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冒褒

[清朝]
冒褒,字无誉,号铸错,如皋人。诸生。有《铸错老人集》。 冒褒的诗文(1篇)

刘扶

[宋代]
刘扶,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官至大理寺丞。事见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九。 刘扶的诗文(1篇)

沈庆之

[南北朝]
(386—465)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弘先。不识字,少以勇闻,有谋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间,参与镇压江沔蛮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内部叛乱。历任建威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北大将军、侍中、太尉等职,封始兴郡公。在娄湖广置室宇田产,奴僮千计。前废帝永光元年,请开钱禁,许民私铸。致钱质更劣,千钱长不满三寸,有“鹅眼钱”、“綖环钱”等名目,斗米竟值万钱。后为前废帝所杀。 沈庆之的诗文(1篇)

凌廷堪

[清朝]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县人。少赋异禀,读书一目十行,年幼家贫,凌廷堪弱冠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南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后因阮元聘请,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凌廷堪的诗文(1篇)

新喻宰

[宋代]
新喻宰,失名。高宗绍兴间罗珊官刑部侍郎时知新喻(清同治《新喻县志》卷一○)。 新喻宰的诗文(1篇)

吴洪

[明代]
(1448—1525)苏州府吴江人,字禹畴,号立斋。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广东副使,福建按察使。厘剔奸弊,矫矫有风节。正德时官南京刑部尚书,忤刘瑾,致仕归。 吴洪的诗文(1篇)

刘衡

[两汉]
刘衡(?-41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光烈皇后阴丽华之子。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封临淮公,幼年去世,谥号怀,无子,国除。 刘衡的诗文(1篇)

吴燧

[宋代]
(1200—1264)泉州同安人,祖居晋江,字茂新,一字茂先,号警斋。理宗绍定二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上疏以正纪纲、开言路为首务。除大理少卿,不拜而去。后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时洪天锡论董宋臣等三人之罪,燧请行其言。改礼部侍郎奉祠。度宗立,再召为兵部侍郎。 吴燧的诗文(1篇)

曹生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懿宗前后人。因宰相之荐,谒舒州刺史卢鉟,署郡职。悦营妓丹霞,为卢鉟所沮,乃献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引卢瑰《抒情集》。《全唐诗》存诗1首。 曹生的诗文(1篇)

何佩玉

[清朝]
何佩玉,字琬碧,歙县人。秉堂三女,祝麒室。有《藕香馆诗钞》。 何佩玉的诗文(1篇)

赵德载

[宋代]
赵德载,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知渠州(《北京图书馆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 赵德载的诗文(1篇)

徐化溥

[清朝]
徐化溥,字云门,阳高人。岁贡生。有《云门集》。 徐化溥的诗文(1篇)

悟清

[唐代]
《全唐诗》收诗1联,仅云“唐僧”。不载事迹,按悟清,一作清晤,北宋仁宗时河北僧。曾以诗献侍中贾昌朝,中有此1联。事迹见《青琐高议》前集卷九《诗渊清格》。《全唐诗》作唐僧,似沿《诗人玉屑》卷三之误。 悟清的诗文(1篇)

傅平治

[清朝]
傅平治,字安如,登封人。诸生。 傅平治的诗文(1篇)

赵嗣芳

[明代]
赵嗣芳,明朝末期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登进士。天启年间,授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天启七年,升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巡海道。崇祯年间,改山东参议。崇祯五年,改四川按察使司副使。 赵嗣芳的诗文(1篇)

董循

[宋代]
董循,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为提点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为度支员外郎。官庆元府录事参军(《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董循的诗文(1篇)

释慧明

[宋代]
释慧明,字无得,号竹院(《天台续集别编》卷六)。孝宗淳熙末住净慈寺,光宗绍熙初住天台天封寺,与陆游有交。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九《重修天封寺记》。 释慧明的诗文(1篇)

释妙喜

[宋代]
释妙喜,擅长写貌(《图绘宝鉴》卷三)。尝住海上洋屿庵。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住径山。事见《罗湖野录》卷二、三、四。今录偈四首。 释妙喜的诗文(1篇)

先汪

[唐代]
先汪,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人,唐德宗贞元中(785--805年)进士,出任过合江县令。相传他七岁便会写文章,被称为神童。今合江县先市镇镇头还存有他的坟墓和神臂城下的“读书岩”,据《合江县志》记载“读书岩”是他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因唐代泸州考中进士的不多,先汪便是这其中之一。他的诗已尽数散佚,仅存《咏之江》和《题安乐山》两首。 先汪的诗文(1篇)

陈绛

[宋代]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伯华。真宗咸平二年进士。景德四年试贤良第一。历任右正言、司谏、起居舍人,以工部郎中知福州。后左迁藤州通判,卒。有文集。 陈绛的诗文(1篇)

袁曜

[清朝]
曜亦作耀。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江侄。如意馆供奉。亦善画山水及楼阁界画与江并称。清代盛行四王山水,工楼阁界画者仅袁氏叔侄二人,故不为时人所重,至近代始歌。间作花鸟并佳。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作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在日本。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o)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画人补遗、清画拾遗、榆园画志》。 袁曜的诗文(1篇)

李錞

[宋代]
李錞,字希声,尝官秘书丞,与徐府、潘大临同时(《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录诗十首。 李錞的诗文(1篇)

丘巨源

[南北朝]
南朝齐兰陵人。少举丹阳郡孝廉。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助徐爱撰宋之国史。宋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历佐诸王府,官至羽林监。入齐,拜武昌太守,不乐。萧鸾(齐明帝)为吴兴太守,巨源作《秋胡诗》,有讥刺语,以事见杀。以才学知名。原有集,已佚。 丘巨源的诗文(1篇)

伊璠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初困场屋,赴举十年,方于懿宗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曾为泾阳县令。黄巢起兵,被俘,后逃出,与其家相失,夜至蓝关,为猛兽所搏食。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五八、《唐诗纪事》卷七〇。《全唐诗》存诗1首。 伊璠的诗文(1篇)

殷少野

[唐代]
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萧颖士门人。萧颖士赴东府,少野作《送萧夫子赴东府得散字》诗送之。生平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其诗1首。 殷少野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