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翻译

《宋史》列传·卷一 翻译 [原文]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是定州安喜人。杜太后的父亲杜爽,赠封为太师。杜太后的母亲范氏,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杜太后排行老大。成年后,嫁给宣祖。杜太后治家严谨果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公主、陈国公主。

  后周显德年间,太祖任定国军节度使,杜太后被后周封为南阳郡太夫人。当太祖从陈桥回到京都时,有人跑来报告太后说“:点检已经做了皇帝。”杜太后说“:我儿一向胸怀大志,现在果然如此。”太祖即皇帝位,尊母亲为皇太后。太祖在朝堂上礼拜太后,大臣们都向太后表示恭贺。太后郁郁不乐,有个文臣劝她说“:臣听说过‘母以子贵’,现在您的儿子做了皇帝,您为什么不高兴呢?”太后说“:我听说‘为君难’,皇帝位在亿万兆民之上,如果治国有方,则皇位可尊;一旦国家失去驾驭,即使想当匹夫也不可能,这是我所忧虑的啊!”太祖再次向太后拜道“:我一定听从您的教导。”

  建隆二年(961),太后生病,太祖服侍太后用药进食不离左右。病情加重时,太后召赵普来听取遗命。太后问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太祖悲泣不能回答。太后再次问他,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啊!”太后说:“不对,只是由于周世宗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啊!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啊!”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太后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

  太后死于滋德殿,终年六十岁,谥号为明宪。葬于安陵,神位放在太庙附祭。乾德二年(964),重赠谥号为昭宪,合葬于安陵。

  献明肃刘皇后,其祖上家居太原,后迁徙到益州,成为华阳人。其祖先刘延庆,在晋、汉间任右骁卫大将军;其父刘通,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跟随皇帝征讨太原,途中去世,刘皇后是刘通的第二个女儿。

  当初,刘皇后的母亲庞氏梦见月亮入怀中,后来有身孕,生下刘皇后。刘皇后在婴儿时就成了孤儿,由外祖母家抚养。刘皇后善于打拨浪鼓。四川人龚美,以锻造银两为业,将刘皇后带到京师。刘皇后十五岁进了襄王官邸,襄王乳母秦国夫人性格严整,对太宗说及此事,太宗令襄王把她斥出。襄王不得已,把她安置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太宗死后,真宗即位,封刘皇后为美人入宫。因为刘皇后没有宗族,于是以龚美为兄弟,让龚美改姓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刘皇后被封为修仪,后又进封德妃。

  章穆皇后死后,真宗想立刘皇后为皇后,大臣多认为不可,真宗还是立她为皇后。李宸妃生下仁宗,刘皇后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与杨淑妃对她关怀备至。刘皇后生性敏悟,通晓经书和历史,听了朝廷政事,能够记得政事的本末。真宗退朝,批阅天下奏章,常常忙到深夜,因此,刘皇后参加对这些政事的处理。在后宫真宗如有事相问,刘皇后就征引故实来回答。

  天禧四年(1020),真宗长期病居后宫,政事多由刘皇后决断。宰相寇准密议奏请皇太子监国,因事情泄露而罢宰相,朝廷用丁谓代他为相。后来,入内都知周怀政谋划废掉皇后杀掉丁谓,重新起用寇准来辅佐太子。客省使杨崇勋、内殿使承制杨怀吉跑到了丁谓那里告知此事,丁谓当夜乘牛车,带杨崇勋、杨怀吉到枢密使曹利用那里商量谋划。第二天,诛杀周怀政,贬寇准为衡州司马。于是真宗诏令皇太子开设资政堂,让大臣处理天下政事,由刘皇后在内裁制。

  真宗死后,下遗诏尊封刘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由太后处理。丁谓等大臣请太后在别殿御政,太后派张景宗、雷允恭下谕说:“皇帝处理政事,我应朝夕在侧,何必别御一殿?”于是请皇帝与太后五天去一次承明殿,皇帝在左,太后在右,垂帘处理政事。大臣们商议已定,太后忽然出示手书,准备在后宫批阅奏章,遇有重大事情就召辅臣来后宫商议,这个主意出于丁谓,并非太后的意思。丁谓被贬后,冯拯等大臣三次上奏,请求坚持当初的商议。皇帝也同意了,于是与太后一起在承明殿处理政事。百官上表称贺,太后深感悲哀。有关部门请太后制令称“吾”,以太后生日为长宁节,出入乘大安辇,鸣鞭侍卫等仪式与皇帝相同。并下令天下避太后父亲的名讳。群臣上太后尊号为应元崇德慈仁寿慈圣太后,太后亲临文德殿接受封册。

