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王壶

[宋代]
王壶,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曾游浯溪。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三。 王壶的诗文(1篇)

崔峄

[宋代]
宋京兆长安人,字之才。登进士第。累官尚书职方员外郎、知遂州。建议瞿塘峡置关,事行,徙提点刑狱,有善政。仁宗庆历六年,为三司户部判官、河东转运使,又为河东都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谏官、御史言宰相陈执中纵嬖妾杀婢,命按治,峄颇左右执中。知庆、同州,凤翔府,嘉祐六年知河中府,所至贪奸,比老益甚,以刑部侍郎致仕卒。 崔峄的诗文(1篇)

魏仲恭

[宋代]
魏仲恭,字端礼,宛陵(今安徽宣州)人。良臣子,鲁察婿。与范成大有交。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监行在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籴场(《周文忠集》卷三二《鲁察墓志铭》)。淳熙九年(一一八二),通判平江(《断肠诗集序》)。尝辑刻朱淑真《断肠诗集》并为序。 魏仲恭的诗文(1篇)

叶碧峰

[宋代]
叶碧峰,名不详。宋遗民,与王镃有唱酬。 叶碧峰的诗文(1篇)

李缟

[唐代]
李缟(gǎo):字、生平事迹、生卒年等皆不详,唐代诗人。著有《和三乡诗》、 《送令狐秀才赴举》等。 李缟的诗文(1篇)

高世观

[清朝]
高世观(1609--1665),字观民,又字园照。清无锡人。攀龙从子。终身苦吟,全稿不可得,仅从扶轮集并诗遇中抄诗数首。 高世观的诗文(1篇)

郑城某

[宋代]
郑城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曾游简州绛溪,石刻题名仅存「郑城□□□和」字样,姓名已不可考。 郑城某的诗文(1篇)

冯翁

[明代]
明永乐间人。相传曾在夔州为童子师。能诗,诗后题“马二子”、“马公”或“塞马先生”。后与补锅匠相遇,未几,辞主人而去,不知所终。 冯翁的诗文(1篇)

陈爱真

[清朝]
字澹秋,上元人,诸生严骏生室。 陈爱真的诗文(1篇)

杜羔

[唐代]
杜羔,洹水人(今河北魏县大磨乡杜枣林村),杜佑之孙。贞元初,及进士第,后历振武节度使,以工部尚书致仕。羔有至性,其父任河北而尉卒,访父墓邑中,故老无存者,馆于佛寺。日夜悲泣。忽于屋柱煤烟下,见字数行,拂视之,乃父遗迹。云:我子孙若求吾墓,当于某村某家问之。羔哭而往,果有父老指其丘墓。 杜羔的诗文(1篇)

王晞

[南北朝]
(511—581)北齐北海剧人,字叔朗,小名沙弥。王猛六世孙。魏末,官府征召,皆不就。后随高欢,为中外府功曹参军、常山王高演友,深得演器重。文宣帝高洋昏逸,演屡谏,高洋疑为晞所教,髡鞭钳配甲坊,后又得为常山王友。高洋死,废帝高殷立。杨愔等执朝政。高演在鲜卑贵族支持下杀杨愔等,夺帝位,晞实为谋主。孝昭帝高演立,除散骑常侍,兼吏部郎中。后拜太子太傅。后主高纬武平初迁大鸿胪。齐亡,周武帝以为太子谏议大夫。 王晞的诗文(1篇)

王安之

[宋代]
王安之,字叔安,号药窗。宋末人(《诗家鼎脔》序)。 王安之的诗文(1篇)

孔梦斗

[宋代]
孔梦斗,字彝甫,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教授临安府。除正字,出通判庆元府。元至大中以太常礼议院判召,不赴。有《愚斋集》,已佚。事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二。 孔梦斗的诗文(1篇)

赵汝暖

[宋代]
赵汝暖,原名汝暌,号文林,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进士。官至谏议大夫。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赵汝暖的诗文(1篇)

牟伦

[明代]
四川叙州人,字秉常。工诗,能文。永乐十三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以直谏忤上意,谪戍甘肃。 牟伦的诗文(1篇)

释法空

[宋代]
释法空,曾参妙喜宗杲禅师。事见《雪山集》卷一四《吊法空诗》自注。 释法空的诗文(1篇)

司马池

[宋代]
(980—1041)陕州夏县人,字和中。登进士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司马池的诗文(1篇)

张翱

[唐代]
唐末进士。恃才傲物。昭宗乾宁中至宿州,因于席上调戏刺史陈璠之宠妓,为陈璠杖死。事迹略见《北梦琐言》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首。 张翱的诗文(1篇)

朱敦复

[清朝]
朱敦复,(生卒年不详)清代盐商。天津人。道成年问承办长芦官引盐斤,获利至厚,为长芦大户盐贾。被推举为纲盐总商。 朱敦复的诗文(1篇)

释岸

[唐代]
(606—685)《龙舒增广净土文集》卷五作惟岸。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唐初净土宗僧人。《宋高僧传》卷一八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释岸的诗文(1篇)

黄燮

[宋代]
黄燮,闽清(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 黄燮的诗文(1篇)

李承之

[唐代]
(?—1091)宋濮州人,原籍赵郡,字奉世。李肃之弟。英宗时登进士第。官明州司法参军,郡守骫法,承之毅然力争。神宗熙宁初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又任检正中书刑房。受命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又察访陕西,裁正敛羡余之数。八年,任河东察访使,受诏参定蕃兵法。官至枢密直学士。后知青州,徙应天府,历阿阳、陈、郓、扬州而卒。有《礼房条例并目录》、《江湖淮浙盐敕令赏格》及文集、奏议等。 李承之的诗文(1篇)

张氲

[唐代]
张氲(653—745)。一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道士。曾隐洞中15年,熟读仙书秘典、九经百氏。后历游名山,善金丹、易形之术。武后圣历间被召,不赴。后居洛阳李峤家中13年。玄宗开元七年(719)召见于湛露殿,不久,仍听其归山。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七。著有《高士传》10卷、《神仙记》20卷、《阿东记》30卷等,皆不存。《全唐诗》存诗3首。 张氲的诗文(1篇)

周星诒

[清朝]
周星诒,字季贶,号窳翁,祥符籍山阴人。历官建宁知府。有《窳櫎诗质》。 周星诒的诗文(1篇)

杨永节

[宋代]
杨永节,字公操。神宗熙宁间知全州(《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澹山岩题名》)。 杨永节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