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潘时雍

[明代]
浙江钱塘人,号灌园生。性简淡,力学,能诗善书。隐居不仕。 潘时雍的诗文(1篇)

李受

[宋代]
李受,字益之,长沙浏阳(今属湖南)人,一说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江西通志》卷九二)。英宗治平中官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神宗即位,拜刑部侍郎致仕。卒年八十。事见《宋史》卷三一○《李柬之传》。 李受的诗文(1篇)

沐僖

[明代]
明朝将领,沐英之孙,祖籍安徽定远。父亲定边武襄伯沐昂。沐僖承袭锦衣卫副千户之位。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郑灵作《新刊京本孙武子十三篇本义》成书,由沐僖捐资镂梓。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沐瓒承袭父亲沐僖锦衣卫副千户的官位。他的大伯父西平惠襄侯沐春无后,二伯定远忠敬王沐晟传到孙子黔国武僖公沐琮无嗣。之后黔国公的世系为沐僖的后裔。沐僖墓在沐英墓右边第二条山梁。 沐僖的诗文(1篇)

陈暄

[南北朝]
南朝陈义兴国山人。陈昕少弟。学无师受,文才俊逸。嗜酒。陈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及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常入禁中陪侍游宴,谓为狎客。以俳优自居,后主甚亲昵而轻侮之。尝倒悬于梁,临之以刃,限以时刻,命使作赋。后傲弄转甚,发悸而死。 陈暄的诗文(1篇)

魏大名

[清朝]
魏大名(1720-?)字伯启,号复泉。别号一篑山人。直隶南乐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历任至广西北流知县,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任青县教谕,博学能文,喜吟咏。著有《一篑山人诗稿》四卷。 魏大名的诗文(1篇)

宗元豫

[明代]
宗元豫,明文学家。字子发。宗名世孙。隐居于兴化师古潭,后以贫返江都,著史论数十篇,杂文数十卷,另有《识小录》,记二十一史中琐事,为里人所传。 宗元豫的诗文(1篇)

张仁宝

[唐代]
校书郎张仁宝非常有才学,年纪很轻就死了,死后,他家将他的灵柩从成都运回家乡阆中下葬。没下葬前,暂时停放在东津寺里。清明这天,家里人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开门看外面却没有人,发现门上有一片芭蕉叶,上面题着一首诗:“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为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全家十分惊异。端午节这天,又听见敲门声,张仁宝的父亲从门缝向外看,果然是儿子仁宝,但身材有三丈高,双脚不沾地。当时张仁宝正在大门上题诗,刚题了一句“五月午日天中节”,他父亲就来开门了。父亲开门看时,张仁宝就突然消失了。后来家人很快地将棺材埋葬,张仁宝就再也没来。 张仁宝的诗文(1篇)

刘象功

[宋代]
刘象功,哲宗元祐五年(一○九○),以左朝请郎知合州(清光绪《合州志》卷九)。 刘象功的诗文(1篇)

梁真素

[宋代]
梁真素,罗浮冲虚观道士。孝宗乾道时有诗名。事见《罗浮志》卷五。 梁真素的诗文(1篇)

孙良贵

[清朝]
孙良贵,字邻初,号麓门,善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甘肃安化知县。有《墨樵诗钞》。 孙良贵的诗文(1篇)

蔡若水

[宋代]
蔡若水,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知建昌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五)。 蔡若水的诗文(1篇)

郑侨

[宋代]
兴化军莆田人,字惠叔,号回溪。孝宗乾道五年进士第一。除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属官,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宁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党禁起,出知福州。后以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谥忠惠。善行草书。 郑侨的诗文(1篇)

周肇

[清朝]
江苏太仓人,字子俶。顺治举人,官教谕。工诗。与黄与坚等有娄东十子之称。有《东岗集》等。 周肇的诗文(1篇)

王履贞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文宗大和、开成年间任职于国子监。开成二年(837)宰相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六〇卷,王履贞撰《太学创制石经赋》、《太学壁经赋》美其事。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五、《登科记考》卷一二。《全唐诗》存王履贞诗1首。 王履贞的诗文(1篇)

柳直

[宋代]
柳直,宋初人。官赞善大夫(《甘竹胡氏十修族谱》)。 柳直的诗文(1篇)

裴羽仙

[唐代]
裴羽仙,生卒年不详,唐朝裴悦之妻。悦征匈奴不归。乃有《寄夫征衣》诗,后闻轻进被擒,音信断绝,又作《哭夫》二首。故其诗多边塞征戍之事,风格悲壮沉郁。 裴羽仙的诗文(1篇)

孙煦

[清朝]
孙煦,字育万,号石楼,汉阳人。有《石楼诗钞》。 孙煦的诗文(1篇)

陈最

[宋代]
宋福州长溪人,字季常。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授新昌县丞。会杭卒叛,最单骑往谕,叛卒感其义,送之归。召对称旨,授诸司粮料院。佐郑刚中使川陕,与金画地界,力折金使,卒从所议。时秦桧方主和议,最力阻之,桧不悦。终朝奉郎,知兴国军。 陈最的诗文(1篇)

李抚辰

[宋代]
李抚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清乾隆《鄞县志》卷九)。尝知明州(《延祐四明志》卷一八)。 李抚辰的诗文(1篇)

性慧

[清朝]
性慧,字炳一,号幻云,赣州人,本姓黄。主泰州光孝寺。 性慧的诗文(1篇)

刘丹

[宋代]
刘丹,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为殿中侍御史。事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一六。 刘丹的诗文(1篇)

顾众

[魏晋]
顾众(274年—346年),字长始。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名臣,东吴偏将军顾悌之孙、西晋安东军司顾荣的族弟。顾众出身江南豪族,历官参军、从事郎中、义兴太守、封鄱阳县伯,拜丹杨尹,累迁尚书仆射。苏峻之乱时,他领导东方义军抵抗苏峻叛军的进攻。永和二年(346年),顾众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光禄大夫,谥号“靖”。 顾众的诗文(1篇)

李公瑾

[明代]
李公瑾,号月湖。德庆人。李质之孙。事见清光绪《德庆州志》卷一四。 李公瑾的诗文(1篇)

杨时英

[明代]
杨时英,饶平人。泷之幼子[一],时芬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举人,不仕,卒。传附见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杨一廉传》。 杨时英的诗文(1篇)

吴桂森

[明代]
吴桂森(1565-1632),明经学家。字叔美,号觐华,无锡人。万历四十四年贡生,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书院,及高攀龙入京,继承集会主讲。崇祯初,东林书院修复,日讲易其中。自号东林素衣。著有《周易象述》、《书经说》、《息斋笔记》等。 吴桂森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