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翻译

《周书》列传·卷二十五 翻译 [原文]

  李贤字贤和,祖先是陇西成纪人。
  曾祖父李富,魏太武帝时任子都督,在讨伐两山屠各族时阵亡,追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
  祖父李斌,承袭职位,率领父亲部属,在高平镇守,就在那里定居。
  父亲李文保,早年去世。
  魏大统末年,由于李贤兄弟功劳很大,追赠李文保为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
  李贤自幼就有志向节操,不轻举妄动。
  有一次出去游玩,遇见一位老人,须眉雪白,对他说:“我八十岁了,见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
  将来必定做到台臣牧守,你好自为之。”九岁时,从师学习,只是概括看一下大意要旨,不在章节句子上下功夫。
  有人对他说:“学习时不专心勤奋,还不如不学。”李贤答道:“人各有志,我岂能拼命学习,以授徒为生,当个教书先生?只要大略知道一下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够了。
  至于忠孝之道,其实早已铭记在心。”问者惭愧而心服。
  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抚养教育弟弟们,彼此十分友爱。
  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占据岐、泾等州反叛,魏孝庄帝派尔朱天光率兵将其打败。
  他的党羽万俟道洛、费连少浑还占据原州,不知道万俟丑奴已经失败。
  尔朱天光派使者到李贤处,命令李贤暗中算计万俟道洛。
  尔朱天光率兵在后接应。
  恰巧贼党万俟阿宝战败逃回,私下告诉李贤道:“万俟丑奴已经失败,官军将要到达。
  我以性命相投,希望得到帮助。”李贤乘机让万俟阿宝伪装成万俟丑奴的使者,欺骗万俟道洛等说:“如今已经打败官军,必须与您商议大事,命令我暂时把守原州,您应急速前去。”万俟道洛等人信以为真,当天就出发登程。
  尔朱天光随后赶到,占领原州。
  万俟道洛率领部下六千人逃向牵屯山。
  尔朱天光见到李贤,对他说:“万俟道洛出城,是你的功劳。”李贤又率领乡人牵出一千匹马资助军队,尔朱天光大喜。
  当时原州大旱,缺乏水草,尔朱天光就退居城东五十里,放牧马匹,休整士卒。
  命令都督长孙邪利代理原州事务,任命李贤为主簿。
  万俟道洛乘城内空虚,突然攻来,贼党千余人在城中,暗中策应,把万俟道洛放入城内,杀掉长孙邪利。
  李贤又率领乡人拼命抵抗,万俟道洛才退去。
  又有贼帅达符显围逼州城,日夜进攻,屡被击退。
  李贤抄小道赶赴雍州,向尔朱天光请求援助。
  尔朱天光答应,李贤返回。
  可是贼军营垒四下包围,没有机会入城。
  等到天色将晚,他扮作背柴之人,与贼人中的樵夫一块到达城下。
  城上垂下布疋把他们拉上去,这时贼众才认出李贤,乱箭齐射,但未能射中,于是入城,告诉众人大军将至。
  贼军听说,当即溃散而逃。
  多次升迁,历任威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县令。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太祖西征。
  李贤与弟弟李远、李穆等人暗中策应侯莫陈崇。
  以功授都督,仍然镇守原州。
  大军将到秦州时,侯莫陈悦弃城逃走。
  太祖命令兄长之子宇文导追击,以李贤为前锋。
  转战四百余里,到牵屯山时追上,侯莫陈悦在战场上自杀。
  李贤也受重伤,坐骑被乱箭射中。
  太祖嘉奖他,赏给他奴婢、布帛及各种牲畜,授持节、抚军将军、都督。
