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朝

谢方琦

[清朝]
江苏宜兴人,字应云。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与弟皆能诗,曾刻《咏雪亭唱和诗》。有《东墅集》。 谢方琦的诗文(3篇)

吴暻

[清朝]
(1662—?)名或作璟。清江苏太仓人,字元朗。吴伟业子。康熙二十七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官兵科给事中,以事落职。旋入直武英殿,充《书画谱》纂修官。工诗,长于律绝。留心历朝掌故。有《左司笔札》、《西斋集》。 吴暻的诗文(5篇)

方象瑛

[清朝]
(1632—?)清浙江遂安人,字渭仁。康熙六年进士。旋试鸿博,授编修。与修《明史》,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告归家居,号金门大隐。少有文名。有《健松斋诗文集》、《松窗笔乘》、《封长白山记》。 方象瑛的诗文(1篇)

祝德麟

[清朝]
祝德麟(1742-1798)一说德龄,字趾堂,一说字止堂、芷塘。浙江海宁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提督陕西学政,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掌礼科给事中。其诗以性灵为主,著有《悦亲楼集》。 祝德麟的诗文(7篇)

管棆

[清朝]
管棆,字青村,武进人。历官师宗知州。有《据梧诗集》。 管棆的诗文(9篇)

含澈

[清朝]
含澈,字雪堂,新繁人。龙藏寺僧。有《绿天兰若诗集》。 含澈的诗文(1篇)

潘廷选

[清朝]
潘廷选,字晓山,宜兴人。著有《双桂轩诗集》。 潘廷选的诗文(1篇)

沈士煋

[清朝]
沈士煋,字阶三,号秋瀛,天津人。嘉庆己未进士,官上杭知县。有《闽海诗存》。 沈士煋的诗文(1篇)

戴熙

[清朝]
(1805—1860)清浙江钱塘人,字醇士,号榆庵、莼溪、松屏、鹿床居士、井东居士。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兵部右侍郎。以直言黜官休致。咸丰十年,太平军破杭州时,投池自杀。谥文节。诗书画有名于时,山水画尤为人所重。有《习苦斋画絮》、《粤雅集》等。 戴熙的诗文(2篇)

杨维元

[清朝]
杨维元,字周臣,号雪园,陕西甘泉人。康熙辛卯举人。有《清白堂小草》。 杨维元的诗文(1篇)

章际治

[清朝]
字琴若,光绪壬午举人,戊戌进士,翰林院编修。先生受知瑞安黄侍郎,肄业南菁最早,山长张啸山、黄元同、缪艺风均激赏之。经史词章而外兼通九章之术。嗣客沪,获交西士传兰雅,学益进。戊戌政变,德宗锐意维新,诏京内外大小各学堂同时并设,先生即蒙派京师大学堂分教,旋挈眷南旋。壬寅丁内艰,主讲礼延校士馆,旋即改办礼延学堂,兼任南菁高等学堂庶务兼教务,终其身于教育事业云。 章际治的诗文(4篇)

周京

[清朝]
(1677—1749)浙江钱塘人,字西穆,一字少穆,号穆门,晚号东双桥居士。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元年荐博学鸿词,称疾不就试。工书,有诗名。有《无悔斋集》等。 周京的诗文(2篇)

施曜庚

[清朝]
施曜庚,字小普,号星衢,会稽人。官江苏候补道。 施曜庚的诗文(3篇)

凌志圭

[清朝]
凌志圭,字桐叔,江宁人。有《惜分阴馆诗草》、《琐尾庐诗草》。 凌志圭的诗文(2篇)

叶大庄

[清朝]
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闽县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邳州知州。有《写经斋初稿》、《续稿》。 叶大庄的诗文(22篇)

任玉卮

[清朝]
任玉卮,宜兴人。诸生颂女,呈炘室。有《拨香斋诗词》。 任玉卮的诗文(1篇)

金南锳

[清朝]
金南锳,字夏声,平湖人。拔贡,历官陕西盐驿道。 金南锳的诗文(1篇)

蔡君知

[清朝]
蔡浚,字燮堂,号梦芙,无锡人,官河南县丞。有《柽竹斋词》。 蔡君知的诗文(1篇)

法坤宏

[清朝]
(1699—1785)清山东胶州人,字直方,一字镜野,自号迂斋。乾隆六年举人,授大理寺评事。性淡泊,不谐俗。学宗王阳明。博通诸经,尤邃于《春秋》。文章跌荡有奇气。有《春秋取义测》、《学古编》等。 法坤宏的诗文(1篇)

范淑

[清朝]
范淑,字性宜,德化人。咸丰壬子举人元亨妹。有《忆秋轩诗》。 范淑的诗文(4篇)

邹贻诗

[清朝]
邹贻诗,字愚斋,一字石泉,汉阳人。历官福州知府。有《浮槎存稿》。 邹贻诗的诗文(2篇)

赵继馨

[清朝]
赵继馨,字花农,太湖人。有《小有花竹轩诗钞》。 赵继馨的诗文(2篇)

王熙

[清朝]
(1628—1703)直隶宛平人,字子雍,一字胥庭,号慕斋。王崇简子。顺治四年进士。授检讨。精通满文。顺治末,擢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加尚书衔,受世祖命撰遗诏。康熙初为左都御史,疏请严禁“指称藩下,依势横行”等事。吴三桂反时,熙为兵部尚书,请先杀三桂子应熊。寻奉命专管密本,汉臣与闻军机自熙始。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卒谥文靖。有集。 王熙的诗文(1篇)

沈作霖

[清朝]
沈作霖,字雨苍,号榆村,归安人。乾隆壬申进士,官平南知县。 沈作霖的诗文(1篇)

陈洵

[清朝]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陈洵的诗文(18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