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网
首页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作者大全
诗词
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首页
>
作者大全
作者大全(18042人)
472/722页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合称:
唐宋八大家
初唐四杰
南宋四大家
建安七子
大李杜
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竹林七贤
酒中八仙
苏门四学士
吴中四士
大历十才子
杨厚
[
唐代
]
生平不详。德宗贞元时人。见《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诗1首。
►
杨厚的诗文
(1篇)
林冲之
[
宋代
]
兴化军莆田人,字和叔。哲宗元符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以主客司郎中出使金国,被执,不屈,徙之极北寒冻之地,幽佛寺十余年。病革,以国仇未报为憾,南向一恸而绝,享年七十二。
►
林冲之的诗文
(1篇)
赵纯碧
[
清朝
]
赵纯碧,字粹媛,武进人,同县诸生李岳生室。有《微波阁诗》。
►
赵纯碧的诗文
(1篇)
傅谦受
[
宋代
]
傅谦受,仙游(今属福建)人。楫子。以父荫补承务郎。历歙州通判、夔州转运判官,终知惠州(清同治《福建通志》卷八一)。事见明郑岳《莆阳文献传》卷一○《傅楫传》。
►
傅谦受的诗文
(1篇)
堵允锡
[
明代
]
堵允锡(1601-1649 ),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宜兴人,一作允锡,字锡君,改仲缄,号牧游。侨居无锡。以户部郎中知长沙府。南明隆武帝时,任湖北巡抚,力主抗清,升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兵败,至广西,病死于浔州,卒谥“文忠”,有《堵文忠公集》。
►
堵允锡的诗文
(1篇)
宋泽元
[
清朝
]
宋泽元,字瀛士,浙江山阴人。有《忏花盦诗钞》。
►
宋泽元的诗文
(1篇)
李本楑
[
清朝
]
李本楑,字公度,号幼李,惠民人。诸生。有《得朋楼诗》。
►
李本楑的诗文
(1篇)
高锡恩
[
清朝
]
高锡恩,原名学淳,字古民,仁和人。贡生,议叙道。有《友石斋诗集》。
►
高锡恩的诗文
(1篇)
尤和鸣
[
清朝
]
尤和鸣(1867~1925),字养斋。凤山阿缑(今屏东)人。光绪间廪生。游庠后更补廪食饩,设帐教读。日治时期,任教于当地公学校,十数年如一日,1914年退休。无诗集行世,诗作散见《寿星集》、《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文艺丛志》等诗选报刊。
►
尤和鸣的诗文
(1篇)
沈彤
[
清朝
]
(1688—1752)江苏吴江人,字冠云,号果堂。诸生。乾隆初,举鸿博不遇。因与修《三礼》及《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辞归。自少以穷经为事,尤精《三礼》,所著《果堂集》,多说经之文,言《周礼》典制最精。兼通医学。另有《周官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氏传小疏》、《保甲论》、《气穴考略》等。
►
沈彤的诗文
(1篇)
喻汝楫
[
宋代
]
喻汝辑,魏庆之称其人为近世人,当生活在宁宗时(《诗人玉屑》卷一九)。
►
喻汝楫的诗文
(1篇)
学庵道人
[
宋代
]
觉庵道人,建宁游察院侄女。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
学庵道人的诗文
(1篇)
梅应发
[
宋代
]
梅应发,字定夫,广德(今属安徽)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庆元府教授。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知福州。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为宗学博士。官至直宝章阁、太府卿。入元不仕,卒年七十八。有《宝章阁馀稿》三十二卷。今存《艮斋馀稿》残本。事见清光绪《广德州志》卷三四、三八、五七。
►
梅应发的诗文
(1篇)
庾敬休
[
唐代
]
庾敬休,字顺之,其先南阳新野人。祖光烈,与仲弟光先,禄山迫以伪官,皆潜伏奔窜。光烈为大理少卿,光先为吏部侍郎。父河,当贼泚盗据宫阙,与季弟倬逃窜山谷。河终兵部郎中。敬休举进士,以宏词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事宣州。旋授渭南尉、集贤校理。迁右拾遗、集贤学士。历右补阙,称职,转起居舍人,俄迁礼部员外。入为翰林学士,迁礼部郎中,罢职归官。又迁兵部郎中、知制诰。丁忧,服阕,改工部侍郎,权知吏部选事,迁吏部侍郎。
►
庾敬休的诗文
(1篇)
文师敬
[
宋代
]
文师敬,合川(今属四川)人。宁宗嘉定间曾偕弟师诚、师圣游龙多山(民国《合川县志》卷六三)。