  天圣五年(1027)正月初一,太后驾临会庆殿。群臣及契丹使者分列殿中,皇帝两拜跪着给太后拜寿。这一年郊祀前,太后曾出示手书晓谕百官,不必加尊号。拜礼以后,皇帝率朝廷百官恭谢如同元日的仪式。天圣七年(1029)冬至这天,皇帝又率百官给太后拜寿,范仲淹再三陈述此事不当,但皇帝不听。九月,诏令在长宁节这天赐给大臣百官衣服,给天下百姓赏赐宴席,一切仪式依照乾元节。

  明道元年(1032)冬至日,太后又驾临文德殿。有关机构在殿上陈放黄麾仪仗,设立宫架、登歌、二舞诸仪式。第二年,皇帝要自耕籍田,太后也去太庙朝拜,乘九龙绣花冠,斋祀于太庙。第二天天明,太后穿衮衣,十章,减去宗彝、藻,不带剑,戴仪天冠,前后垂挂珠翠十旒。祀献七室,皇太妃接着祀献,皇后最后祀献。追加太后尊号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太后。

  这一年太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谥号是章献明肃,葬在永定陵西北。原来的制度皇后都是二个字的谥号,行使皇帝权力的,加为四个字的谥号,从太后开始。朝廷追赠太后的三世祖先,赠官到了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太后的父亲封为魏王。

  当初,仁宗即位时年纪尚小,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力,虽然政事决于太后宫闱,但号令严明,恩威遍于天下。身边近臣也很少假权借威,宫廷没有妄加改作。对内对外赏赐有度,柴氏、李氏二公主入宫谒见太后,穿着..砨服。太后说:“我老了啊。”命令左右大臣赐给二公主珠玑帕首。当时,润王元份之妇安国夫人李氏年老,头发快要落了,求见太后,也请求赐给帕首。太后说:“大长公主,是太宗皇帝之女,先帝的妹妹啊;你只不过是一个赵家老妇,难道能跟她们相比吗?”旧制赐给大臣茶,有龙凤纹饰,太后说:“这难道是做人臣的人能得到的吗?”命令有关部门另外制作入香京挺赐给大臣。太后给自己族人赐食时,一定换用扣器,说:“不能使尚方之器进入我家。”太后常穿....练裙,太后的侍者们见仁宗身边的人穿戴华贵,想仿效她们。太后诫斥说:“那是皇帝的嫔妃所用的饰物,你们怎么能学?”

  先前,小臣方仲弓向太后上书,请求依照武后的做法,立刘氏庙,而程琳也献上《武后临朝图》,太后把方仲弓的上书抛弃在地上说“:我不做这样有负祖宗的事情。”有一个漕臣叫刘绰的,从京西回来,说在仓库时囤积粮食千余斛,请求交给有关部门。太后问他说:“你知道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他们吗?这四个人难道因为向朝廷贡献余粮而得到升迁了吗?”

  太后处理政事共有十一年,到了仁宗即位,就晓谕辅臣说:“皇帝处理政事的空余时间,应诏令有名的儒家学者讲习经史,来辅助皇帝,立其功德。”于是在崇政殿的西庑设立幄帐,每天命亲近的大臣给皇帝讲读经史。

  丁谓、曹利用因弄权被贬,而天下百姓更敬畏太后。太后晚年渐渐进用外戚,任命内宫罗崇勋、江德明等寻访朝廷政事,崇勋等人因此势倾中外。太后之兄的儿子从德死后,他的亲戚、门人、厮役被拜为官员的有数十人。御史曹修古、杨偕、郭劝、段少连上奏论议,太后把他们都驱逐了。

  太后扶持皇帝非常尽力,而仁宗奉敬太后也非常周到。仁宗年纪已大,还不知道自己是宸妃所生,在太后在世之日没有丝毫间隙隔阂。在太后病危时,皇帝大赦天下,尽召天下医生乘传驿之马到京师。曾经被太后贬谪的大臣都还徙内地,贬死的大臣都恢复其官位。后来有人常追究太后当时的事情,范仲淹也以为然,皇帝说:“这是朕不忍听的啊!”下诏书诫令中外不要再言。

