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翻译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二 翻译 [原文]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年时即有奇特的节操,慷慨激昂有经略四方的志向。中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王黼、朱面力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他极力推辞。宣和年中,任秀州司录。发生洪灾,民众大多失业。洪皓报告郡守请求自任救荒事务,开仓降价卖粮给民众。民众突然涌聚,洪皓害怕他们发生纠纷争斗,于是用青白色旗帜将他们分别开来,并用颜色在其手上做出识别的记号,命令严格而恩惠遍及每一位民众。浙东向朝廷运送的粮食经过城下时,洪皓报告郡守扣留下来,郡守不答应,洪皓说“:我愿以一条性命换取十万人的生命。”人人对他切骨感激,称他为“洪佛子”。后来秀州士兵反叛,抢掠民众,无一人得免,只有经过洪皓家门时说“:这是洪佛子的家。”不敢侵犯。

  建炎三年(1129)五月,高宗将到金陵,洪皓上书说:“内乱刚刚平定,外患却日益狂炽,如果轻易到建康,恐怕金军乘虚侵犯。应该先派亲近的前去经营准备,等到防御设置完备,再回去不晚。”当时朝廷计议已经决定,没有听从,不久就后悔了。后来,高宗问宰相最近谏言阻止高宗出行的是谁,张浚回答说是洪皓。当时计议派遣使者到金朝,张浚又把洪皓推荐给吕颐浩,吕颐浩召见洪皓谈话,大喜。洪皓当时正在服父亲丧期,吕颐浩解下自己的衣服和毛巾,让他换下黑色的丧服入朝答对。高宗为国事艰难、两帝流亡到北方感到忧虑。洪皓尽力劝解说“:天道循环不常,金朝怎能长期凌辱中原!这正像春秋时必阝、郢之战,上天大概是警告晋国训诫楚国吧。”高宗大喜,连升洪皓五官,擢升为徽猷阁待制,假借礼部尚书,任大金通问使,龚王寿为副使。令他同执政草拟国书,洪皓想有所改变,吕颐浩不高兴,于是压下洪皓升迁的命令。

  当时淮南盗贼接踵而起,李成刚接受招降,即命令知泗州以羁縻他。于是命令洪皓兼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使李成率所部护卫洪皓到南京。等到经过淮南时,李成正与耿坚共围楚州,责备权楚州事贾敦投降敌人,实际上是李成持有反叛之意。洪皓先送信给李成,李成以汴河干涸,虹州有红巾贼寇活动,军粮缺乏,不能前往。洪皓听说耿坚起于义兵,可以用道义感动他,派人秘密劝他说“:你不远数千里赶赴国家急难,山阳即使有罪,也应当禀告朝廷;现在擅自围攻,名为勤王,实际上是做盗贼。”耿坚被劝说动心,于是强迫李成收兵。

  洪皓到达泗州境内,迎接的骑兵前来,龚王寿说:“虎口不能入。”洪皓于是返回。上奏说:“李成以朝廷粮饷供应不继,有‘率部到建康’的话。今靳赛占据扬州,薛庆占据高邮。万一三人背叛连成一气,以什么来对付他们?这是忍辱含垢之时,应派人前往劝说,给他们加官进爵,并将京口纲运的粮食供给他们,如同晋明帝对待王敦那样才行。”奏章上报,高宗立即派使者抚慰李成,供给粮米五万石。吕颐浩厌恶他直达皇帝而不先报告丞相,上奏洪皓假托事由稽留不行,被贬官二秩。洪皓于是请求出滁阳路,从寿春经东京前行。到达顺昌,听说群盗李阎罗、小张俊阻遏颍河上道路。洪皓同其党羽相遇。劝说他们说“:自古以来没有白头贼。”其党羽后悔领悟,洪皓派人持书到盗贼巢穴,李阎罗、小张俊两人接受命令,领兵加入宿卫。

  洪皓到达太原,滞留将近一年,金朝对待宋朝使节的礼仪日益怠慢。等到洪皓一行到云中,粘罕强迫洪皓、龚王寿两位使节出仕刘豫。洪皓说“:不远万里衔命而来,不能奉迎两帝南归,只恨自己无力杀死叛逆刘豫,又怎么能忍心侍奉他呢!留下也是死,不担负刘豫的官职也是死,我不愿苟且偷生,愿就鼎镬死而无悔。”粘罕大怒,准备杀掉他。旁边有一金将感叹说“:这是真正的忠臣啊!”用眼光阻止剑士,跪下为洪皓求情,得免死流递到冷山。流递,如同流放。只有龚王寿到汴京接受刘豫的官职。