  魏孝武帝西迁时,太祖命令李贤率骑兵迎护。
  当时太行山以东的士卒,大多打算逃回。
  皇帝命令李贤率精锐骑兵三百人殿后,大家都害怕他,没有敢逃跑叛变的。
  封下圭阝县公,食邑一千户。
  不久,授左都督、安乐将军,回去镇守原州。
  大统二年(536),州民豆卢狼杀害都督大野树儿等人,占据州城反叛。
  李贤于是召集豪杰之士,与他们商量道:“贼众仓猝起事,杀掉两位将军,其势虽大,其心已骄。
  他们没有推行政令,一味残忍盘剥。
  以寓居之贼,驾驭临时拼凑的部众,势必自相瓦解。
  今日如果从城中进攻,贼人必定失魂落魄。
  按我这个计划行事,很快就会取胜。”大家都表示服从。
  李贤率领勇士三百人,分为两路,乘夜色呐喊杀出。
  贼众大惊,一战而败,豆卢狼夺关而逃。
  李贤轻装骑马,与三名骑兵追上,杀死豆卢狼。
  升任原州长史,随即代理原州政务。
  四年,莫折后炽勾结贼党,到处抢掠。
  李贤率领乡兵,与代理泾州事务的史宁前去讨伐。
  莫折后炽列好阵势等待。
  李贤建议分兵进击,史宁不听,屡战屡败。
  李贤就率领数百名骑兵偷袭莫折后炽营垒,活捉其妻子、孩儿以及仆人奴隶五百余人,缴获其军用物资。
  当时莫折后炽刚刚击败史宁,正打算追击,突然听说李贤军到,就丢下史宁,与李贤交战。
  李贤亲手斩杀十余人,活捉六人,贼军大败。
  莫折后炽单骑逃走。
  军队返回后,由于战功,赏赐奴婢四十人,各种牲畜数百头。
  八年,授原州刺史。
  李贤虽然自少年起就从事征战,但对政事也十分熟悉,安抚教育乡里,百姓安宁。
  十二年,跟随独孤信平定凉州,又安抚张掖等五郡而返。
  不久,蠕蠕围逼州城,抢劫百姓,赶走牲畜。
  李贤想要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不决。
  李贤再三请求,王德才答应。
  李贤率兵将出,贼人已得到消息,退兵而去,李贤乘机率领骑兵追击,斩首二百余级,活捉一百余人,缴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计算。
  被掠去的百姓得以回家安居。
  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十六年,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祖奉护魏帝西巡时,到达原州,驾幸李贤宅第,按照年龄排坐,行乡饮酒礼。
  后来,太祖又到原州,令李贤乘上大车,备下礼服,以诸侯礼相见,然后到李贤家,欢宴终日。
  凡是李贤的亲族,都有不同赏赐。
  魏恭帝元年(554),晋封河西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户。
  后来因为兄弟之子李植被处死,李贤也被免职。
  不久,又授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当时荆州蛮族反叛,开府潘招讨伐。
  命令李贤与贺若敦率领骑兵七千人,从另一条道路截击,大败蛮帅文子荣。
  于是在平州以北修筑汶阳城镇守。
  随即任郢州刺史。
  当时巴州、湘州归附不久,诏命李贤总监各军,局势基本稳定后,迁移江夏百姓二千余户以充实安州,并修筑甑山城而归。
  保定二年(562),诏命恢复李贤原有官职爵位,授瓜州刺史。
  高祖和齐王宇文宪还是婴儿时,为了避开猜忌,不宜住在宫中。
  太祖下令让他们二人住在李贤家,六年后才回宫。
  赏赐李贤之妻吴氏姓宇文氏,收为侄女,赏赐丰厚。
  后来高祖西巡,驾幸李贤宅第,诏命道:“朕从前年幼,曾居此州。
  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李贤,是州中良家,功勋美德都很出名,接受委托,让朕居此,辅导多年。
  念其规劝辅正,功劳甚大。
  食彼桑椹,尚且希望听到好话,何况如此恩惠,怎能忘记?今日巡行居此,如同代邑,举目依旧,更增往日之怀念。