►
文师敬的诗文
(1篇)
章友直
[
宋代
]
(1006—1062)建州浦城人,字伯益。性自放,不屑应举。族人章得象为相,欲以恩补官,辞之。遍游江淮岭海间,博通经史,精音乐,工篆书。能以篆笔作画,善绘龟蛇。仁宗嘉祐中,诏篆《石经》于太学,授将作监主簿,固辞不就。
►
章友直的诗文
(1篇)
刘熊渠
[
两汉
]
刘熊渠,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他承袭舂陵侯的爵位。他死后,谥号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长子刘仁继承。他的庶子苍梧太守刘利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郁林太守刘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
刘熊渠的诗文
(1篇)
高晞远
[
宋代
]
宋代诗人,著有《失调名》、《心远堂》等诗作。
►
高晞远的诗文
(1篇)
陈道蕴
[
明代
]
陈道蕴,封川(今广东封开县)人。明熹宗天启间贡生。事见明方尚祖修、清胡璿续修康熙《封川县志》卷二一。
►
陈道蕴的诗文
(1篇)
梁绍震
[
明代
]
梁绍震,字原东。顺德人。明穆宗隆庆元年(一五六七)举人,五年(一五七一)乙榜。署教淮安,迁守河池,又佐平乐。尝与杨起元、刘克正往来论学。归田后,常与欧大任等结社唱和。有《绪昌堂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
梁绍震的诗文
(1篇)
归登
[
唐代
]
[唐](七五四至八二○)字冲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敬之子。大历七年(七七二)举孝廉高弟。贞元(七八五至八○四)初复登贤良科,历迁工部尚书。有文学,工真、行、草、篆、隶。唐百岩大师怀晖碑为其篆额。贞元三年(七八七)赵赞所撰,唐宰相张延赏碑为其八分书。又尝书径山禅师碑,字皆真行,纵横变动,笔意尤精。卒年六十七。《墨池编、旧唐书本传、集古集、金石录》
►
归登的诗文
(1篇)
秦璠
[
明代
]
秦璠,字景美,号东皋,明无锡人。著有《东皋集》。
►
秦璠的诗文
(1篇)
王樛
[
清朝
]
王樛,字子下,号息轩,汉军旗人。荫生,历官通政使。有《息轩草》。
►
王樛的诗文
(1篇)
臧询
[
宋代
]
臧询(一○五一~一一一○),字公献,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世居梅溪镇。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黟县尉。历知桐庐县,汾州教授,知下邳县。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太仆寺丞。崇宁元年(一一○二)迁鸿胪丞,坐事免。三年,复除管勾元丰库。四年,迁诸王府记室参军。大观四年冬,以疾请致仕,卒于京师,年六十。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见《苕溪集》卷三○《臧记室行状》。
►
臧询的诗文
(1篇)
简长
[
宋代
]
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
简长的诗文
(1篇)
首页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下一页
作者
李白
陆游
刘克庄
杨万里
赵蕃
弘历
苏轼
梅尧臣
方回
白居易
王世贞
黄庭坚
陈造
范成大
张耒
屈大均
苏辙
王安石
欧大任
胡应麟
佚名
项安世
邵雍
宋祁
司马光
姚燮
陈著
方岳
曹勋
楼钥
杜甫
魏了翁
吴芾
陈维崧
佚名
白玉蟾
王之道
韩淲
洪咨夔
欧阳修
张镃
程敏政
刘崧
周紫芝
程公许
戴复古
刘基
王十朋
曾丰
韩维
王炎
佚名
文天祥
邓云霄
周必大
贺铸
喻良能
李纲
文同
宋庠
马钰
晁说之
李曾伯
李东阳
胡奎
李弥逊
释文珦
舒岳祥
强至
晁补之
高启
释印肃
陈普
辛弃疾
姜特立
杨维桢
李梦阳
王洋
齐己
陆文圭
刘禹锡
顾璘
岳珂
陈宓
杨慎
陈师道
韩元吉
刘敞
郭之奇
虞俦
朱熹
孙应时
杨士奇
袁宏道
仇远
释德洪
郭印
郭祥正
邵宝
王冕
诗词类型
哀愁
哀悼
哀歌
哀伤
哀思
哀叹
哀痛
哀怨
爱国
爱民
爱慕
爱情
爱人
安慰
懊悔
白菊
百姓
傍晚
胞弟
抱负
杯古
悲愁
悲怆
悲愤
悲歌
悲观
悲剧
悲苦
悲凉
悲切
悲秋
悲伤
悲叹
悲痛
悲惋
悲壮
碑记
碑文
奔放
比喻
避讳
边将
边疆
边塞
贬谪
变化
表演
别愁
别离
别情
不满
不舍
才女
采莲
残春
策论
策略
茶叶
禅意
禅隐
猖狂
怅然
怅惘
唱歌
唱和
嘲讽
诚信
乘船
池塘
憧憬
惆怅
酬答
酬和
酬赠
愁病
愁恨
愁苦
愁闷
愁情
愁思
愁绪
愁怨
出游
出征
初夏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文
除夕
楚辞
触景感怀
触景伤情
触景生情
传记
传说
船夫
垂钓
垂柳
春残
春愁
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