  于是泰宁军节度使钱惟演请求让章献皇后、章懿皇后与章穆皇后一并附祀于真宗庙室。朝廷诏令三省与礼院决议,三省与礼院都以为章穆皇后位列皇后,已附祀于真宗庙,自然合乎一帝一后之制度,章献明肃皇后身居坤元之尊,章懿皇后感日符之贵,功德没有人能相比,应当崇建新庙,二皇后同殿不同室,每年献祀,仍用太庙献祀之仪式,仍应另立庙名,以世世享祀。翰林学士冯元等上书请以奉慈为庙名,仁宗下诏依从。庆历五年(1045),礼院上书称章献、章懿二皇后,请求依照本朝懿德、明德、元德三皇后一同附祀于太宗庙室的旧制,迁到真宗庙附祀。仁宗下诏再次议决,翰林学士王尧臣等商议,请求迁二皇后附祀真宗庙,序列排在章穆皇后之后,仁宗下诏听从此议。

  仁宗郭皇后,其祖先是应城州金城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天圣二年(1024),被立为皇后。

  当初,仁宗皇帝宠爱张美人,想立她为皇后,章献太后阻拦了仁宗。后来郭皇后被立,却遭仁宗疏远。后来尚美人、杨美人都得到仁宗宠幸,多次与皇后发生争斗。一天,尚氏在仁宗面前说皇后的坏话,皇后不胜其怒,向尚氏脸上抓去,仁宗亲自起来救护尚氏,皇后误抓在仁宗的颈上,仁宗大怒。入内都知阎文应趁机与仁宗谋废皇后,并且劝仁宗把颈上的爪痕给执政大臣看。仁宗让吕夷简看了伤痕,而且告诉他原故,吕夷简也因为前次罢相而怨恨皇后,于是说:“古代也有废后的事。”皇后于是被废除。仁宗下诏封她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为清悟,住在长乐宫。

  于是中丞孔道辅、谏宫御史范仲淹、段少连等十人跪在宫里说“:皇后没有过失,不能废除。”孔道辅等都遭到斥责。景..元年(1034),皇后被迁出长乐宫,住在瑶华宫,而尚美人也被废,在洞真宫修道,杨美人别宅安置。又赐皇后号为金庭教主、冲静元师。后来仁宗很思念她,派遣使者去慰问她,赐给她乐府,皇后和诗回答仁宗,言辞很悲痛。仁宗曾经密令召她入宫,皇后说:“如果再次召见,必须由百官立班上册才行。”皇后生了小病,仁宗派阎文应带御医前去诊治,几天后,声称皇后暴死。宫里宫外都怀疑是阎文应毒死皇后,但不能得到实情。仁宗深感悲痛,追复她为皇后,但停办赐谥号上封册及附祭庙庭之礼。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明道二年(1033),郭皇后被废后,诏聘入宫。景..元年(1034)九月,被册立为皇后。皇后生性慈善节俭,重视稼穑农事,经常在禁苑种植稻谷,亲自养蚕,擅长飞白书。

  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皇帝打算在望日重新张挂灯火,皇后进谏乃止。三天后,卫卒数人作乱,深夜爬越屋顶进攻皇帝寝殿。皇后正在服侍皇帝,闻变即起。皇帝想出殿,皇后关闭殿门拥持,急呼都知王守忠带领兵士进入。贼击伤宫嫔于殿下,声音响达皇帝寝殿,宦官假奏是乳妪殴打小女子,皇后叱责他说:“乱贼在附近杀人,竟敢妄言乱说吗?”皇后猜测贼必定会纵火,密派人提着水跟在自己后边,果然贼举火炬焚烧帘帷,随即用水灭火。这个晚上,差遣的宦官侍卫,皇后都亲自替他们剪去头发,告谕他们说:“明天行赏,以剪发为凭证。”所以他们争相效尽死力,乱卒立即被擒灭。宫内侍妾与卫卒作乱理当诛杀,他们向皇帝宠幸的宫姬求情,宫姬传达给皇帝,免他们死罪。皇后穿戴整齐面见皇帝,请求按法律论处,说:“不这样,不能肃清后宫。”皇帝命她坐下,皇后不坐,站着请求,过了一会儿,皇帝终于把他们诛杀了。

  张妃倚着皇帝宠幸越上僭礼,想借皇后车盖出游。皇帝让她自己向皇后请求,皇后给了她,并无怒色。张妃喜,回来后告诉皇帝,皇帝说:“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序,你用它来出游,外面廷臣不会放过你。”张妃不高兴而作罢。

  英宗年方四岁,在后宫养育,皇后抚养教导周到,到成为嗣子后,皇后替他赞助策划很多。皇帝晚上得急病去世,皇后把各门的钥匙全收起来放在前面,召皇太子入宫。到天明,宰相韩琦等到来,奉立英宗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