  虽然不是一家,朕处之如同亲人。
  凡是李贤的兄弟以及子侄,都可参加宴会受赏。”于是命令中侍上士尉迟恺前往瓜州,以加盖印记的诏书慰劳李贤,赏赐衣服一件及被褥,另赏皇帝所用十三环金带一条、御马一匹、金饰鞍勒、杂色绸缎五百段、银钱一万。
  赏赐李贤之弟申国公李穆也像这样。
  子侄男女中外诸孙共三十四人,各赐衣一件。
  又任命李贤外甥厍狄乐为仪同。
  凡曾经亲自侍奉李贤的人,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帅都督,六人授别将。
  凡奴仆中已取得平民身份者,五人授为军主,未取得平民身份者,有十二人赎出放回。
  四年,大军东征,朝廷认为西路空虚,担心羌族、浑族入侵,于是任命李贤为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
  河州旧无总管,到这时才设置。
  李贤于是广泛屯田,节省漕运;多设巡逻,防备敌侵。
  羌、浑因此而收敛,不敢东犯。
  五年(565),宕昌侵犯边境,百姓失去家业,于是在洮州设置总管府,用来遏制外敌。
  废去河州总管,改授李贤为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
  这时羌人侵犯石门戍,撤毁桥梁,破坏道路,企图阻断援军,李贤率领一千名骑兵抵抗,先后斩杀、俘虏数百人,贼人才退去。
  羌人又引导吐谷浑数千骑兵,准备侵入西部边境。
  李贤暗中得知,派兵埋伏在要道,再次大败贼军。
  敌人震慑,不敢再犯。
  不久,废去洮州总管,仍在河州设置总管府,还让李贤担任总管。
  高祖怀念李贤旧恩,调他入京,授大将军。
  天和四年(569)三月,在京师去世,当年六十八岁。
  高祖亲临致哀,哭声感动左右。
  追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谥号为“桓”。
  儿子李端承袭爵位。
  李端字永贵,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司会中大夫、中州刺史。
  跟随高祖平定齐国,在邺城阵亡,追赠上大将军,追封襄阳公,谥号为“果”。
  李端之弟李吉,任仪同三司。
  李吉之弟李崇,官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国,封广宗郡公。
  李崇之弟李孝轨,任开府仪同大将军,封升迁县伯。
  李孝轨之弟李询,从少年时就历任高官。
  大象末年,任上柱国,封陇西郡公。


  李远是李贤的弟弟,字万岁。
  自幼就有才识度量,志向宏远。
  曾与一群儿童玩打仗游戏,他指挥的那部分,隐然有战阵之法。
  郡守看见很惊奇,让他再玩一次。
  众儿童害怕而走散,李远持杖喝斥,又摆成刚才的阵势,气势雄壮,比刚才更加可观。
  郡守说:“这孩子必定成为将军,不是平凡的人。”长大后,博览群书,略知旨趣而已。
  魏正光末年,天下大乱,束力勒贼胡琮侵逼原州,势力很大。
  李远兄弟率领激励乡人,打算抵抗,可是众人互相猜忌,心中害怕,意见不一。
  李远按剑道:“近年以来,皇室多难。
  贼众乘机,恣逞残暴。
  天下不治,强徒嚣张。
  这正是忠臣守节之时,义士建功之日。
  大丈夫岂能临危难而偷生?当从死地求生。
  各位都是世代忠贞,沐浴教化,如今倘若各执一词,效力逆贼,即使是五尺童子,也都知道不对,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义士?有不同意者,请允许我用剑斩了他!”众人都大腿发抖,没有不服从的。
  于是互相盟誓饮酒,加固防御工事,严加防守。
  但是外无援兵,城池终被攻陷。
  他的党徒们大多被杀,只有李远兄弟被人藏起来,得以免祸。
  李远对李贤说::“如今反贼猖狂,屠杀忠良。
