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陈棨

[宋代]
陈棨,陶梦桂乡侄。官万载簿。事见《平塘集》卷三。 陈棨的诗文(1篇)

安琚

[清朝]
安琚,字仲闲,号默仙,研亭仲子,清无锡人。著《梦香阁小草》。 安琚的诗文(1篇)

黄深源

[宋代]
黄深源,字益长,三山(今福建福州)人(《诗家鼎脔》卷上)。 黄深源的诗文(1篇)

黎宙

[宋代]
黎宙,号月潭(《宋诗纪事》卷六四)。 黎宙的诗文(1篇)

陈景融

[明代]
号菊逸,陈雷之子。 陈景融的诗文(1篇)

张宪和

[清朝]
张宪和,字闻惺,平湖人。咸丰己未举人,历官武冈知州。有《受月轩诗草》。 张宪和的诗文(1篇)

唐炯

[清朝]
唐炯(1829年—1909年),字鄂生,晚号成山老人。贵州遵义人,唐树义之子。清朝官员。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同治六年(1867年),率川军援黔,围剿何德胜黄号军,因功获迁道员,赐号“法克精阿巴图鲁”。光绪六年(1880年),代理四川盐茶道,革除盐务弊病。光绪八年(1882年),任云南巡抚。中法战争中,因守城不利致使山西、北宁失守,被捕入狱,判处斩监候,后被赦免归乡。光绪十三年(1887年)复官,赴云南督办矿务,前后达十五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太子少保衔。宣统元年(1909年),病逝于贵阳,享年八十岁。 唐炯的诗文(1篇)

冯元

[宋代]
(975—1037)宋广州南海人,字道宗。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临江尉。会诏取明经,自荐通《五经》,擢国子监直讲兼崇文院检讨。天禧间尝使契丹。仁宗时预修《三朝正史》,迁给事中。又修《景祐广乐记》,书成,迁户部侍郎。天性简厚,多识古今台阁品式之事,尤精《易》。尝校《后汉书》、《孟子》,修《国朝会要》。卒谥章靖。 冯元的诗文(1篇)

秦莘田

[清朝]
秦莘田(1694-1795),字乐耕,号待轩。清无锡人,北宋词人秦观之后,清朝雍正时期进士。历任湖南益阳,保靖、福建武平知县,有善政,民立生祠堂祭之。 秦莘田的诗文(1篇)

林霆龙

[宋代]
林霆(一作雷)龙,字伯雨,仙游(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间领乡荐。通判兴化军。有《春山集》,已佚。事见《闽诗录》丙集卷一五。 林霆龙的诗文(1篇)

蒙曾暄

[明代]
蒙曾暄,封川(今广东封开县)人。明思宗崇祯间贡生。事见清道光《封川县志》卷二一。 蒙曾暄的诗文(1篇)

张毛健

[清朝]
张毛健,字今培,太仓人。有《鹤汀集》。 张毛健的诗文(1篇)

邵忱

[宋代]
邵忱,字本忠,上元(今江苏南京)人。乡贡进士(《金陵诗徵》卷五),与苏唐卿同时(《费县志》卷一四上)。 邵忱的诗文(1篇)

马良器

[宋代]
马良器,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保大军节度掌书记(《金石萃编》卷一三四《大宋重修北岳庙记》)。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通判台州。 马良器的诗文(1篇)

张恪

[宋代]
张恪(一一二○~?),字季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九(《宋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除著作郎,旋致仕(《南宋馆阁录》卷七)。事见清康熙《江山县志》卷九。 张恪的诗文(1篇)

李光宸

[明代]
李光宸,字仲熙。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进士。官户部主事,升漳州知府。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六有传。 李光宸的诗文(1篇)

刘元济

[唐代]
河南巩人,字允济。博学善诗文,与王勃齐名。举进士,补下邽尉,累迁著作郎。武周天授中,为来俊臣所构下狱。后赦免,复为著作佐郎,兼修国史,迁凤阁舍人。坐与张易之亲近,左授青州长史。官终修文馆学士。有《刘允济集》。 刘元济的诗文(1篇)

释希赐

[宋代]
释希赐(《舆地纪胜》卷九五作晞赐),真阳(今广东英德)人。高宗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洪迈寓英州时,曾与之有交往(《容斋随笔》卷一一)。 释希赐的诗文(1篇)

邹祥兰

[清朝]
邹祥兰,字胎仙,无锡人。康熙年间在世。有《问石词》一卷。 邹祥兰的诗文(1篇)

郑孝思

[清朝]
郑孝思,字绍言,琉球人,孝德弟。 郑孝思的诗文(1篇)

顾可文

[明代]
顾可文(1490--1559),原名可观,字与明,号慧崖。明无锡人。懋间次子,可学弟。诸生。初官兴邸舍人,不赴。不问生事,惟恋林壑鱼鸟之乐。可学尝招之入都,改官鸿胪通事。 顾可文的诗文(1篇)

杨行敏

[唐代]
杨行敏,字里世次皆不详。曾出使剑州,为郡将所轻忽,甚为慊恨,遂题诗二首于冬青馆。事迹见《诗话总龟》卷四四引《南部新书》。《全唐诗》存诗2首。 杨行敏的诗文(1篇)

钱允济

[清朝]
钱允济,号芷汀,昆明人。官吕堰巡检。有《触怀吟》。 钱允济的诗文(1篇)

武宣徽

[宋代]
武宣徽,阙名。与宋祁同时(《景文集》卷一六)。 武宣徽的诗文(1篇)

谭掞

[宋代]
韶州曲江人,字文初。与王安石同学,安石为相,引为郎官,对安石所行新法不茍从。累迁广文馆学士,知南恩州。 谭掞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