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翻译

《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三·贡举六 翻译 [原文]

  刘邺 叶京 李蔼 房珝 汪遵 刘允章 王凝 卢尚卿 李尧 高湜 公乘亿 孙龙光 王璘 蒋凝 吴融 卢光启 王彦昌 杜升 郑昌图 程贺 陈峤 秦韬玉 陆扆 张曙 崔昭矩 贾泳

  刘邺  

  刘邺字汉藩,唐懿宗中期,由长春宫判官任上召入京城,特别赐给他进士及第(是一种荣誉)。韦保义的哥哥做宰相,不能应举,也赐给进士,提拔做京官。

  叶京  

  叶京是建州人,他的赋很有名。曾经游太梁,经常参加官家的宴会,因之同监军使相识。京试时中进士,与同年们骑马同行,在大街上遇到那位监军使,没有下马,仅仅一揖。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被人非议导致他官运也不好,只做到太学博士(太学教授)。

  李蔼  

  李蔼为了应举,读书勤奋。才思敏捷,妙笔文章。被人称为束翅鹞子,意思展翅便可腾飞。咸通(懿宗年号)二年考中进士。

  房珝  

  河南人房珝,祖父做过太尉。咸通四年功败垂成。本来他能够考中,但是正在考试时房上的泥落下来,打翻了砚台,污损了卷纸。河南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只举荐了他一个人。他认为主持考试的官员肯定会照顾他,更换一张卷纸。但是天亮时他向监场的试官请求更换卷纸时,遭到拒绝。因之落第。

  汪遵  

  许棠是宣州泾县人,读了很多年书。同乡人汪遵从小做吏员。许棠考了二十多次,汪遵还是小吏。汪遵的绝句作得极好,功底深厚。他辞去了吏职(吏不准试)去参加考试,遇到送客的许棠。许棠问他到京城来做什么?汪遵说来参加京试。许棠发怒,说小吏无礼。结果考试时两人同堂,许棠竭尽侮辱。但是,汪遵考中进士五年后,许棠才考中。

  刘允章  

  刘允章出的题目是《天下为家赋》,给事中杜裔体上表示异议。疏虽然没有采纳,但时人认为得当。而崔澹的《至仁伐不仁赋》不被人们认可。薛耽的盛德日新赋》,用循乃无已的切音作韵脚比较别扭。刘子震请他直接用循和无来切音,得出修字做韵脚,比较恰当,薛耽采纳。

  王凝  

  王凝家族人都注重德行,天下闻名,即使睡觉也有一定的姿势,叉手仰卧。有人担心这种睡法会作恶梦,梦见先辈的鬼魂。王凝作绛州刺史,司空图参加京试路过绛州,谒见后不复再来。部属告诉,司空图出城了。有时入城拜访某某,但不到刺史衙门来。王凝认为这是司空图对自己的尊重,愈加看重司空图。王凝作了主考官,司空图一举考中进士第四名。同年们惊讶司空图并无名声而高中。没品行的人就称他为司徒空。王凝知道这件事,宴集所有新科进士。对他们说:"我虽然有愧于主考官的位置,但今年这一榜,就是为了司空图一个人,我才肯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司空图名声雀起。

  卢尚卿  

  懿宗咸通十一年,因为庞勋占据徐州,对抗朝廷,连年战争,国库空虚,皇帝下诏,停一年贡举。那年,卢尚卿由远处应举到陕州,听到诏命返回故乡,作《东归诗》。大意是:皇上的诏命下来,今年停止科考了,没有机会折桂,只好等待来年。从打兵连祸结,京城的路被切断了。现在我从霸陵桥上走过,人家都笑我冒着风寒回家。(卢尚卿后来考中,所以文中称进士)

  李尧  

  李尧中进士,原住在城郊,去参加宴会,大雨不止。所以派人买油布遮盖。李尧祖上的老房子在升平里,他花了七百缗钱油布。从住所到大街差不多有一里地长上千的车辆,骑马乘轿者往来熙熙攘攘,没有被雨浇的。所建金壁辉煌,极为别巧。李尧被宰相韦保衡所重用,参与大政,被称为李八郎。他的妻子是南海(郡名)韦宙的女儿,家里很有钱。资助李尧的钱财,不可以数计。

