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朱枫

[清朝]
朱枫,字近漪,号排山,钱塘人。有《排山小草》。 朱枫的诗文(1篇)

王晞韩

[宋代]
兴化军人,字唐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间,楼炤宣抚关陕,辟为属。改京官秩。宋廷欲借西夏兵牵制金人,晞韩奉命管押生番三百余归夏国,道无疏误。累迁大理少卿。时秦桧主与金和议,借他罪下之于狱,欲置之死地。后移浔州,赦归卒。 王晞韩的诗文(1篇)

汤乂

[宋代]
汤乂,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乐清县(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 汤乂的诗文(1篇)

杜于能

[宋代]
杜于能,与刘牧、吴及同时。仁宗嘉祐间吴及知桂州(《北宋经抚年表》卷五),曾同游石门洞。 杜于能的诗文(1篇)

赵佥判

[宋代]
赵佥判,宋代诗人,代表作品有《水龙吟》。 赵佥判的诗文(1篇)

许给

[宋代]
许给,真宗天禧中官试秘书校书郎(《广东通志》卷二○五)。 许给的诗文(1篇)

王宇乐

[清朝]
王宇乐,字尧赓,号怡亭,钟祥人。雍正丁未进士,官西河知县。 王宇乐的诗文(1篇)

蒲察善长

[元朝]
蒲察善长,生平事迹无考。蒲察为女真族姓,由此知其为女真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蒲察善长的诗文(1篇)

余季芳

[宋代]
饶州德兴人,字子初,号桃谷。幼孤苦学。理宗淳祐七年进士。上书乞归养,特授九江司法以荣之。既归则课徒讲道,昌明朱熹之绪。有《桃谷集》。 余季芳的诗文(1篇)

王伯淮

[宋代]
王伯淮,东牟(今山东蓬莱)人(《洞霄诗集》卷二)。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安溪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十九年,知德安府(同上书卷一六○)。二十一年,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一六二)。 王伯淮的诗文(1篇)

张汤

[宋代]
张汤,苕溪(今浙江湖州)人(《景定建康志》卷二二)。 张汤的诗文(1篇)

叶发

[宋代]
叶发,字定叔,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为安溪县丞(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三)。 叶发的诗文(1篇)

许远

[唐代]
(709—757)杭州盐官人,字令威。许敬宗曾孙。章仇兼琼镇剑南,辟为从事。贬高要尉。安禄山反,玄宗召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协力守城,被围数月,外援不至,粮尽,城陷被俘,械送洛阳,不屈死。 许远的诗文(1篇)

周假庵

[宋代]
周假庵,失其名。宁宗时人(《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四)。 周假庵的诗文(1篇)

陈学佺

[明代]
陈学佺(?—一六三五),字全人。番禺人。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解元。事空隐,与梁坚德同受戒,旋卒。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陈学佺的诗文(1篇)

陈彦博

[唐代]
陈彦博(?~?),字朝英,福建闽县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庚寅科李顾行榜进士第三人。陈彦博官终贵溪令。余事不详。 陈彦博的诗文(1篇)

高绍

[唐代]
唐人。玄宗开元七年,自长安县令,贬润州长史。后历商州刺史,入为司封郎中,转工部郎中。官至考功郎中。能诗。 高绍的诗文(1篇)

颜鼎受

[清朝]
颜鼎受,字孝嘉,一字初阳,桐乡人。有《峄山堂半乐亭诗》。 颜鼎受的诗文(1篇)

赵威

[清朝]
赵威,号书痴,湿县人。 赵威的诗文(1篇)

邵经国

[宋代]
邵经国,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楼钥同时。 邵经国的诗文(1篇)

唐从龙

[宋代]
唐从龙,字子云。师善父(《桐江续集》卷一九)。 唐从龙的诗文(1篇)

董琬贞

[清朝]
字双湖,阳湖人,同邑汤贞悯公贻芬室。 董琬贞的诗文(1篇)

俞徵

[宋代]
俞徵,字子清,号且轩,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善画,竹石得文同笔意。以荫入仕。中刑法科,官福建检法。光宗时除大理少卿。宁宗庆元初知常德府。官至刑部侍郎。卒年七十八。事见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 俞徵的诗文(1篇)

樊夫人

[唐代]
唐人。云英之姊。有国色。穆宗长庆中与进士裴航同舟还都。航赂其侍儿,投以诗。夫人使侍儿持诗答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航后过蓝桥,遇云英,乃结为婚姻。 樊夫人的诗文(1篇)

陈唐佐

[宋代]
陈唐佐,字尧臣(《东瓯诗存》卷四),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武科进士,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三。 陈唐佐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