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朱涛

[宋代]
朱涛(一○九二~一一五○),字巨济,缙云(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授南安军南康县尉。历知新昌、浦江县(清光绪《浦江县志稿》卷七)。绍兴二十年卒,年五十九。事见《义阳金竹朱氏宗谱》。今录诗二首。 朱涛的诗文(2篇)

宗谊

[清朝]
(1619—1688)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在公,号正庵。明末以家财资义兵军粮,遂至赤贫。鲁王监国,召之不赴。以教读为业。生平萃其力于诗,与陆宇燝、董剑锷、叶谦、范兆芝等结湖上七子社,日相唱和。有《愚囊稿》。 宗谊的诗文(2篇)

柯逢时

[清朝]
柯逢时,字逊庵,武昌人。光绪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江西巡抚。 柯逢时的诗文(2篇)

张文柱

[明代]
苏州府昆山人,字仲立。万历十六年举人。官临清知州。年十二赋《关山月》诗:“闺里红颜愁少妇,尘边白骨怨征夫”,一坐嗟赏。其诗才高灿发,托意幽玄。有《溟池集》。 张文柱的诗文(2篇)

刘季裴

[宋代]
(1123—?)福州长溪人,字少度。十岁能文。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累官秘阁修撰。孝宗乾道间进十论,所论何承天屯田,规划甚详。孝宗极称赏之,每延顾问,所对皆称旨。有《颐斋遗稿》等。 刘季裴的诗文(2篇)

徐珂

[清朝]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光绪年间(1889年)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社。曾担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不久离去。1901年在上海担任了《外交报》、《东方杂志》的编辑,1911年,接管《东方杂志》的“杂纂部”。与潘仕成、王晋卿、王辑塘、冒鹤亭等友好。编有《清稗类钞》、《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等。 徐珂的诗文(2篇)

张宰

[宋代]
张宰,常州(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七)。今录诗二首。 张宰的诗文(2篇)

王某

[宋代]
王某,失其名,仁宗皇祐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九八)。 王某的诗文(2篇)

屠本畯

[明代]
浙江鄞县人,字田叔。屠大山子。以父荫授刑部检校,迁太常典簿。后出为两淮运同,迁辰州知府。喜读书,至老不倦。为人旷达,尝起生圹于乡,自撰行状,称憨先生。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屠本畯的诗文(2篇)

彭琰

[清朝]
彭琰,字幼玉。琬妹,朱化鹏室。 彭琰的诗文(2篇)

徐瑶

[清朝]
徐瑶,字天壁,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徐喈凤子。岁贡生,有《离墨词》二卷。 徐瑶的诗文(2篇)

黄振河

[清朝]
黄振河,字海楼,大兴人。举人,由知县历官河南候补道。有《励斋诗草》。 黄振河的诗文(2篇)

耿镃

[宋代]
耿镃,字德基,一名元鼎,字时举(《昆山杂咏》卷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间太学生(《中吴纪闻》卷六)。今录诗三首。 耿镃的诗文(2篇)

崔日知

[唐代]
唐大臣。字子骏,日用从父兄也。滑州灵昌(今滑县)人。明经及第,初为兵部员外郎,后为判官,有吏干,有“健吏”之称。景云中,任洛州司马。平谯王重福叛乱,因平叛功,授银青光禄大夫。历任殿中少监,荆州(今湖北江陵)长吏,京兆尹,封安平县(今山东临淄)侯。因贪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贬歙县(今属安徽)丞,后封中山郡(今河北定县)公。张说荐为左羽林大将军,迁太常卿,自以历任年久,每朝士参集,常与尚书同列,时人号为尚书里行。诗二首。官终潞州(今山西长治)长史。 崔日知的诗文(2篇)

卢储

[唐代]
卢储,江淮一带人氏(李传玺作合肥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庚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九人。考官:太常少卿李健。试题为《早春残雪诗》、《何论》。卢储于元和十四年(819)入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荐举。李翱以礼相待,因有急事外出,便将其诗文置于案上。李翱长女刚刚十五岁,来此间偶阅卢卷,爱不释手,连阅数遍,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刚巧回到室外,闻听此言深以为异。过了一会儿,便命下属到邮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先是婉言谢绝,一个月后又应允。第二年果然取状头。 卢储的诗文(2篇)

李弥大

[宋代]
(1080—1140)宋苏州吴县人,字似矩,号无碍居士。李撰子。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使辽,还,建议促辽金相攻。金兵入侵,与李纲议不合,罢去。旋除刑部尚书,高宗建炎元年知淮宁府,因杜用等叛,坐贬秩。高宗至杭州,命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侍读。吕颐浩视师,用为参谋官,以忤旨出知平江府。后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 李弥大的诗文(2篇)

周沔

[宋代]
周沔,字朝宗,苏州(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进士(明王鏊《姑苏志》卷五)。官溧水丞(宋《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周沔的诗文(2篇)

黄凯钧

[清朝]
黄凯钧,字南薰,号退庵,嘉善人。有《友渔斋集》。 黄凯钧的诗文(2篇)

释可复

[宋代]
释可复,住越州(今浙江绍兴)延庆寺。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善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可复的诗文(2篇)

戈涢

[清朝]
戈涢,字仲坊,号南村,献县人。乾隆庚子举人,有《追逋集》。 戈涢的诗文(2篇)

史申义

[清朝]
(1661—1712)江苏江都人,原名伸,字叔时,号蕉隐。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充云南乡试考官,转礼科掌印给事中。少时与顾图河称“维扬二妙”。王士禛谓申义与汤右曾可传衣钵,有“王门二弟子”之称。又与周起渭号“翰苑两诗人”。诗学陆放翁。有《使滇》、《过江》等集。 史申义的诗文(2篇)

查景

[清朝]
查景,字士瞻,号望斋,海宁人。有《弃余诗草》。 查景的诗文(2篇)

王俊

[宋代]
宋人,字开山。为吴玠部将,所向无前,纪律严明,军中号为王开山。玠畏其反复,而喜其勇,因以女妻其子。后知洋州卒。 王俊的诗文(2篇)

黄宗旦

[宋代]
黄宗旦,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叔才,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生,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一月卒。福建省惠安县镇安铺黄田(今张坂镇后边村)人。少有神童之称。欧阳修称宗旦为“闽中文士”。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榜眼进士,与同县同榜探花进士李庆孙齐名。人言:国朝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 黄宗旦的诗文(2篇)

宋雍

[唐代]
一作宋邕。代宗、德宗时人。能诗,初无声誉,双目失明后,诗名始彰。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上。《全唐诗》存诗2首。 宋雍的诗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