  云中至冷山有六十天行程,距离金朝都城仅一百里,土地贫瘠气候寒冷,四月草木才开始生长,八月天已下雪,居民穴居,是金陈王悟室的部落。悟室敬佩洪皓,让他教授八个儿子。有两年不供给食物,盛夏时以粗布为衣,曾经大雪柴尽,用马粪燃火煨麦充饥。有人献攻取四川的计策,悟室拿来询问洪皓,洪皓极力挫折他。悟室极想南侵,说:“谁说海大,我的力量可以让它干涸,只是不能让天地相互冲击。”洪皓说:“战争如同烈火,不节制必将自焚,自古以来没有四十年用兵不止的情况。”又数次述说前来的目的是为了两国大事,既不接受使者,反让教授小孩,不是古代接待使节的礼节。悟室有时回答有时沉默,忽然发怒说:“你当和好的官员,但口气如此强硬,以为我不能杀掉你吗?”洪皓说“:我自忖应当死去,只是贵国没有杀害使节的借口,愿意投水而死,你们可以说我坠落深渊而死。”悟室为他的忠义感动而止。

  宋金和议将要成功,悟室询问双方所议定的十件事情,洪皓逐条分析十分详细。大意是说封册不过虚名,年号本朝自有;三千两金是景德时没有的,东南地区不宜蚕食,绢帛不能增加;至于取淮北民众,景德年间记载还能够复查。悟室说“:诛杀投顺的人为什么不能?”洪皓说“:过去魏侯景投到梁,梁武帝打算用他向魏交换其侄儿萧明,侯景于是叛乱,攻陷台城,中国决不会重蹈覆辙。”悟室说“:你的性情耿直不会诳骗我,我同你一起到燕京,遣送你回去商议。”于是起程。恰逢莫将到金朝,双方协议不合,事情又中止下来。停留在燕京刚满一月,兀..杀死悟室,牵连悟室党羽数千人,只有洪皓与悟室议论不同几乎被他处死,因此得以免死。

  这时正值徽、钦二帝迁居到五国城,洪皓在云中秘密派人前去上奏,进献桃、梨、粟、面等物,二帝才知道高宗即位。洪皓听说徽宗去世的消息,面朝北方跪拜痛哭流血,日夜哀悼,择日写文祭奠,言辞激烈,徽宗旧臣读之都流泪痛哭。绍兴十年(1140),通过间谍赵德,写下机密事情数万字,藏于破烂棉絮中,归来交给高宗,说:“顺昌之战,金人震惧魂飞魄散,燕山珍宝全部转移到北方。打算放弃燕京以南地区。王师急忙撤还,自丧良机,现在再次举兵北伐仍然可行。”绍兴十一年,又求得太后书信,派遣李微持信归来,高宗大喜说:“我不知太后是否安宁将近二十年,虽然派出百批使者,不如这一封书信。”这年冬天,又秘密送回奏书说“:金朝已厌倦兵事,必然不能持久,过去以妇女随军行动,现在已不敢这样做。如果同金和议还没确定,不如乘机出兵进击,恢复故土易如反掌。”又说:“胡铨的奏疏在这里曾被发现,金朝知道中国有人才,更加害怕。张丞相名声震动金朝,可惜没有得到重用。”又询问李纲、赵鼎是否平安,并进献宋朝前六位皇帝的遗容和徽宗的遗书。以后棺椁和太后归来的音讯,洪皓都事先报告。

  当初,洪皓到燕京,宇文虚中已接受金朝官职,于是推荐洪皓。金帝听说洪皓之名,想让他担任翰林直学士,洪皓极力推辞,洪皓有逃归的意愿,于是向金朝参政韩日方请求,希望到真定或大名耕种自养。韩日方大怒,才改变洪皓的官职为中京副留守,又降为留守司判官。多次催促洪皓上任,洪皓请求不到职,韩日方最终没有让他屈服。金朝法律规定,虽没有改变官职但曾经担任宋朝使者的人,永远不能归去,韩日方于是命令洪皓主持云中进士考试,想以此让洪皓中计。洪皓又以生病为由推辞。不久,金朝皇帝生子大赦天下,允许使者还乡,洪皓与张邵、朱弁三人都在派遣之中。金朝害怕洪皓为患金朝,又派人追赶洪皓,七名骑兵赶到淮河,但洪皓已经登上舟船南下了。