  英宗染上疾病,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亲临内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每日奏事有疑虑不能决断的,太后就说:“公辈再议论议论吧。”政事从未出自己意。太后对经史颇多涉猎,常援引经史以处决政事。中外上进的章奏每日数十封,一一能记其概要。母家曹氏及身边近臣,太后都不让他们假借丝毫威权,后宫、朝廷都肃然有序。

  第二年夏天,皇帝的病完全痊愈,太后即下令撤帘,还政事于皇帝,皇帝留下诏书很久不下,到秋天才开始处理政事。下令有关部门完善典章礼节,任命太后的弟弟曹佾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神宗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将其寝宫命名为庆寿。皇帝极其忠诚孝敬,对太后承迎娱悦,非常周到,跟从太后登临游玩,常常在前后扶掖太后。太后也慈爱至极,如果皇帝退朝稍晚,太后必定亲自到屏砪守候看望,有时亲自拿食物来给皇帝吃。外戚家男子,旧例不得入后宫朝见。太后年岁已高,曹佾也年老,皇帝几次说应当让他入后宫朝见,太后一概不许。有一天,曹佾侍从皇帝,皇帝再次请求,太后才同意,于是皇帝偕同曹佾到后宫,皇帝先起来走了,想让曹佾得以畅叙亲情。太后急忙说“:这里不是你可以滞留之地。”急忙遣曹佾出后宫。

  太后晚年得了水疾,侍从医生不能治。元丰二年(1079)冬天,太后病重,皇帝亲自到太后寝殿看望,衣不解带。十天后去世,终年六十四岁。皇帝推恩于曹氏,拜曹佾为中书令,升迁曹氏官职者四十余人。

  当初,王安石主持国政,变革旧法,太后乘机告诉神宗,说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几天,皇帝来到太后住所,太后说:“我从前听说民间疾苦,一定告诉仁宗,仁宗因而下诏实行,现在也应当这样。”皇帝说“:现在没有别的事。”太后说“:我听说民间深受青苗法、助役法之苦,应当罢免二法。王安石确实有才能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很多,皇帝要想爱惜保全他,不如暂时把他调出京师。”皇帝悚然听教,不久想停止二法,又被王安石坚持,于是不得停止。

  皇帝曾经想夺回燕蓟二地,已经与大臣们议定下来,于是到庆寿宫向太后告诉这件事。太后说“:国家储蓄赏赐准备好了吧?兵器士兵都精良吗?”皇帝说“:都已办理好了。”太后说“:事情重大,后果是吉是凶是晦是吝都由于有所行动,夺回失地不过扩大领土而已;万一事情失败,那么人民生命之维系,不是简单的事。如果失地可以夺取,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等到现在?”皇帝说:“哪敢不听从您的教诲?”

  苏轼因为诗词获罪,由御史定罪,人们认为他必被处死。太后在后宫听说,对皇帝说“:回忆当初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兄弟,高兴地说:‘我替子孙们获得两个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写诗而被关在监狱,是不是仇人中伤他呢?即使写诗有过,他的罪也是微不足道啊。我的病势已转重,不可用冤案滥杀而伤了中和,应当详细审察。”皇帝哭泣,苏轼因此得以免罪。太后去世后,皇帝悲哀至极,几乎不能承理丧事。有关部门给太后加谥,葬在永昭陵。

  英宗宣仁高皇后,亳州蒙城人。其曾祖父高琼,祖父曾继勋,都有功于皇室,官都做到节度使。其母曹氏,是慈圣光献皇后的姐姐,所以皇后从小住在宫中。当时英宗也在皇帝住所,与皇后年岁相同,仁宗对慈圣皇后说,今后一定让他们结成配偶。成年后,就在濮王宫邸成婚。生下神宗皇帝、岐王颢、嘉王君页、寿康公主。治平二年(1065)被册立为皇后。

  皇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供职很久,皇帝打算迁升他的官职,皇后谢绝说“:士林得以升朝籍,已经很过分了,怎能援引先前皇后家待遇相比呢?”皇后辞谢了皇帝。神宗皇帝即位后,尊皇后为皇太后,住在宝慈宫。皇帝多次想为高氏建造宏大的府第,太后不答应。很久以后,仅仅把望春门外空隙之地赐给高家,一应营建及百役经费,都由宝慈宫出支,不花费大农司一文钱。

