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崔成甫

[唐代]
崔成甫(713—758),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1] 官校书郎,再尉关辅,贬湘阴。有《泽畔吟》二十章,李白为之序。 崔成甫的诗文(1篇)

朱景阳

[宋代]
朱景阳,一作景旸,字仲舒,萍乡(今属江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至和二年(一○五五),官屯田员外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一),仕至职方郎中。英宗治平中致仕。事见清同治《萍乡县志》卷一○。 朱景阳的诗文(1篇)

范综

[宋代]
范综,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为石泉军沿边安抚使。九年,知金州。十三年,以贵州防禦使知夔州。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一、一五○。 范综的诗文(1篇)

张义方

[唐代]
张义方,南唐时历官侍御史、勤政殿学士。“义方,始名元达,事南唐先主为侍御史。先主倚以肃正邪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饵丹病?卒。”"南唐保大五年正月元日,大雪,元宗李璟召太弟以下登楼设宴赋诗。时李建勋与徐铉、张义方会於溪亭,帝悉,召和御制,夜分始散。徐铉集其诗,作前后序。""张义方上疏,仅免严刑。自是守正者得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视听,惟在数人,虽日接群臣,终成孤立。" 张义方的诗文(1篇)

黄祖舜

[宋代]
宋福州福清人,字继道。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兼权给事中。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其参预桧谋议,追夺之。仕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定。有《易说》、《国风小雅说》、《历代史议》、《黄庄定集》等。 黄祖舜的诗文(1篇)

陈宗鲁

[明代]
陈宗鲁,揭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举人。官临江通判。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陈宗鲁的诗文(1篇)

谢邦信

[明代]
谢邦信,字谕卿。东莞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进士。除江西上高令,迁南评事,谪柳州判官,转江西赣州府通判、福建建宁府同知。著有《石涌集》、《谢氏箧中集》。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八、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一有传。 谢邦信的诗文(1篇)

易镛

[明代]
易镛,字用之。鹤山人。从陈献章游。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八有传。 易镛的诗文(1篇)

陆广霖

[清朝]
陆广霖,字用宾,又字礼山,江苏武进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九年(1744)四月,由连城知县调任彰化知县。以彰化城外,有虎尾溪,地辽旷,为劫夺渊薮,请设丞以资弹压。俸满将行,巡道以彰化多鸭寮,康熙间,有朱一贵起事,命善处之。陆广霖认为,不宜应噎废食。乾隆十一年(1746)六月回任台湾府彰化县知县,十三年(1748)在任。任满,调任顺昌知县。 陆广霖的诗文(1篇)

关澥

[宋代]
关澥,字子容(《春渚纪闻》卷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景仁长子(《咸淳临安志》卷六六)。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官馀杭令(《咸淳临安志》卷五一)。今录诗三首。 关澥的诗文(1篇)

谈复

[明代]
谈复,字采之,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为当地名医。祖父谈礼。父亲谈绍,曾任赠监察御史。娶妻茹氏,因儿子谈经、谈纲均中进士,获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 谈复的诗文(1篇)

郭书俊

[清朝]
郭书俊,字蓼庵,潍县人。举人,历官河东监掣同知。有《蓼庵诗存》。 郭书俊的诗文(1篇)

吴昌龄

[元朝]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前期曾在内蒙从事过军屯,后期升任婺源(今属江西省)知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即杂剧)行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作家。尤其他的《西天取经》是元代最早的较成熟的取经杂剧,于后世取经剧及小说影响巨大:他的回回杂剧《老回回探狐洞》、《浪子回回赏黄花》等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情,题材别具一格,表明吴昌龄在开拓杂剧题材方面独具眼光,在元杂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认识价值。 吴昌龄的诗文(1篇)

刘光第

[清朝]
(1859—1898)四川富顺人,字裴村。光绪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在官十余年,因谳狱忤长官,遂退而绝迹不至署。戊戌夏,以陈宝箴荐,加四品卿衔参与新政。政变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介白堂诗文集》。 刘光第的诗文(1篇)

陈遇夫

[清朝]
陈遇夫,字廷际,号交甫,广东新宁人。康熙庚午举人,雍正元年举孝廉方正。有《涉需堂集》。 陈遇夫的诗文(1篇)

徐陶璋

[清朝]
字端揆,江南长洲人,昆山籍。康熙乙未赐进士第一人,官翰林院修撰。○殿撰中岁成诗,流于性情,温厚之馀,故动皆有则。 徐陶璋的诗文(1篇)

李莲

[清朝]
李莲,字石湖,号少峰,钟祥人。康熙壬午举人,官南昌知县。 李莲的诗文(1篇)

可隆

[五代]
五代时僧。俗姓慕容。初应进士试,与桑维翰为同学。负志气,多忤维翰。屡试,皆不第。历后唐、后晋两朝,犹在场屋。时维翰已入相,尤加挫阻。遂弃举而出家为僧。后曾至江陵,谒荆南主高从诲献诗。 可隆的诗文(1篇)

赵师立

[宋代]
赵师立,宋宗室,燕王德昭之后(《宋史》卷二一七《宗室世系表》)。 赵师立的诗文(1篇)

云上行

[明代]
云上行,字鳌坡。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举人。官怀集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云上行的诗文(1篇)

孙文昭

[宋代]
孙文昭(一一一四~一一四五)(《宋诗纪事》卷五一作孙皓),字子尚,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后侨居会稽。与王十朋多有唱和。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三十二。事见《梅溪前集》卷一八《祭孙子尚文昭》。 孙文昭的诗文(1篇)

金云卿

[唐代]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仕唐,为入新罗宣慰副使、兖州都督府司马。武宗会昌元年(841)为淄州长史。事迹见《旧唐书·新罗传》。《全唐诗逸》存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金云卿的诗文(1篇)

徐铨孙

[宋代]
徐铨孙,字衡石。理宗淳祐时人(《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三)。 徐铨孙的诗文(1篇)

吴季先

[宋代]
吴季先,临川(今属江西)人(《梅仙观记)。 吴季先的诗文(1篇)

柏坚

[明代]
柏坚,字子贞,号后山,无锡人。隐居不士。 柏坚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