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奏率文官捐俸修国子监。穆宗立,加检校司徒。卒谥贞。有《郑馀庆集》。 郑馀庆的诗文(2篇)

莫俦

[宋代]
莫俦(一○八九~一一六四),字寿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靖康初以翰林学士使金,助金立张邦昌。高宗即位,责全州安置。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还浙西。孝宗隆兴二年卒,年七十六。有《真一居士集》五十卷等,今佚。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八《宋故翰林学士莫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莫俦的诗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