  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洪皓在内殿参见高宗,极力请求回乡侍奉母亲。高宗说“:你的忠贞贯通日月,志不忘君,即使是苏武也不能超过你,怎能舍我而去呢!”洪皓请求朝见慈宁宫太后,宫女设置布帘,太后说:“我过去就认识尚书。”下令撤除。洪皓自建炎三年出使,到这时归来,滞留金朝共十五年。同时出使的十三人,只有洪皓、张邵、朱弁得以生还,但忠义之声闻名天下的,只有洪皓一人而已。洪皓入朝之后,归来会见秦桧,双方交谈连日不止,他说“:张和公是金朝所忌惮的,然而却得不到任用。暂驻居在钱塘,但景灵宫、太庙都极尽土木的豪华,岂不是表示不愿意恢复中原吗?”秦桧不高兴,对洪皓的儿子洪适说:“你父亲确实忠贞有节操,得到皇上眷宠。但是做官如同读书,太迅速结果却淡而无味,应该像黄钟、大吕连绵悠扬才行。”八月,朝廷任命洪皓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金朝派人来索取赵彬等三十人的家属,高宗诏令让他们归去。洪皓说:“过去韩起向郑国求环,郑,不过是一小国,仍能以正义为理由拒绝给予。金既以淮河为界,此地的官员都是吴郡人,应该留下不遣返,这是顾忌敌人了解此地的虚实。金正被蒙兀所困扰,故意表示强大来试探一下中国,如果急忙听从它,必然以为我朝没有人才,更加轻视我朝了。”秦桧说“:你不要说我朝没有人才。”不久洪皓又上奏说“:恐怕因为不放还官员的缘故,有可能导致破坏盟约,应该告诉他们说:‘等到渊圣和皇族归来后,再放还。’”又说:“王伦、郭元迈以身殉国,遗弃不管,以后遇到危急怎么能让大臣效命?”秦桧大怒,洪皓又说到和室扌然互相声息,秦桧更加恼怒,这些记载在《秦桧传》中。第二天,侍御史李文会弹劾洪皓没有探视母亲,被逐出朝廷出知饶州。

  第二年,发生水灾,中官白锷宣传:“处置调理乖度无方,洪尚书名闻天下,为什么不用他?”秦桧听说更加恼怒,把白锷关入大理寺狱中,不久又流放到岭表。谏官詹大方于是弹劾洪皓和白锷是刎颈之交,两人互相吹捧,于是洪皓被罢免提举江州太平观。白锷当初不认识洪皓,只是随从太后从北方归来,在金国时听说洪皓的大名。

  不久为母亲服丧,有人还在说洪皓鄙视宰相,被贬为饶州通判。李勤又依附秦桧诬陷洪皓散布欺骗世人的谣言,又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到英州安置。在此位停留九年,才复任朝奉郎,迁移到袁州,到南雄州去世,时年六十八岁。他去世后一天,秦桧也死了。高宗听说洪皓去世,嗟叹惋惜,追复他为敷文阁直学士,赠给四官。过了很久,又追复徽猷阁直学士,谥号“忠宣”。

  洪皓虽然长期被扣留金朝,经受了难言的苦楚,但被金人敬佩,他所著作的诗文,被人们争相抄录传诵刻版印刷。归来后,金朝使者每次来到时,都一定询问洪皓任何官,居在哪里。性情耿直忠义,即使是面临艰难危险也没有丝毫改变,懿节后的亲戚赵伯王..隶属悟室之下,十分贫寒,洪皓接济他。范镇的孙子范祖平为人做奴仆,洪皓请求金人释放了他。刘光世小妾所生的女儿给人养猪,洪皓为她赎身然后让她出嫁。其他贵族流落卑贱的人,都尽力扶持接济。只被秦桧所嫉恨,没有死在敌国,反而死于谗言奸佞之手。

  洪皓学问渊博长于记忆,著有文集五十卷和《帝王通要》、《姓氏指南》、《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书。儿子洪适、洪遵、洪迈。

  洪适字景伯,洪皓的长子,年幼时聪明敏捷,能一天背诵三千言。洪皓出使金朝,洪适刚满十三岁,就能担负处理家事。因洪皓出使之功,被任命为修职郎。绍兴十二年(1142),同弟弟洪遵同时考中博学宏词科。高宗说:“父亲在远方,而儿子能自立成人,这是对忠义的回报,应该升擢。”于是被任为敕令所删定官。此后三年,弟弟洪迈也担任这一职务,从此三洪文名满天下。

  过了几个月,洪皓归还,忤逆秦桧,出朝知饶州,洪适也被贬为台州通判。任期将满,洪皓被贬谪英州,洪适又被弹劾罢免,前往岭南省视侍奉父亲长达九年。秦桧死后洪皓还朝,在途中去世,服丧,起复知荆门军。响应诏令上奏论述宽恤四事:减轻茶额钱,它州代贡礼物,科举考试恢复以前数额,免除官田令不耕种者交纳租税。改知徽州,不久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最先提出役法不均的弊端。

