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海旭

[明代]
海旭,字竹浪,平湖东林院僧,有《芜林草》。小萍庵曰:“旭公清真孤上,简然冲夷,怡神淡漠之乡,创句物情之表,遇其得意,不知司空表圣于武陵,诸公向处着脚也。” 海旭的诗文(2篇)

李奕茂

[明代]
字尔丞,号钟石,天启中官北鸿胪寺序班。卒于崇祯二年,年四十五。著有松筠斋稿。赤岸人。 李奕茂的诗文(2篇)

秦钧仪

[清朝]
秦钧仪(1713-1778),字伯芳,号若舫。清无锡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能诗文。 秦钧仪的诗文(2篇)

元孚

[唐代]
元孚,字秀和,元昌弟。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元孚的诗文(2篇)

陈师服

[宋代]
陈师服,与许伯翊同时(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三)。 陈师服的诗文(2篇)

慧超

[唐代]
新罗国(今朝鲜南部)僧人。玄宗时经西域至五天竺求法。开元十五年(727)行至安西。著有《往五天竺国传》3卷,慧琳《一切经音义》为其作音义。原书不存。敦煌遗书伯三五三二存此书残卷,约数千字,其中存其自作诗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事迹即据此残卷,并参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 慧超的诗文(2篇)

许源

[宋代]
许源,字泽之。孝宗淳熙间通判吉阳军。明正德《琼台志》卷三一有传。 许源的诗文(2篇)

金坚

[宋代]
金坚,浮玉(今江苏镇江)人《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三)。今录诗二首。 金坚的诗文(2篇)

孙子秀

[宋代]
(212—1266)越州馀姚人,字元实。理宗绍定五年进士。为吴江主簿,日诣学宫与诸生讲论义理。知金坛县,严保伍,厘经界,结义役,赈流民,兴学校。累迁浙西提刑兼知常州,平反冤狱,击贪举廉。移江东提刑。度宗时,兼知临安府,以言罢。起知婺州卒。 孙子秀的诗文(2篇)

曹言纯

[清朝]
(1767—1837)清藏书家、词学家。字种水,一字丝赞,一号古香,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即专心于词章之学,苦于家贫困无书,只要借人书籍,遂节取其精华,蝇头细书抄录,积30余年达千百余册。喜作诗填词,其代表作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嘉庆二年(1797)所作《垂杨》等,清新婉约。著有《征贤堂集》、《种水词》等。 曹言纯的诗文(2篇)

袁镇

[宋代]
庆元府奉化人。事亲奉养备至。理宗端平初父年七十病羸,屡医无效,乃一再刲股和药以进。异母兄有虐之者,镇事兄益谨。戴表元为作《迁祔记》以表其行。 袁镇的诗文(2篇)

杨立斋

[元朝]
[元](约公元一三三0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无考,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工曲,太和正音谱评为“如风烟花柳。”尝见杨玉娥唱商道的双渐小卿,因作鹧鸪天及哨遍以咏之,今存太平乐府中。 杨立斋的诗文(2篇)

范康

[元朝]
范康[约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后在世]字子安,元朝杭州人。(疑郎范居中之父,号玉壶)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明性理善,讲解能词章,通音律,因王伯成有李太白贬夜郎,乃编杜子美游曲江以配之,又作竹叶舟一剧,(均录鬼簿)今犹存。而游曲江则佚。太和正音谱评为“竹里鸣泉”。 范康的诗文(2篇)

周缮

[宋代]
周缮,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惟简子。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惟简致仕,以荫为京兆府鄠县主簿。后举进士。真宗大中祥符中知贺州(《舆地纪胜》卷五六)。官至都官员外郎。事见《宋史》卷四七八《周惟简传》。 周缮的诗文(2篇)

张一旸

[明代]
张一旸,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贡生,任无为州同知,升留守经历,擢郧阳府通判,转云南通安州知州。清康熙《开建县志》卷八、道光《开建县志》人物志有传。 张一旸的诗文(2篇)

苏景云

[清朝]
苏景云(1782-1859),字达善,号寅斋,又号蓉城,东坡24世孙。今无锡市惠山区杨桥人。攻读史书,应童子试不售,乃村居教授,作文昌书院公田碑记,又作三乡坛记,咏三乡八景诗。 苏景云的诗文(2篇)

张世昌

[元朝]
世昌字叔京,诸暨人。 张世昌的诗文(2篇)

释显

[宋代]
释显,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住平江府宝华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释显的诗文(2篇)

毛渐

[宋代]
衢州江山人,字正仲。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哲宗元祐初,累迁江东、两浙转运副使。时浙部水溢,疏通河道,水不为患。以秘阁校理为陕西转运使,摄帅泾原,日夜治军,破西夏兵于没烟寨。卒年五十九。 毛渐的诗文(2篇)

张鸿佑

[清朝]
张鸿佑,字右君,号念麓,元城人。康熙壬子举人。 张鸿佑的诗文(2篇)

薛师鲁

[宋代]
薛师鲁(一一九六~一二五八),字与参,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以恩补将仕郎。十五年,为上虞尉。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处州录事参军。淳祐三年(一二四三),知无锡县。宝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扬州。六年卒,年六十三。事见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三五《宋通判薛师鲁行状》。今录诗二首。 薛师鲁的诗文(2篇)

杨文俪

[明代]
杨文俪,南海人。士贞女。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 杨文俪的诗文(2篇)

李从善

[唐代]
李从善(940~987年)南唐宗室大臣,字子师,陇西成纪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肇画像,归国后禀告李煜,使其猜忌疑林仁肇有二心,并用毒酒鸩杀之。南唐灭亡后,归顺宋朝,降封南楚国公,改右神武大将军。雍熙初,再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出为通许监军。四年,卒,年四十八。 李从善的诗文(2篇)

成岫

[清朝]
字云友,钱塘人,董宗伯室。有《慧香馆集》。 成岫的诗文(2篇)

李霨

[清朝]
(1625—1684)清直隶高阳人,字景霱,别字台书,号坦园,又号据梧居士。顺治三年进士。十五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历东阁、弘文院、保和殿,前后凡二十七年,为顺治、康熙二帝所倚重。参与平定三藩机密,力赞施琅在台湾设官镇守之议。卒谥文勤。有《心远堂诗集》等。 李霨的诗文(2篇)