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李沆

[宋代]
(947—1004)宋洺州肥乡人,字太初。李炳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累除右补阙、知制诰。淳化二年拜参知政事。罢知河南府,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即位,复参知政事。咸平初加平章事、监修国史,累加尚书右仆射。为相恪守条制,反对任用浮薄喜事者,常以四方艰难奏闻,戒帝侈心,时称“圣相”。 李沆的诗文(3篇)

释觉阿上

[宋代]
释觉阿上人,俗姓滕,日本国人。年十四得度受具,习大小乘有声。年二十九,属商者自华回,言禅宗之盛,遂奋然拉法弟金庆渡海,拜灵隐佛海禅师。次年秋,辞游金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返灵隐,作五偈述所见,辞佛海东归,住睿山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五首。 释觉阿上的诗文(4篇)

李大光

[宋代]
李大光,字中山,号省斋,宁远(今属湖南)人。长庚子,随父徙居江华。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尝为新昌令。清嘉庆《宁远县志》卷六、嘉庆《湖南通志》卷九○有传。 李大光的诗文(1篇)

孟行古

[宋代]
孟行古,从吕祖谦学。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三。今录诗三首。 孟行古的诗文(3篇)

陆德舆

[宋代]
崇德人,字载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有文名。历太学博士、著作郎,知福州、泉州,官至吏部尚书。 陆德舆的诗文(1篇)

夏元鼎

[宋代]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夏元鼎的诗文(53篇)

释智圆

[宋代]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的诗文(403篇)

叶延寿

[宋代]
叶延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为安溪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三)。 叶延寿的诗文(1篇)

王越石

[宋代]
王越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以父荫入仕,授秦州观察推官(《广陵集》卷二九《叔祖左领军卫将军致仕王公行状》)。英宗治平中以都官员外郎知琼州。事见《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三九页二二。今录诗五首。 王越石的诗文(6篇)

徐师仁

[宋代]
兴化军莆田人,字从圣,一字从信。徐确子。幼敏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史馆检讨、著作佐郎。尝预修国史,以能称。 徐师仁的诗文(2篇)

郭俨

[宋代]
郭俨,字思之,居金华(今属浙江),官评事(《宋诗拾遗》卷一二)。今录诗二首。 郭俨的诗文(3篇)

叶维瞻

[宋代]
叶维瞻,号石轩(《宋诗纪事》卷七二)。 叶维瞻的诗文(1篇)

释净昙

[宋代]
释净昙(一○九一~一一四六),嘉兴崇德(今浙江馀杭县东北)人。住庆元府育王,晚居钱塘法慧,称无竭净昙禅师。为南岳下十三世,保宁圆玑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六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释净昙的诗文(2篇)

王逵

[宋代]
(991—1072)开德府濮阳人,字仲达。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为广济军司理参军,历工、刑、兵三部郎中,知数十州事。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欲以功名自显,不肯碌碌无为,故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尤笃于好善,民遇饥荒赖其济而活者甚众。 王逵的诗文(9篇)

范端臣

[宋代]
范端臣 (1116-1178)字元卿,号蒙斋,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人。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著有《蒙斋集》,包括诗集3 卷,文集20 卷行世。 范端臣的诗文(26篇)

刘鳌

[宋代]
刘鳌,与开宝进士李成(字营丘)同时,事见《黄山图》。 刘鳌的诗文(1篇)

张伯淳

[宋代]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张伯淳的诗文(79篇)

林汝砺

[宋代]
林汝砺(一一九○~一二六二),字君用,莆田(今属福建)人。甫冠,拔乡荐,科场受挫三十年。以特奏名授建阳主簿,辞不就。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三。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一《特奏名林君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林汝砺的诗文(1篇)

唐玨

[宋代]
(1247—?)名或作钰。宋会稽山阴人,字玉潜,号菊山。家贫力学,以授徒奉母。宋亡,元江南浮屠总摄杨琏真伽假朝命发赵宋诸陵,珏与林景熙等人潜拾遗骸,置所造石函中,葬于兰亭山。邑人袁俊斋高其节,延至宾馆,且为其聘室置田。 唐玨的诗文(1篇)

邓有功

[宋代]
邓有功(一二一○~一二七九),字子大,学者称月巢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累试进士不第,以恩补金溪尉。祥兴二年卒,年七十。有《月巢遗稿》,已佚。事见《隐居通议》卷九。今录诗七首。 邓有功的诗文(11篇)

唐子寿

[宋代]
唐子寿,字致远,昆山(今属江苏)人。煇子。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官朝议大夫(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三)。 唐子寿的诗文(1篇)

唐弼

[宋代]
唐弼,字公佐,临桂(今属广西)人。孝宗淳熙初张栻经略广西,辟为幕僚。事见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七。今录诗三首。 唐弼的诗文(3篇)

胡致隆

[宋代]
胡致隆,字藏之,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自号萧滩居士。父彦明与黄庭坚进士同年,故以诗取知于庭坚。事见《芦浦笔记》卷一○。今录诗九首。 胡致隆的诗文(4篇)

穆脩

[宋代]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穆脩的诗文(12篇)

张元孝

[宋代]
张元孝,哲宗元祐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九)。 张元孝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