  恰逢金完颜亮南侵,高宗亲征,洪适到金陵觐见,说:“本路大旱,民众逃荒到淮河地区,又遭金兵祸患,现在都怀归乡之念但田产被官方卖掉,请求听任他们估价赎回。”等到完颜亮死后,洪适又上奏说“:完颜雍冒用帝王尊号,各国未必服从,应多发秘密诏令传谕中原地区义士,各自夺取所在州县,就地任命他们官职。官军只留屯淮、泗地区,招募士兵聚积粮草,作为声援。等到蜀、汉、山东之兵数道都集中起来,见到机会就前进,这样兵力才不会困顿,可保万全。”朝廷升他为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兵马钱粮供应。孝宗即位,解除海州之围,加上符离用兵,粮食供应事务繁杂,洪适细心调度,供应无缺。迁任司农少卿。

  隆兴二年(1164)二月,召洪适任太常兼权直学士院。孝宗想任众将为环卫官,诏令朝廷官员讨论实施办法。洪适将唐及宋朝有关沿革十一条上奏,并且说“:太祖、太宗朝,常以环卫官安排诸将和降王的君臣,此后多以皇族任环卫官,因此国史认为是官存而事废。陛下整饬武备,不必取法遥远的唐制,祖宗时期的故事就可以效法遵从。现在如果直接换授环卫官,恐怕带来减少实际官员的后患,请求由现任武官兼带节度,官至刺史加上将军衔,总领数郡的加大将军,正使加将军,副使加中郎将,又以下则加左右郎将,其官府属更,令有关部门视情报告。”朝廷任命洪适为中书舍人。当时金军再次侵犯淮河地区,军事文书纷至沓来,草拟诏令填写委任,咨访酬答都与孝宗旨意相称,从此孝宗有重用他的意思。不久金朝又恢复和好,洪适首任贺生辰使。金朝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高嗣先接待陪同,高嗣先自己说他的父亲司空对洪皓有恩,两人相处甚欢,洪适尽得金朝虚实归来。

  乾道元年(1165)五月,迁升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秦埙被长期废除不用,突然提举宫观,洪适上奏说“:李林甫死后,各位儿子都流放到岭南。秦桧积恶自毙,不肖子孙所任官职照旧,可说是十分幸运。宫观虽小,秦埙得到它,那么随着这些人的渐渐任用,恐怕秦桧的党羽会互相勾结而进官。”此命于是废置。当时巫亻及又被召还。莫汲擢任枢密院编修官,余尧弼复任龙图阁学士,洪适认为他们都是秦桧的党羽,随即下令收回他们的官职。

  六月,洪适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孝宗对参政钱端礼、虞允文说“:三省之事应同洪适商量。”东西两府开始同班奏事。八月,洪适任参知政事。谏议大夫林安宅由于铜钱多流入金境,请求下令禁止,并从四川取铁钱到淮河地区使用。事情实行之后,洪适上奏说这样不行。孝宗问他,洪适说:“现在每州不过千缗,一州以万户计算,每家才得数百,恐怕民间没法进行贸易。况且客商没有回货,大大不利于盐场。”孝宗以为是这样,于是停止前令,只从四川取十五万钱,在庐、泗两州实行。

  十二月,洪适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不久,春雨连绵不断,洪适引咎请求退位,林安宅违抗诏令弹劾洪适,不久台臣又联名弹劾洪适。三月,被贬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不久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再次任宫观官。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文惠”。

  洪适以文学出名,遭逢时势知遇皇上,从两制一月之内进入政府,又过四月居相位,又经过三月被罢免,但没有大的建树以推究他的学问。闲居家十六年,兄弟鼎立,子孙众多,以著述吟咏自娱,近世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福气齐备。有人说洪适党附汤思退,又有人说他来自淮东,弹劾张浚铺张浪费,张浚因此被罢相。

  洪遵字景严,洪皓的次子。在儿时就端正庄重如同成年人。随从老师学习文化,不因为天时寒暑而中止。父亲滞留北方沙漠,母亲去世,洪遵孺慕敬爱母亲,抱母号哭。安葬之后,兄弟便住在庙中学习文化,夜枕书籍不解衣安寝。由于父亲之故被荫补为承务郎,同兄长洪适同时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首名,被赐为进士出身。高宗因洪皓出使远方,擢升他为秘书省正字。宋建立以来,考中博学宏词科便入馆任职,从洪遵开始。宰相秦桧儿子秦火喜任长官,谈笑之间提拔罢免官属,洪遵恬然自处不肯依附他,因此两年没有升迁。