  高湜  

  懿宗咸通十二年,礼部侍郎高湜做主考官,取中一些贫苦举子。公乘亿有赋三百首,许多人把他的赋写出来挂在墙上。许棠的《洞庭诗》非常工整,被时人称为许洞庭。最杰出的是聂夷中,少时家贫,精于古体诗。他的《公子家诗》大意是,有人种了一些西园的花,花开得佼好,花下生出一棵庄稼,被当作杂草拔去。《田家诗》大意是:父亲在塬上耕田,儿子在塬下开荒。六月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府已把粮仓修好了。又一首《锄禾诗》说:锄地到日中了,汗水湿了泥土,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汗水浇灌的啊。还有一首诗说:二月里把新丝卖了,五月又把新粮(麦)卖了。眼前的窟窿堵上了,心里的肉却被剜掉了。希望君王的心,能象光明的蜡烛一样,不要只照在有钱人的好吃好穿上,照一照穷人的屋子吧。他的诗意浅近而寓义深,被称为唐诗中的精品。

  公乘亿  

  魏州人公乘亿以词赋著称。咸通十三年,已经考了三十次。曾经生了大病家乡误传他已死去。他的妻子从河北到京城去迎丧,正碰到他送客人到山坡下。夫妻分别十多年。当时公乘亿骑在马上,见一女子穿着粗布衣服骑着驴子,好象妻子,注目而望。他妻子也一样,在驴上望着他,请人打听,果然是公乘亿。夫妻把臂流泪,路人叹息。十几天后,公乘亿中了进士。

  孙龙光  

  崔殷梦主考,孙龙光中状元。孙龙光曾经梦见自己在许多大木上走来走去。次后,请李处士圆梦,李处士说:"祝贺你,来年准中状元。为什么呢,木者,材也。众材之上,寓意状元。"

  王璘  

  长沙人王璘日书万言,文词好,文章有胆识,学识精深。詹事(官名)崔廉问奏章举荐他,先召他考问。王璘请十名书吏备好砚笔纸张,袖着手踱步口授,十个人没有一人停过笔。首题《黄河赋》三十字,一蹴而成。《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一吟而成。当时忽然刮风下雨,好几首写成的诗卷被狂风吹落,被泥污。舒展不开。王璘说不用拾了,拿纸来,提笔而书,很快就写了十余篇。没到中午,写了七千余言。崔廉问对试官说,不必以万言为限,请他来喝酒。《黄河赋》有不常用字一百多个,崔廉问请王璘当众朗读,王璘旁若无人。到了京城,路岩主考,差仆人召见他,本意让王璘中第后感激他。王璘却说,等我见到皇帝后再去见他。路岩听了,非常恼怒,立即奏请取消《万言科》,王璘受到这样的打击,拄着杖回去。之后,放浪形骸,借酒浇愁。同屠夫卖酒的人差不多。

  蒋凝  

  僖宗乾符中期,蒋凝考博学宏词科。作赋仅写四韵,请示试官要走。试官不相信,逼问他为什么?蒋凝以实话相告。说写完了。试官拿他的卷子同别人的比较,蒋凝感到自足,试官长时间叹息。蒋凝的赋很快被传诵。有人说,满头白花花的头发,不如淡妆的女子。

  吴融  

  吴融字子华。僖宗广明、中和年间,长时间人们为他称屈。虽然没有考中,许多同代人执学生礼见他,待为师长。有一个叫王图的人,词赋写得工整,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吴融评阅。过了一段时间,王图去见吴融。吴融不谈文章好坏。直接问他:"你听到过关于卢休的消息吗?他为什么不求取功名,很可惜的。我的学问,其实不如卢休。"卢休和王图是表亲,擅长八韵诗,跟吴融是同窗。直至晚年仍不得志,住在镜中别墅。