  我打算从小道入朝,请求援兵。
  兄长深自韬晦,可以免祸。
  从中发现贼人破绽,乘变立功。
  如果王师西征,可里外呼应,既救国家之急,又保个人之身。
  岂能被贼势所迫,坐以待毙?”李贤说:“我也是这样想。”于是定下东去的计策。
  李远在贼境中历经坎坷,终于到达京师。
  魏朝对他嘉奖,授为武骑常侍。
  随即转任别将,赏赐帛千匹,另有弓刀衣马等物。
  尔朱天光西征时,分配给李远精锐士卒,让他担任向导。
  尔朱天光钦佩李远的才识名望,特地举荐,任命他为伏波将军、长城郡守、原州大中正。
  后来由于接应侯莫陈崇有功,升高平郡守。
  太祖见到李远,交谈后很喜欢他,命令他留在身边,待他很亲热。
  魏孝武帝西迁时,授假节、银青光禄大夫、主衣都统,封安定县伯,食邑五百户。
  魏文帝才继位时,思享长寿,认为李远的字很吉利,命令他扶帝上殿。
  升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仍兼任近侍。
  跟随讨伐窦泰,收复弘农,都立下大功。
  任都督、原州刺史。
  太祖对李远说:“我之有你,犹如身体有手臂之用,岂能片刻分离?本州的光荣,原是私事。
  你若前去任职,我就无所寄托了。”于是命令李远之兄李贤代行州事。
  沙苑之战,李远功劳最大,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阳平郡公,食邑三千户。
  不久随独孤信东征,入据洛阳。
  被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
  太祖军到,才解了围。
  河桥之战时,李远与独孤信为右军,失利而退。
  授大丞相府司马。
  军国机密大事,李远全都参预,畏避权势,似乎与自己无关。
  当时河东刚刚收复,人心未安,太祖对李远说:“河东是国家要地,除了你,没有人能去安抚。”于是授他为河东郡守。
  李远整顿风俗,勉励农桑,肃清奸匪,并修整防御工事。
  上任不到一个月,百姓就对他表示感激。
  太祖嘉许,致信慰问。
  征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魏国建立东宫,任命他为太子少傅,随即转任太师。
  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请求举州归附。
  当时齐神武屯兵河阳。
  太祖由于高仲密距此遥远,难以接应,众将都害怕此行。
  李远说:“北豫州远在贼境之内,高欢又屯兵河阳,以常理而言,的确很难救援。
  但兵贵神速,事贵合乎机遇。
  古人有言:‘不入虎穴,安得虎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情或许可以成功。
  万一失利,也是兵家常事。
  如果观望不前,便永无平定之日。”太祖高兴地说:“李万岁所说,还勉强合我的心意。”授他为行台尚书,任东行先锋。
  太祖率大军在后接应。
  李远率军悄悄前往,保护高仲密返回。
  又随太祖在邙山作战。
  当时大军失利,只有李远整顿部下断后。
  随即被任命为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
  李远善于治理部下,有才干谋略,对于进攻或防守的准备,无不精心锐思。
  常常厚待境外之人,使他们成为间谍,敌人内部的动静,必能提前知道。
  那些因事情败露而被处死的间谍,也不因此而后悔。
  曾经在莎栅围猎,望见林木中有一石,误认为是卧在地上的兔子,发箭射中,箭头深入石头一寸有余。
  走近一看,原来是块石头。
  太祖听说后,感到惊异,写信说:“从前李广将军实有此事,如今你又如此,可算是世代流传的功德。
  即使像熊渠那样的善射者,也不能独占美名。”东魏将领段孝先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向宜阳推进,名为送粮,而实有伺机偷袭之意。