  洪皓南归,同朝廷议论不同,被逐出朝廷。洪遵于是请求外任,任常、婺、越三州通判。绍兴二十五年(1155),汤思退推荐他,又入朝任正字。八月,兼权直学士院。汤鹏举任御史台长官,秘密推荐洪遵为御史。正当要下令时父亲去世消息传来。二十八年(1158),免除服丧,奉诏入对,极力陈述父亲冤枉,说“:先父与龚王寿同时出使,龚王寿是在刘豫手下出任官职,因为肆意杀害兵官被刘豫诛杀,而秦桧追赠他节旄,擢用他的儿子。先父拒绝金朝的任命,滞留十五年才得以归来,反而被流放到南方岭外,臣兄弟也被屏弃在外。秦桧不分忠逆竟到了这种地步。”高宗详细地告诉了他洪皓被诽谤的情况,并且说:“你再次进入三馆,曾主持诏令,今天让你修起居注。”于是任命他为起居舍人。

  洪遵上奏请求将经筵官的任免和封章进对、宴会赐予、讲读问答等事,汇编成一书,名字叫作《迩英记注》。此后乾道年间又有《祥曦殿记注》,实际上是从洪遵开始的。又乘当面问对之机,论述铸钱的利害得失,皇帝嘉奖采纳了他的意见。迁任起居郎兼枢密院都承旨。原来的制度,修注官、经筵官允许留身奏事,而近来没有这样的事例。洪遵上奏请求恢复旧制,并说起居注已有十五年没有修撰,请求除现修月进外,每月带修,皇帝都听从了他。

  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中书舍人。殿前偏将辅逵转任防御使,王纲转任团练使,洪遵说:“近来规定管军官十年才能一迁,现在两人任期不满,怎么能得此官职?”当时勋臣子孙大都超越等级位居台省,洪遵极力论说请求明令禁止。高宗说“:正立法,从今以后功臣子孙可以序迁至侍从,并令久任在京宫观。”洪遵说“:侍从,是朝廷高级官职,如不是磨勘阶官,怎么有迁序之制?”回家后又上奏说“:今内外将领不少于二十人,如果用序迁,不出十年,宫廷次对的官职都能得到。太祖开国功臣子孙官职不过各司,只有曹彬的儿子曹琮、曹玮由于自己奋斗得到功名,于是成为节度使,当初没有听说有递迁侍从的例子。今天诏旨一下,使肃穆清闲显要的机构都充满将帅子孙,不是昭示天下的好办法,希望收回前面的诏令。”又说:“瑞昌、兴国之间茶商失业,聚集为盗贼。希望张贴布告晓谕他们,允许他们悔过自新,愿意充军的填刺充军,愿意种田的放归。”皇帝都准许了他的奏议。

  议论者要恢复鄱阳永平、永丰两监鼓铸,诏令给、舍等有关部门商议,洪遵说“:唐代有鼓铸使,本朝有时以漕臣兼领,有时分道设使,由三司管理。自南渡以后,设置都大提点,官属太多,动辄为害州县。中间急忙废罢,又没有一定之规,当初委托转运使,又委托提刑,又委托郡守管理,号令不一,鼓铸日益减少。我私下认为以恢复鼓监为便。”

  绍兴三十年(1160)正月,任吏部侍郎。过去选官到府曹改秩,官吏依靠手中权力买卖官职,丝毫不中意,必然巧生各种关节阻碍,必须贿赂得到满足为止。洪遵明确约定,如果大体上没有缺点,应先行后审,荐员也应有定额,而举荐的人却卖权弄奸,巧为周章,有的同时一章而分为两牍,有的应当推荐五人而动辄超越十人,有的应当举荐为职官而诡任京官,有的身系常调而妄称职司,有的东西分曹而交错搀补,有的已被复夺而指称事故,件析枚数,请求凡像这样的一律弹劾。旧制,官员退休保任子弟授予官职,随所在地区审查后即授予官职。这时,听从言者请求,必令到原籍州县审核奏请。洪遵说“:士大夫有到粤、蜀任官,数千里外,不幸死去。临终辞去官职,家属返回故里已十分艰难,现在又因此龃龉,反复拖延,是公开给恶吏提供方便。”于是停止仍依旧制。