  元丰八年(1085),皇帝染上疾病,渐渐加重,宰执王王圭等人入宫问候,请求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皇帝点头应许。王王圭等在帘帷下朝见太后。太后哭泣,抚摸着延安郡王说:“孙儿孝顺,自从皇帝吃药,从未离开过,书写佛经为皇帝祈福,喜欢读书,已经诵读《论语》七卷,绝不乱动。”于是命郡王走出帘帷外见王王圭等,王王圭等两次拜谢并表示祝贺。这天发出诏令,立郡王为皇太子。当初,岐王、嘉王每天入宫向太后行礼,到这时,太后命他们不再入内。又密令中人梁惟简,让他妻子缝制一件十岁儿童穿的黄袍,夹在怀里带进宫来,为太子登基仓促间做准备。

  哲宗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派人召司马光、吕公著,二人尚未到,派人在路上询问现在最先应办的政事。不等二人条陈奏上,已经遣散修理京城的役夫,裁减皇城觇卒,停止后宫工技之役,废除导洛司,遣出极不守法的近侍。戒令朝廷及地方不得苛征暴敛,放宽民间保户养马之限。政令出自宫中旨意,王王圭等人不得事先得知。又起用年老的文彦博,派遣使者在途中慰劳他,告谕他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并且命令他急奏可以任用的人。

  太后叔父高遵裕因西征失败而获罪,蔡确想献谀来加固自己的权位,请求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高遵裕在灵武之役中,损失百万之师,先帝夜间得到消息,从床上起来绕榻而行,整夜不得入睡,皇帝情绪因此而遭惊骇,导致去世,祸端出自遵裕,遵裕被免除刑诛,已很幸运。先帝尸身未冷,我哪里敢顾及私恩而违背天下公议呢?”蔡确惊恐而止。

  司马光、吕公著到京,一同任命为宰相,令他们同心辅助政事,一时知名人士汇集于朝廷。凡熙宁以来政事不便于民的,依次罢止。于是用常平旧制改变青苗法,用嘉..差役参合募役法,废除市易法,放开茶盐二禁,把边疆不毛之地赐给西戎,于是天下安宁。契丹主训戒臣下,不得生事于边疆,说:“南朝尽行仁宗的政制。”

  蔡确因车盖亭诗获罪被贬谪到岭南,太后对大臣们说:“元丰末年,我拿当今皇帝所写的佛经出宫给大臣们看,当时只有王王圭曾上奏祝贺,于是定为储君。况且儿子继承父亲,有什么话说呢?但蔡确自以为有定策大功,妄自煽动事端,成为日后迷惑人们的机端。我不忍心明说,姑且借讪谤皇上为名把他驱逐出朝廷。这是国家大计,对于奸邪怨谤之人无暇怜恤。”

  朝廷考试举人,有关部门请求遵循天圣旧制,皇帝太后都到殿上,太后制止了。大臣们又请求太后在文德殿接受册宝,太后说:“母后当权,不是国家好事,况且文德殿是天子衙门,哪能是太后当到的地方?到崇政殿受册就够了!”元宵节灯宴,太后的母亲应当入宫,太后制止说“:夫人登楼,皇上一定增加礼仪,这样由于我的原因而超越典章制度,于心很不安啊!”只令赐给她灯烛,于是每年以此为常例。

  太后侄儿高公绘、高公纪应当转升观察使,太后竭力阻止。皇帝再三请求,太后仅仅同意给他们迁升官阶一级,此后一直不敢改。太后又认为官员冗多应当裁汰,诏令减损外家恩封四分之一,作为后宫的表率。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国家安定。

  宋用臣等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言,希望得到重新任用。太后见乳母来见,说:“你来干什么?莫非是替用臣等人游说吗?况且你想像往日那样,求托内宫干扰国家政事吗?如果是这样,我就要杀你。”乳母大为惊恐,不敢说一句话。从此宫内降恩之路断绝了,大力推行旧制,压抑断绝外家私恩。文思院贡奉来的物品,不论大小,太后一生不取用一件。人们认为太后是女人中的尧、舜。

  元丰八年(1093)九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二年后,章..、蔡卞、邢恕开始造没有根据的谣言,皇太后、太妃竭力辩明诬言,事情才停止。记载在《邢恕传》。到高宗时,公开章..、蔡卞罪过,褒扬太后家,赠曹夫人为魏国夫人、鲁国夫人,太后之弟高士逊、高士林及侄儿曹公绘、曹公纪都追封为王,擢升太后侄孙曹世则为节度使。其他受恩者又有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