  李远悄悄地了解了他的计谋,派兵袭击,将其打败,缴获其军用物资、兵器等。
  段孝先逃走。
  太祖就把自己的坐骑赏赐给李远,还赏赐有金带、床、衣被等物,另有杂色绸缎二千匹,任命他为大将军。
  不久,授尚书左仆射。
  李远对太祖说:“我是秦陇的一个普通人,说不上有什么才能技艺。
  生平愿望,不过是当个郡守罢了。
  幸逢良机,得以侍奉圣明。
  君王显贵而臣子升迁,以致于到今天。
  如今我位居高官,爵列上等,受委一方,生杀在手。
  不仅荣贵一时,也足可光耀身世。
  但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今日授我,恰恰是加重我的罪责。
  您如果想要成全我,乞求您不要授我此职。”太祖说:“您功德俱高,朝廷倚重,从众人中举荐,又有什么可以推辞?况且我与你,犹如骨肉,难道会允许你因官职而退让,违背我的期望?”李远没有办法,才接受任命。
  太祖又把第十一子宇文达交给李远,让他当儿子抚养,这就是代王。
  当时太祖尚未立世子,明帝年长,已表现出成人应具的美德。
  孝闵帝是嫡生,年纪还小。
  于是召集群公说:“我打算把嫡子立为世子,担心大司马猜疑。”大司马就是独孤信,是明帝敬后的父亲。
  众人都不作声,没有一个说话。
  李远说:“立世子凭嫡生而不凭长幼,礼制上说得明明白白。
  略阳公为世子,您又有什么怀疑?如果认为独孤信不满意,请允许我立即杀掉他。”说着便拔刀而起。
  太祖也起身说:“何致于这样!”独孤信又陈述自己的道理,李远才不再说什么。
  于是众人都赞成李远的意见。
  李远走到门外,向独孤信道歉说:“面临大事,不得不这样。”独孤信也感谢李远道:“今日全仗您,才决定此等大事。”建立六官后,授小司寇。
  孝闵帝登基,升任柱国大将军,食邑一千户。
  仍然镇守弘农。
  李远之子李植,在太祖时已经担任相府司录参军,掌管朝政。
  晋国公宇文护掌权后,李植担心不被重用,于是密谋杀掉宇文护。
  计谋泄露,宇文护得知,派李植出任梁州刺史。
  随即废去皇帝,召李远、李植回朝。
  李远担心发生变故,沉思很久,说道:“大丈夫宁可为忠鬼,怎能当叛臣!”决定应召。
  到京师后,宇文护由于李远素来功大而名高,还想保全他。
  于是引见李远,对他说:“您的儿子有反叛的图谋,不仅要杀我一个人,而且要颠覆国家。
  叛臣贼子,理应共同仇恨,您可以及早处理。”就把李植交给李远。
  李远向来钟爱李植,李植又能言善辩,说当初并没有这种打算。
  李远信以为真。
  第二天早晨,带李植去见宇文护,宇文护以为李植已死,就说:“阳平公为什么自己前来?”身边的人说:“李植也在门外。”宇文护大怒道:“阳平公不相信我了!”于是召他们入内,仍然让李远与自己一同坐下,命令皇帝与李植在李远面前对质。
  李植说不出话来,对皇帝说:“这个计谋,本来是打算安定国家,对陛下有利。
  今日至此,还说什么!”李远听说,匐匍在胡床前说:“如果这样,臣该万死。”宇文护于是杀死李植,并威逼李远自杀。
  当年五十一岁。
  李植之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也被处死。
  其余的由于年幼得到赦免。
  建德元年(572),晋公宇文护被处死,于是下诏道:“故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阳平郡开国公李远,早蒙重任,功勋卓著,内参军机,外安属国。
  尽忠王室,竟遭横祸。
  怀念忠良,愈增伤感。
  宜加荣宠,以彰忠节。”追赠原任官职,加陕熊等十五州诸军事、陕州刺史。
  谥号为“忠”。
  隋开皇初年,追赠上柱国、黎国公,食邑三千户,谥号改为“怀”。
  李植及其弟弟们,同时都予以追赠,并加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