  平江、湖、秀三州发生水灾,没办法交纳秋赋,有关部门下令交纳小麦。洪遵说“:麦价不在半价之下,民众如此困苦,怎么能以夏税当作秋税,将一衍生为二,使他们背井离乡流落沟壑之中呢?希望酌量取其一半,而遭水灾的全部免除。”金朝来索取绛阳郭小的、安化刘孝恭等二百家,洪遵以为蜀朝的李特事件可作为借鉴,希望以根集不足为由,拖延时间回报金朝。迁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王澈弹劾汤思退罢相位时,洪遵草拟的制词中没有贬语,汪澈以此上奏。洪遵于是请求解除职务,以徽猷阁直学士的身份提举太平兴国宫。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命令尚书苏保衡从海路窥视两浙,朝廷命浙西总管李宝率兵抵御。李宝驻兵平江,守将李翊同李宝素来不和,朝廷议论因洪遵曾经推荐李宝,于是命令洪遵知平江。等到李宝率领水军直捣胶西,凡是物资粮饷、器械、舟船等都是洪遵供应,李宝战胜归来,洪遵给予的帮助最多。高宗到金陵,禁卫士兵索求无厌,其他州郡随时供给也不满足。到达吴郡,士兵相互警告说:“洪内翰在此,你不能像过去那样。”原来,朝廷顾忌商船被金军得到,全部拘留到官府,以后没有归还,沿海州县巨舰全部集中以及召募的水手、民兵,都羁留不得离开。洪遵通过面奏论说,将船只交还商人,水手听其自便,吴郡人都感激他。

  孝宗即位后,拜洪遵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诏问宰执、侍从、台谏说“:敌人前来索要旧礼,听从它则不忍屈服,不听从则边患不已。中原归顺的人源源不断地前来,接纳他们则东南地区财力不能补给,拒绝他们又断绝他们向化归顺的希望。应当讨论做出决定上报。”洪遵同给事中金安节、中书舍人唐文若、超居郎周必大共同提出一项建议,大概是说:“不应当直接拒绝他们,也不能立即屈从答应,应当送给他们金缯数目如同以前一样,或者允许归还侵地如海、泗之类,那么金也可以此为借口前来商议了。”

  主持隆兴元年(1163)贡举考试,任同知枢密院事。寿康殿长出十二枝金芝,同列官员议上表祝贺,洪遵引用李文靖上奏灾异的故事劝止他们。推荐眉山的李焘、永嘉的郑伯熊和林光朝,还没有来得及任用,恰逢汤思退任左相,而右相张浚被罢免,御史周..论说洪遵越级升迁,上奏弹劾,孝宗急忙徙任他官。洪遵不安于新职,连续上章请求免职,最后同御史一同去职。这年七月,洪遵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提举太平兴国宫。

  乾道六年(1170),洪遵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前任知州周..因为曾经弹劾洪遵,听说洪遵前来,不待交付印符就骑马离开。洪遵追赶十里为他送行,嘘寒问暖如同平时,说:“你是按职行事,我有什么埋怨?”听说的人都认为洪遵品德十分高尚。圩田毁坏,民众失业,洪遵召集民众修筑圩田共万余。当时正值隆冬,洪遵亲自深入到民众间,载着酒饭亲自慰问,恩意倾尽,民众忘记劳苦。转运使张松嫉妒他的功劳,妄奏圩田没有毁坏,民众也没有迁徙,而是洪遵强迫圩户修筑,并裁减募工钱米的一半。洪遵接连上章抗争,甚至请求派大臣前来核查按视。于是将作少监马希言、监察御史陈举善遵命前来核查,他们同洪遵十分亲近,废黜张松之言,圩田遂成,共四百五十五处。张松没有地方发泄怨愤,就另外修治溧水永丰圩,前来征调劳力、大米、树木,数目很大。洪遵说“:本郡正当歉收之时,正应赈恤流离的民众,劝分乞籴,如同自割股肉以充饥,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还能让他人吃饱呢?”坚持不从。

  楚地大旱,旁县赈济的人没有及早考虑,措施失当,有的得到米而没办法煮熟,有的全家饥饿而赈米不足。洪遵派出官员,随远近老壮的不同分别供给粮食,免除租税的十分之九,又从江西买进粮食,得以活命的数以万计。戍兵乘饥荒盗窃,结成团伙在外剽夺,洪遵将他们全部拘捕归还其军中。因此遭遇大灾荒而境内安然如故。转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孝宗晓谕当制舍人范成大,褒奖他的政绩,准许他入朝觐见。

  当时虞允文当政,有北伐的志向。先调侍卫马军出屯,其中在建康府的有五军,全部携带家属,计划修筑营寨,差不多有万灶。张松无能被罢免,特令洪遵同宰执到选德殿奏事。洪遵上奏外官不敢尾随两府之后,希望等班退之后别引,皇帝不许。进资政殿学士后遣行。到建康即张贴布告,民众苗米只能交纳正品而不能交纳次品,听任民众自己持斛丈量,主持谷仓的人不能轻重其手。遍行郊野测量立营扎寨之处,寻求不妨碍民居、不夷平冢墓的地方,经过一年才找到。有一营卒醉酒,妄言动众,将他斩首,在集市上分尸,全军无人敢于喧哗。有人白天入旗亭拿刀毁弃垆墓,械送狱中,快马上奏没有回报,统帅害怕遭到谴责,请求自己处治。孝宗大怒,罢免统帅,洪遵也被牵连贬去两秩。不久,五座营寨建成,复任原官,仍任资政殿学士。淳熙元年(1174),提举洞霄宫。十一月,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文安”。