  卢光启  

  卢光启的父亲被处死。光启同他的弟弟隐姓埋名去应科举,跟亲近要好的人说,我们兄弟比如是去开荒。卢光启性格谨慎,做事周祥。著有《初举子》一卷。做什么事,文如其人。中第后,在省台(中央各官署)做官,知遇于租庸使张浚。张浚出征并州、汾州。卢光启每次写信,一件事写一张纸,被后来官员效仿。一张纸写一件事,始于卢光启。唐末举荐人才,先不问才学,而看他们对官长的态度,称为精切,也是跟卢光启学来的。他的堂弟卢汝弼,曾经做过张浚的出征判官。传檄四方(征讨词为檄),大略意思是:导致赤子流离失所,都是因为朱温这个奸逆所造成的。对人说过,老天生下朱温这个野种,是供我们作文章来骂的。

  王彦昌  

  太原人王彦昌,大族世家,官宦之孙。王氏世家以太原为首。僖宗广明年间,逃亡成都,赐给他进士学位。后来做薛知柔的判官。昭宗逃到石门时,大臣、学士们来不及跟随。薛知柔以京兆尹(首都长官)署理中书省(代中书令)。职权近乎宰辅,来往文件特别多,批阅繁荣。薛知柔推荐王彦昌有名望,僖宗让他署理学士,协助薛知柔。半年后,升王彦昌为京北尹,又加衔左常侍、大理寺卿。后来受到大理寺的吏员牵连,贬官。

  杜升  

  杜升的父亲杜宣猷死于宛陵。杜升善言词。广明年间,僖宗逃亡成都,苏导以给事中出任剑州刺史。杜升当时仅一小兵卒。按玄宗故例,由皇帝召见,并赐给绯衣(官服)任官内庭。韦中书令以翰林学士身份做主考,当时杜升已做谏官(拾遗为小谏)。上表请求参加科试,皇帝准许。中第几天后,皇帝命他复职,并仍赐给官服。人议以为光彩。杜升由拾遗赐绯,又去应考,又做拾遗。被称为着绯进士。

  郑昌图  

  广明年间,凤翔节度副使、侍郎郑昌图没有及第之前,自以为襟怀博大,不拘小节。游山玩水,纵情豪放。因之舆论大哗,自己也不准备参加科举。当时他表亲家的仆人从宋亳的庄上回来对主人说:"昨天经过洛阳,在谷水店边遇到两位黄衣使者从西来,跟我一起走。到了华岳庙前,他们俩同我告别,互相作揖,告诉我说你们主人家有没有应试的?"我说:"我的主人官位已经很高,他的孩子正在读书。"黄衣使者又问。那么你主人亲属中有没有应举的?"我说有。那两人便告诉我,他们是今年送榜的,从泰山来,到金天去送榜,咱们有幸相遇。我就想私下看看榜,人家说不行。但是在地上划字,让我记住,今年状元姓的偏傍有个耳刀,名字是两字的,未一字在口里边。最后的一位进士,姓氏旁也是耳刀,也是两字的名,尾字也在口里。你好好记住,他们就走了。郑昌图的表亲很惊异,便把这件事告诉他,并鼓励他去应考。郑昌图果然中了状元,榜尾进士名叫邹希回,一点不差。

  另外,咸通中期,认为进士们骑乘和衣服太过份,禁止骑马,参试的不下千人,怎样有势力,也只能骑驴。有人嘲笑说,今年皇上点的进士都是骑驴的,满大街都是,瘦小的还可以,郑昌图那样魁伟的可要愁死了。

