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史弥应

[宋代]
史弥应,字定叔,号自乐山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忠弟。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知连州。有《自乐山翁吟稿》,已佚。事见《甬上宋元诗略》卷八。今录诗二首。 史弥应的诗文(2篇)

清浚

[明代]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清浚的诗文(2篇)

高湘

[唐代]
唐人,字浚之。高锴子。擢进士第,历长安令、右谏议大夫,后贬高州司马。僖宗乾符初召为太子右庶子,终江西观察使。以诗文知名。 高湘的诗文(2篇)

冯名望

[明代]
冯名望,茂名人。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二十四年(一五九六)任阳山教谕。清顺治《阳山县志》卷五、光绪《茂名县志》卷六有传。 冯名望的诗文(2篇)

黄钧

[宋代]
黄钧,字仲秉,绵竹(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正字,改著作佐郎,迁起居舍人。六年,以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八年,出知泸州,入权兵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黄钧的诗文(2篇)

丁清度

[清朝]
丁清度,字端如,号梅滨,雍正时江苏无锡诸生。好理性之学,操行廉介。工书法,著有《静鉴诗集》。 丁清度的诗文(2篇)

汤道亨

[宋代]
汤道亨,人称清音子,自号赤脚道人。宋末构庵延游方道士。终年八十一。事见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 汤道亨的诗文(2篇)

杨介如

[宋代]
隆兴丰城人,字固卿。宁宗开禧间游于边塞,画策不为所纳,遂隐身为道士,入閤皂山。有《隐居集》。 杨介如的诗文(2篇)

劳纺

[清朝]
字织文,桐乡人,主事乃昌女,陆军部郎中陶葆廉室。有《织文女史诗词遗稿》。 劳纺的诗文(2篇)

杜大中

[明代]
子庸、山堂居士,江苏苏州人 擅长书法。 杜大中的诗文(2篇)

洪显周

[清朝]
洪显周,字世叔,号约轩,朝鲜人。有《海居斋诗钞》。 洪显周的诗文(2篇)

承龄

[清朝]
清满洲镶黄旗人,裕瑚鲁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进士,历官至贵州按察使。工词,诗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 承龄的诗文(2篇)

黄安涛

[清朝]
(1777—1848)清浙江嘉善人,字凝舆,一字霁青。嘉庆十四年进士。道光间历任广东高州、潮州知府,在高州不满一年,平狱千计。在潮州严禁杀人代抵之风。喜作诗,有《诗娱室诗集》、《真有益斋文编》、《息耕草堂诗集》。 黄安涛的诗文(2篇)

陈中

[宋代]
陈中,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年特奏名。事见清《莆田县志》卷一二。今录诗二首。 陈中的诗文(2篇)

钱可则

[宋代]
台州天台人,字正己。钱象祖孙。理宗景定元年知严州,浙右大水,救荒赈济,弛耀禁,平市价,民赖以全活。三年,升徽猷阁直学士、浙东路提点刑狱。 钱可则的诗文(2篇)

曹叔远

[宋代]
曹叔远(1159—1234)宋代官员。字器远,初名叔遐,南宋浙江瑞安曹村(原许峰)人。绍熙元年进士,历官国子学录、涪州通判、工部郎、袁州知府、太常少卿、礼部尚书、徽猷阁待制。曹叔远是宋代方志学的重要人物,曾撰《永嘉谱》二十四卷,又主持编纂《江阳谱》(今泸州)八册、《李渠志》等书,可惜后两者均未见原书,仅零星保存于其他文史资料中。 曹叔远的诗文(2篇)

石承藻

[清朝]
湖南湘潭人,字黼庭。嘉庆十三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工科给事中。敢言有声。后在籍因故牵连,降光禄寺署正。有《桐叶山房诗草》。 石承藻的诗文(2篇)

徐防

[两汉]
徐防,字谒卿,后汉沛国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防少习父祖学,永平中,举孝廉,除为郎。防体貌矜严,占对可观,显宗异之,特补尚书郎。职典枢机,周密畏慎,奉事二帝,未尝有过。和帝时,稍迁司隶校尉,出为魏郡太守。永元十年,迁少府、大司农。防勤晓政事,所在有迹。十四年,拜司空(同御史大夫)。 徐防的诗文(2篇)

朱台符

[宋代]
(965—1006)眉州眉山人,字拱正。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上言与契丹修好,又自请往使,时论韪之。真宗咸平二年,上疏请重农积谷、任将选兵、慎择守令、轻徭节用、均赋慎刑等。景德初,为陕西转运使,与杨覃不协,徙知郢州,改知洪州,卒于道。 朱台符的诗文(2篇)

闻捷

[清朝]
闻捷,字鹿樵,蕲水人。光绪丙戌进士,官鲁山知县。有《怡养斋诗钞》。 闻捷的诗文(2篇)

李俦

[宋代]
李俦,男,富阳(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员,官至虞部员外郎。 李俦的诗文(2篇)

李播

[唐代]
中唐诗人李播(字子烈,789~?)当时诗名甚著,白居易称颂他“动笔诗传鲍谢风”(《寄李蕲州》),但其人之诗传世者甚少,《全唐诗》卷四九一仅录存其《见志》诗一首,又《全唐诗》卷七七三有署名李播的一首五绝《见美人闻琴不听》。白居易在自己的《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一诗中引用过李十九播《悼故妓》中的两句:“直应人世无风月,始是心中忘却时”。 李播的诗文(2篇)

杨琼华

[清朝]
杨琼华,字瑞芝,汉军旗人。大学士应琚女孙,重英女,明新室。有《绿窗吟草》。 杨琼华的诗文(2篇)

俞益谟

[清朝]
字嘉言(1653—1713),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俞益谟的诗文(2篇)

卢溵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浙东处士。宣宗大中中,曾在浙东观察使李讷幕府。后不知所终。生平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九。溵能诗,其在浙东幕府时,李讷赋诗饯送崔元范入京,溵与幕府诸文士皆赋诗唱和。《全唐诗》录存其诗2首。 卢溵的诗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