  洪迈字景庐,洪皓第三子。幼年时每天读书数千言,过目便不忘,博览群书,即使是杂记小说、佛道等书,无不涉猎。随从两位兄长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只有洪迈不中。绍兴十五年(1145)年才中第,任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洪皓忤逆秦桧赋闲,秦桧依然恨他不已,御史汪勃弹劾洪迈知道他父亲有反叛之谋,于是被贬出任福州教授。历任吏部郎兼礼部。

  皇上服显仁皇后丧,当第一次祭奠时,礼官不知按照什么礼节,洪迈请派宰相分祭,被认可。任枢密检详文字,建议让民众交纳粮食赎罪,以补助国家消费,又请求严格皇帝出入的礼仪。

  绍兴三十一年(1161),议定钦宗谥号,洪迈说:“钦宗北去不返,臣民悲痛,应当像楚国立怀王那样,号怀宗,以表示复仇之意。”没有被采纳。吴王..病重,朝廷议论准备让吴拱代替他。洪迈说“:吴氏因功把持四川兵权三十年,应让民众观听到一种新的气象,不要让吴氏尾大不掉。”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朝视察军队,奏请让洪迈为参议军事,到达镇江,听说瓜州官军同金军相持时,惊慌失措。恰逢建康快马告急,叶义问急忙打算返回,洪迈极力阻止他说:“现在退军,已经对京口的胜败无济于事,而金陵听说返师,人心动摇,不能这样。”迁任左司员外郎。

  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金主完颜褒派遣左监军高忠建前来通告即位,并且商议和好,洪迈任接伴使,知..门张抡为副使。皇帝对执政说:“以前同金讲和,本来是为了交还棺椁、太后,即使是卑辞屈己,也在所不惜。现在两国盟约已经断绝,名称以什么为正,疆土以哪里为界,金使前来朝见的礼仪,岁币的数目,所有这些都该事先确定。”等到洪迈、张抡入朝辞行,皇帝又说:“我料定此事终归要和好的,要先议定名分,而土地是其次。”洪迈于是上奏改变接伴的礼节,共十四件事。自从渡江以后,屈己含忍礼节过于卑下,至此一切纠正,用敌国对等的礼节,凡是远迎和引接金银等都免除。不久高忠建提出宋应用臣下之礼和索取新近收复的州郡。洪迈上报,并且上奏说“:疆土是实利不能给予,礼节是虚名不足珍惜。”礼部侍郎黄中听说,急忙上奏说“:名定而实随,百代不变,不能说是虚。土地得失,一彼一此,不能说是实。”兵部侍郎陈俊卿也说:“先正名分,名分正则国威张,而岁币也可减少了。”

  洪迈进任起居舍人。当时议论派使节回报金朝,三月,诏令侍从、台谏各举荐能充任使节的官员各一人。当初,洪迈任接伴使时,已持旧礼使金使折伏,到这时,慷慨请行。于是假借翰林学士,充任贺登位使,想让金与宋称兄弟对等之国并归还河南地区。四月,洪迈辞行,国书使用对等之国的礼节,高宗亲赐书信给洪迈等人说“:祖宗陵墓,隔绝三十年,不得按时洒扫祭祀,心中十分悲痛。如果金能将河南地归还,必要位于尊上如故,那么再次屈己,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洪迈上奏说:“山东之兵不解,那么两国和好必然不成。”到达燕京,金..门使见到国书,大叫说:“没有按照格式。”强令使节在表中改陪臣两字,朝见的礼节必须用原来的礼节。洪迈当初坚持不答应,不久金朝封锁使馆,从早上到晚上水浆不通,三天后才得以与金人交涉。金人语气极不客气,大都督怀忠打算把他们留下做人质,左丞相张浩坚持不可,于是洪迈等人被遣回。七月,洪迈回朝,这时孝宗已经即位了。殿中侍御史张震认为洪迈使金辱命,弹劾罢免他。次年,洪迈起知泉州。

  乾道二年(1166),洪迈又知吉州。入朝奏对,于是任起居舍人,直接到面前说“:起居注都是根据各地报告,才加以修纂而成,虽然有日历、时政记,但没有成书。景..年间故事,有《迩英延义二阁注记》,凡是经筵侍臣出处、封章进对、宴会赐予,都保存记录。十年来稍有废止不续,陛下言行都不知晓,恐怕不是任命起居舍人的本意。请令讲读官自今以后各以每天所得皇上言语送修注官,令讲筵所通报,使恭谨记录,用今天皇上所来到的殿名叫作《祥曦记注》。”被认可。