  程贺  

  唐朝崔亚以郎中官出典眉州(担任眉州主官)。程贺出徭役充当官厅仆人。他的弟弟在眉州府里作小书吏。崔亚认为程贺言谈象读书人,便问他,你读过书吗?程贺到厅阶下说,读过一些书。崔亚就指物为题,让他赋诗。程贺的诗文雅而意境颇好。崔亚就让他回家读书。选了一个日子,程贺带着自己的文章,以学生礼去见崔亚。崔亚很褒奖他。中了进士之后,始终依靠崔亚,不去投靠别人。程贺考了二十五次才考中。每次到京,都住在崔亚的府第,经常表示感激之情。崔亚逝世,程贺为其戴孝三年,人们都赞美他的操守。

  陈峤  

  陈峤去见安陆(地名)郑諴,三年才见到面。郑諴从容地对陈峤说,认识闵廷言吗?陈峤说,没听说过这个人。郑諴便说,那么你不妨同他交往,这个人的文章可比西汉的大家。

  秦韬玉  

  秦韬玉经常出入宦官显贵田令孜家。僖宗逃亡成都,秦韬玉做丞郎(官名),主管盐务琐事。归崇敬的儿子做主考,僖宗亲下诏命,让秦韬玉中第。并把他编进同年榜。秦韬玉给新进士的信中,都一律称同年。大略说,一样的烛光下,我没有参加科试,但彼此相差不多,有幸大家同年。

  陆扆  

  陆扆进京科举,赶上唐僖宗逃亡梁洋(地名),陆扆便追到僖宗的驻地(皇帝出行驻地称行在)。同中书舍人郑损住在一起。宰相韦昭度很了解陆扆,陆扆希望自己快一些成为进士,好几次恳求韦昭度。韦昭度说:"现在是夏天,不是试期,并且请谁做主考呢?"陆扆就说,请郑损就合适。韦昭度答应了,让他自己去说。书贴、榜文,都由陆扆自己制定。那年六月,以状元及第。后来在翰林院任职,正赶上大热天。同僚跟他开玩笑,说这样的日子,很适合造榜。陆扆很有名望,三兄弟并称三陆,另外三陆是陆希声和陆威。

  张曙  

  中和初年,张曙和崔昭纬同被四川举荐赴试。两人一起请人给占卜前程。当时张曙自恃才名赫赫,人们都认为他会中状元。崔昭纬对他也很尊崇,自认不如。只一会儿,卜者根本不理会张曙,而对崔昭纬说:"你肯定高中。"张曙很不满。卜者说:"你也能考中,但是需要等崔相公做了宰相,由他给你过堂。"不久,张曙因病,考试不能终场,而崔昭纬中了状元。张曙赠诗讽刺崔昭纬,诗意是:千里迢迢马前马后一起赴试,只因为偶然的原因我失去了机会;所以皇恩浩荡,你才春风得意。崔昭纬很不高兴。两人夜里一起饮酒,崔昭纬用大杯灌酒,张曙推却不肯喝。崔昭纬说:"你喝下去,等我做了宰相,一定让你做状元。"张曙拂袖而去,继绝交往。七年后,崔昭纬真的做了宰相。裴贽做主考官,张曙才考中,果然由崔昭纬过堂。

  崔昭矩  

  昭宗大顺年间,裴贽主考,取崔昭矩为状元。第二天,他的哥哥崔昭纬拜宰相。王倜是王损的儿子,王倜考中的第二天,王损拜相(鲁公是他的封号)。因为宰相是他的父亲,过堂的时候,王倜个别拜见。归点时,王损以宰相的身份,按照礼法祝贺王倜中了状元。几个月后,王倜无病死去。(没有功名的人中试称期白)

  贾泳  

  贾修是一个义声远播的人,他的儿子贾泳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曾经协助武将守晋州。当时昭宗逃亡成都,裴贽三次被任命为主考官。此前,裴贽做主客员外时,曾经到晋州,贾泳接待不周,视如不见。后来裴贽也曾经很有礼貌地去拜访他,贾泳穿着军服,仅一揖,说:"尚书邀请我们主将一起去放风筝,请别见怪。"不理裴贽而退。裴贽有些怀恨。裴贽三次做主考,前两次排除贾泳。最后一次对门客们说贾泳老而值得同情,我应该以德报怨。于是,取他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