  乾道三年(1167),洪迈迁任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仍旧参予修史。父亲洪皓,兄长洪适、洪遵都任过此职,洪迈又接着担任这一职务。洪迈上奏“:三省事无大小,必先经达中书备案录黄,宰执大臣书押,当制舍人书行,然后过门下,给事中书读,如给事中、中书舍人有所建议,就封黄上奏,以听从皇帝旨意。只有枢密院得旨之后,即备案录黄过门下,按例不送给中书,叫作‘密白’,则言官的职事有所偏废,况今宰相兼任枢密,因而厘正,没有嫌疑。希望诏令枢密院,凡是已接到制敕诏令,并关报左右省依照三省备录书黄,以表示重视发出命令的意思。”回报答允。

  乾道六年(1170),洪迈任知赣州,建学校,造浮桥,士民恃之以安。郡兵一向骄惰,稍不如意就骄横跋扈,郡中每岁派遣数千人戍卫九江,这年,有的兵士害怕到九江则稽留不能返回,众兵于是反叛。有人谣言相惊,百姓惶恐不安。洪迈不为所动,只派一校官婉转劝说他们,让他们归营,众人都听从,收起武器入营,洪迈慢慢诘问什长伍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集市示众。乾道七年(1171)发生饥荒,赣州粮食丰收,洪迈移粮接济邻郡。僚属有人劝阻,洪迈笑着说:“秦、越瘠肥丰歉不同,是臣子之义吗?”不久知建宁府。富户有为小事杀人持刀越狱,长期拒捕,洪迈治其罪,黥面流放岭外。

  淳熙十一年(1184),洪迈知婺州,上奏“:金华土地多沙,不能积水,五天不下雨就干旱,因此境内陂湖最应当修缮治理。命令耕者出力,田主出谷,凡是公私塘堰和陂湖,共修治八百三十七处。”婺州兵士素无纪律,春季供给衣服,想将布帛换成钱,官吏不准,众人群起呼啸聚在郡将治所前,郡将惶恐,只好姑息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到任后,众兵沿习前例,甚至将谣言张贴在门前。洪迈用计逮捕四十八人,依理处治,众党相聚嚎叫,哄拥洪迈坐轿,洪迈说:“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干预?”众人不敢前进散走。洪迈杀死首恶两人,枭首示众,其余的鞭打不等,没有人敢于喧哗。事情上报,皇帝对辅臣说“:没想到书生临事也能通权达变。”特迁他为敷文阁待制。

  次年,奉诏入朝答对,首先论述淮东地区边备有六处要地:一是海陵,二是喻洳,三是盐城,四是宝应,五是清口,六是盱眙。认为应宜修筑城池,严格屯兵,建立游柱,增加戍兵。又说:“应该在许浦开决河道三十六里,在梅里镇筑二大堰,建斗门,遇到行师用兵时,就决开堤坝运送船只。”又说:“冯湛创设多桨船,底平樯淳,即使是一尺深的水也能通行。至今十五六年,修建的数目很少,不足使用。”说应该召募沿海富商的船只给予他们官爵,招募善于驾驭船只的水手补充水军,皇上嘉奖他。任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洪迈初入史馆,参加修撰《四朝帝纪》,进任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讲读官宿直,皇上不时召入,谈论到深夜。淳熙十三年(1186)九月,任翰林学士,于是呈献《四朝史》,将太祖和太宗以下八位皇帝共一百七十八年史事编成一书。

  绍熙改变年号,进任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到朝廷奏事,说新政应以十渐作为借鉴。皇上说:“浙东民众困于和市,你去,为我纠正它。”洪迈再拜说:“发誓尽力。”洪迈到绍兴,核实诡名挟户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减少的绢帛以匹计,大略与户数相当。提举玉隆万寿宫。次年,再三上章告老返乡,进龙图阁学士。不久以端明殿学士身份退休,这年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光禄大夫,谥号“文敏”。

  洪迈兄弟都是以文章取得盛名,跻身显贵,洪迈尤其因学问博洽被孝宗知遇,说他文章兼备众体。洪迈考究典故,涉猎经史,极尽鬼神事物的变化,手写《资治通鉴》共三遍。著有《容斋五笔》、《夷坚志》流传于世,其他著述更多。所修撰的《钦宗纪》大多遵从孙觌所言,附和耿南仲,丑化李纲,所纪载的事情多失实,因此朱熹列举王允的论述,说不能让佞臣主持修史,认为洪迈不应当采用孙觌所记载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